无锡新传媒
首页 > 观山路 > 探索·思 > 正文

着力提升无锡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2024

06/06

09:34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近年来,无锡坚持以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为依托,以集群培育和产业强链为主要抓手,不断提升“465”现代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做优做强“3010”重点产业链条。2023年,无锡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5万亿元,6个产业集群营收规模超2000亿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稳定事关高质量发展大局,无锡应按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着力关键、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既要巩固传统优势、锻长板,也要再造新的优势、补短板,坚持龙头带动、开放合作、数字赋能,着力建链强链补链稳链,争创“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区域产业链新优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坚持龙头带动,着力建链强链补链稳链

  要深耕既有优势产业集群。传统产业是稳增长、稳就业的主体,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是维系我市竞争优势的重要依托,也是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要持续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抓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因企施策支持更多行业领军企业发展成为超千亿规模的链主型龙头企业。要深化认识、提高站位,健全完善政策,鼓励支持规上制造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研发机构建设,支持企业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力度,推广适用技术,加快“智改数转网联”步伐,不断提升企业在产业分工中的竞争力。

  要高水平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对首批认定的15家市特色产业园区,逐家“把脉问诊”、精准施策,在科创载体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科技金融资源配置、先进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招引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树立典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更好地赋能企业科技创新。积极规划布局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人形机器人、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主导的特色产业园区,进一步提升我市现代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不断巩固优势产业链,保障城市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安全。统筹规划布局特色产业园区科创载体建设,进一步创新土地政策,以功能复合的空间模块进一步推进科产城人融合,推动园区深度协同共建产业集群和产业链。

  要大力引育关键环节硬核企业。持续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三类企业,制定“数量倍增”专项行动计划,支持引导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提升对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把控能力。提前布局未来产业,一抓到底强化与首批12所高校未来技术学院的合作,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锻造城市未来优势产业链。

  要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质量双提升。优化考核,加快推进功能完备的新型科创载体建设,进一步完善科技企业“储备库—培育库—成长库”梯次培育库。积极招引国内外链主型龙头企业在锡设立区域总部、研发机构,出台高“含金量”政策引导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坚持系统思维,搭建由产业园区、科研院所和应用型高校联盟、新型研发机构等组成的多元科创矩阵,从制度上落实企业科创决策、科研组织、研发投入、成果转化的主体地位,为建强产业链提供支撑。改革科研项目资源分配机制、科研人员职称评定机制、成果认定方式和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共享机制,推动政府引导资金向“雪中送炭”“精准滴灌”转变,更加关注风险较高、亟须支持、市场相对失灵的领域,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科技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质量双提升。

  ■坚持开放合作,打造“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区域产业链新优势

  针对我市“465”现代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加大专业园区建设力度,构建产业内部协作配套体系,持续做强特色产业集群。逐一厘清“465”现代产业集群中的薄弱环节、关键断点,既开展针对性的补短补缺招引工作,也注重区域间的协同联动,发挥好海内外各类“科创飞地”作用,进一步补链强链。

  要高度关注当前国际贸易挑战对我市产业链供应链的影响,做好“开源稳流”工作。一方面,抓住机遇大力拓展“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市场,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优化布局海外仓,积极护航本土企业组团“走出去”,通过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对冲国际贸易风险;另一方面,积极关注当前在锡外企新动向,全力争取外企以存量引增量,全力支持外企在锡企业争取集团内部产能、科创资源、全球订单。同时,鼓励外企提高智造水平,优化供应链周转体系,提高通关效率,降低商务成本。要创造必要的便利条件,鼓励本土优质企业大胆“走出去”,嵌入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

  要深挖我市综合交通枢纽潜力,提质升级无锡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推进建设联通世界、多层复合、虚实并进的现代交通,实现物流通道多元化、系统化,多部门联合搭建覆盖物流全过程的信息互通和监管平台,构建现代物流供应链体系,增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性。

  ■坚持数字赋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黏合性。一方面,强化信息依法合规监管,应用隐私计算和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保护链上企业的商业隐私秘密,在防止“链主”企业“携私自肥”、垄断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的基础上,提升“链主”企业数字化平台在协同设计、订单安排、资源配置、仓储物流等领域的能力,加快“链主”企业与链上企业间数据流转速度;另一方面,发挥“链主”企业对上下游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链升级为数字链、金融链、创新链等多能级复合链。此外,要鼓励“专精特新”企业开展云协同设计,推动企业加快上云,帮助企业突破原有能力、技术、地域和时空的限制,减少协同创新成本,加强科技资源共享,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和产学研联合创新。

  护航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大力引育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鼓励工业品电商服务平台提升能级、扩大规模,提供专业化、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服务,提高市场占有率;支持工业品电商服务平台与制造业企业开展专业服务外包合作,全方位服务制造业企业采购、生产、仓储、分销、配送等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积极打造面向中小微企业的公共互联网平台,让数字成果更多惠及企业,推动广大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同时,立足产业链对公共数据的现实需求,建立分层级的“政企数据枢纽”,支持数字“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建“产业枢纽”,并推动产业互联网与政务互联网的数据直连互通,促进产业数字化与政府公共服务数字化的一体化协作与发展。(无锡市政协经济科技和农业农村委员会)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