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6/25
10:32
来源
无锡新传媒
分享
碧波荡漾处,幸福自然生。河湖是大地流动的血脉,是百姓枕水而居的乡愁,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考场。
近日,2025年国家幸福河湖建设名单发布,全国共60处河湖入选,其中徐州市大沙河、常熟市昆承湖、泰州市和盐城市泰东河等3处河湖成功获评国家幸福河湖建设项目,成为江苏幸福河湖版图上的“新顶流”。至此,全省7处河湖跻身“国字号”幸福河湖行列,再次为江苏的生态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于碧水扬波间谱写一曲人水和谐的水文章。
幸福河湖之“新”,在于它超越了单纯的水利工程范畴,升华为一种生态文明的生动实践。大沙河从一片荒芜到“碧水绕城”;昆承湖从“超级垃圾桶”到“人水和谐”;泰东河从盐泰两地“各自为政”到“协同治理”,在“一河春水连千里”的航运脉动中滋养两岸沃土。这三条各具特色的河湖,既是防洪保安的生命线,也是百姓休闲的好去处,更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其入选奏响了安全、生态、发展的幸福三重奏。
幸福河湖“上新”的不仅是河湖颜值,更是发展理念的迭代升级。江苏没有满足于“治好水”,而是向着“用好水”“享好水”大步迈进。大沙河串联起周边的特色农业,让“沙窝窝”变成“金窝窝”;昆承湖融入城市发展脉络,成了提升居民幸福感的“生态客厅”;泰东河带动沿线产业转型,激活了区域经济的“一池春水”。这种“治水+发展+民生”的多赢模式,让幸福河湖真正成为“看得见的生态效益、摸得着的经济红利、感受得到的民生温度”。这种“一河多能”的创新实践,正是新时代治水理念的江苏答案。
江苏的幸福河湖建设,展现了一种“大水利观”的当代实践。坚持系统观念,加强河湖系统治理,从水系连通到堤岸生态化改造,从水域空间保护修复到文化展示,每一个环节都精心谋划、协同推进,力求实现河湖生态系统的全面优化升级。同时,不断提升管护能力,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河湖管护体系,让河湖时刻处于严密的保护之下。更重要的是,通过幸福河湖建设,助力流域区域发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此次徐州市大沙河等3条河湖入选国家幸福河湖建设项目,不仅是对江苏前期河湖治理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是为未来“水韵江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中央2.4亿元真金白银的支持,既是激励更是期许。这不仅彰显了国家对幸福河湖建设的坚定决心,更体现了对江苏在生态治理领域探索与实践的充分信任。江苏,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全力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向着“河安湖晏、水清鱼跃、岸绿景美、宜居宜业、人水和谐”的美好愿景大步迈进。(山河)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