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太湖潮 > 太湖e评 > 正文

弘扬“中国—中亚”精神 共创合作美好未来

2025

06/25

10:47

来源

无锡新传媒

分享

  近日,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面向全球发布《弘扬“中国—中亚精神”:区域合作的成就、机遇与展望》智库报告,对新时代中国—中亚合作的重要成就和机遇挑战进行全面梳理,对未来前景展开前瞻分析。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上的主旨发言强调,“我们要以‘中国—中亚精神’为引领,以更加进取的姿态和更加务实的举措加强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朝着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目标砥砺前行”。这一重要论述,为深化中国—中亚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中国—中亚精神”,是对中国与中亚国家友好交往历史的深刻总结,是对双方合作成功经验的高度凝练,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精准把握。它根植于两千多年的友好往来,巩固于建交30多年的团结互信,发展于新时代以来的开放共赢,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坚实的实践基础和广泛的民意支持。“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现代化”,这一精神内涵丰富、意义深远,体现了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共同追求。

  弘扬“中国—中亚精神”,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中国与中亚国家虽然国情不同、发展阶段各异,但都是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都拥有平等的国际地位。在多边合作的实践中,我国始终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尊重彼此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有事大家商量着办、协商一致作决策。平等相待的态度是双方友好合作的基石,也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弘扬“中国—中亚精神”,深化互信、同声相应。信任是合作的基础,互信是长期稳定合作的保障。中国与中亚国家在政治、经济、安全等各领域建立了高度互信,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始终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坚持深化互信、同声相应,坚定支持彼此维护国家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不做任何损害彼此核心利益的事。在国际事务中,我国也保持密切沟通协调,共同维护多边主义,推动建设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深厚互信的原则为双方合作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为友好互惠提供了坚实的交往基础。

  弘扬“中国—中亚精神”,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近年来,双方在贸易、投资、能源、交通等领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已成为中亚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和主要投资来源地,中亚国家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广阔市场和发展机遇。我国坚持充分考虑对方利益和关切,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同时积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强互联互通建设,为地区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从阿斯塔纳再出发,让我们以“中国-中亚精神”为指引,秉持亲诚惠容理念,深化全方位合作,不断拓展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推动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建设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迎接中国与中亚国家友好合作更加美好的明天,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张梦轩)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