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太湖潮 > 太湖e评 > 正文

焕新不止于设备,更在重塑产业的绿色基因

2025

06/25

10:45

来源

无锡新传媒

分享

  青岛的海风携着夏日的热浪,也带来了变革的气息。2025年6月23日,以“节能增效,焕‘新’引领”为主题的全国节能宣传周在此间正式启航。这场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统筹部署、覆盖全国的行动,在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五周年与能效标识制度实施二十周年的历史性节点上展开的活动,其意义早已超越常规的节能倡导,直指中国产业体系的深层变革——以“焕新”为引擎,重塑新型工业化的生态基因。

  “焕新”的表象是设备的硬升级。钢铁、炼油、合成氨等高耗能行业的头部企业率先扛起降碳大旗,国家强力推动的“大规模设备更新”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正以高效先进产能替换落后设备,直接撬动产业能效的跃升。然而,更深层次的“焕新”则是产业生态的基因重构。当《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等政策工具持续完善,产业绿色化转型已从理念倡导步入精细化管理的新阶段。“绿色”不再停留于模糊概念,正如深圳等地先行探索的产业认定评价体系所揭示的,它正加速转化为可量化、可认证、可追溯的产业新标识——标志着绿色转型正式迈入标准化、制度化的深水区,这是产业基因层面的根本性进化。

  构筑新型工业化的绿色基底,需要全产业链的协同进化。本次宣传周的活动部署精准锁定了三大核心战场:工业领域追求能效极限突破,建筑领域攻坚绿色建造革命,交通运输领域加速低碳模式重构。而“碳路先锋、绿动未来”的全国低碳日主题,更召唤各行各业勇当探路者。这种系统性布局揭示了一个关键认知:单一环节的绿化仅是起点,真正的转型需要绿色基因在产业链的毛细血管中奔流。从原材料的选择、产品的可持续设计、生产环节的清洁技术应用,到物流分销网络的低碳化运营——只有当光伏板覆盖工厂屋顶、碳捕集技术深度融入钢铁高炉、氢能重卡驰骋于物流干线成为常态,绿色才能真正融入产业的生命系统,锻造出不可替代的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这场绿色基因革命的持久生命力,根植于技术、制度与认知的三角支撑。政策层面持续发力:节能标准标识体系优化升级,产品碳足迹管理加速普及,为产业划定了清晰的绿色标线。技术创新则是核心驱动力,前沿减排技术正从实验室加速涌向生产线,不断突破绿色制造的效能边界。而最深远的变革动力,在于社会认知土壤的培育。节能宣传深入社区、校园的立体化科普,旨在将生态意识从行业议题转化为“人人、事事、时时”参与的全民自觉。当消费者用绿色消费“投票”,当普通家庭践行节能习惯,微观个体的选择便与宏观产业的转型形成强大共振,共同构筑生态文明最坚实的根基。

  站在能效标识制度二十年的里程碑回望,“焕新”被赋予了厚重的历史使命。它不仅是淘汰高碳产能的锋利手术刀,更是培育未来绿色竞争力的核心营养剂。全国节能宣传周三十五载的坚持,印证了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的不懈追求。当千行百业在“节能增效”的熔炉中淬炼重生,当绿色基因深植于新型工业化的骨髓,中国经济的肌体必将焕发出更强劲、更持久、更美丽的生机。这一抹不断深化的绿,终将成为高质量发展画卷上最动人的底色。(王嘉贤)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