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太湖潮 > 太湖e评 > 正文

扎紧法律篱笆,让网暴无立锥之地

2023

09/27

10:30

来源

无锡新传媒

分享

  9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对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案件的法律适用和政策把握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

  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时常见诸各类媒体,网络侮辱、诽谤案件也增长明显,但作出有罪判决的比例却很低。这既与自诉人在确认网络暴力侵害人、收集证据等方面存在现实困难有关,也与侮辱、诽谤刑事案件的公诉标准缺乏细化指引、“门槛过高”有关。网络暴力一直是网络生态环境的治理重点。此次《意见》的发布,将有效营造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的网络空间。其中,《意见》根据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性质认定作了指引性规定。具体而言:在信息网络上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以侮辱罪、诽谤罪定罪处罚;组织“人肉搜索”,违法收集并向不特定多数人发布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处罚;对借网络暴力事件实施的恶意营销炒作行为,可以适用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对所发现的网络暴力信息不依法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的行为,可以适用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

  如果说网络暴力行为是淹没理性、蚕食公序的洪水猛兽,那么网络平台理应成为一道守护精神家园的坚固堤坝。社交平台、内容平台、直播平台、购物平台……如今,随着互联网触角的延伸,网络平台已成为信息内容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在坚持正确价值取向、保障网络内容安全、维护网民合法权益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意见》指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于所发现的有关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信息不依法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符合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规定的,以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定罪处罚。为此,网络平台应及时优化措施,改进网络暴力行为判定机制,扩展用户投诉处理途径,配合好有关部门执法监管等。唯有立起“防火墙”、架起“高压线”,才能真正把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落到实处。

  “网络虽是虚拟空间,但绝非法外之地!”《意见》的发布,彰显了国家依法严惩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维护公民权益和网络秩序的决心,坚定了全社会打击网络暴力的信心。通过依法打击网暴乱象,让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让每位网民安全、自在地“网上冲浪”,真正实现“网络无暴”。(杜京)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