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12/12
06:52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停车位紧张,停车场出口拥堵……面对这些停车难题,新吴有什么解决方案?记者从无锡高新区(新吴区)获悉,今年以来,该区通过进一步规范停车秩序、建设智慧停车场、编织共享停车网、挖掘停车资源等举措,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有效改善了区域停车环境,缓解了停车难的矛盾。
“智慧”赋能,出场时间缩短至3秒
近日,市民于先生把车停在前卫路停车场,到附近的金轮星光名座广场吃饭。由于该停车场开通了“先离场后付费”功能,他出场时只花了几秒钟。“‘先离场后付费’太方便了,特别是遇到停车场出场车辆较多的时候,后付费可以缓解出场拥堵。”于先生说。
“截至目前,全区已有125个公共停车场开通‘先离场后付费’功能。”新吴区市容绿化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有了“智慧”赋能,该区停车场变得越来越“聪明”,市民在开通“先离场后付费”功能的停车场停车,平均出场时间由原先的30秒缩短至3秒。
“智慧”赋能,不仅提高了停车场的出场效率,也让场内停车变得更便捷。位于天山路南侧、湘江路东侧和长江路西侧的天山路机械停车楼,是无锡高新区今年新投入使用的智慧停车场。该停车场充分利用城市空间,采用智能平面移动停车工艺,实现出入口自动转向、车辆正进正出。停车场的智能设备感应到车辆后会自动开门并记录车牌号,驾驶人将车辆开进车库后,只需点击屏幕上的存车按钮即可完成存车操作;取车时,点击屏幕上的取车按钮并输入车牌号,车辆将自动移动至出口。借助全套智慧管理系统,市民在这座“2024年中国最美立体车库”平均取车时间仅需100秒。
车位“流动”,打破用户信息“孤岛”
上班族晚上下班回家,绕着小区转圈,找不到一个车位;家长前往学校接送孩子时,停车场早已经停满,停在路上又担心不安全……随着城市发展和机动车保有量激增,停车“一位难求”成了普遍现象。面对停车资源供不应求的局面,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城管局通过建立健全“共享车位”机制,进行智慧管理,让城市车位“流动”起来。
今年以来,无锡高新区有7个停车场开始执行错时停车,新增错时共享停车泊位640个。这些停车场往往位于学校、老旧小区等人口聚集较多的位置,极大程度缓解了停车难的问题。为全面盘活城区闲置停车资源,平衡学校周边停车需求,缓解周边道路拥堵状况,该区结合学校操场地下空间改造,采用了错时共享策略。今年建设的太湖花园二期游园地下停车场、鑫明路地下停车场,都把城市更新、土地复合利用、错时共享等元素融为一体。
依托智慧停车管理平台,打破用户信息“孤岛”,无锡高新区用科技手段对停车资源进行统筹协调管理,有效解决了白天道路周边临时停车资源不足、夜间周边小区停车资源不够的问题,最大化利用停车资源。
挖潜拓新,向“空中”“地下”“桥下”“树间”扩展
无锡高新区还综合利用边角地以及闲置用地,因地制宜加大停车资源的挖潜力度,既满足了群众所需,又提升了城市形象。
今年,鸿山科创园、盈发路等地新建了一批停车场,这些停车场都属于利用闲置地块增建的停车场。该区采用全域增补、按需新建的原则,充分探索老新村改造、绿化提升及桥下的空间利用,向“空中”“地下”“桥下”“树间”扩展。今年,硕放杨白男地块、南星路地块,鸿山鸿声原影剧院地块、后宅影剧院地块等闲置用地也都被资源利用成为停车场。根据空间条件,结合周边对公共停车的使用需求,探索各类空间作为公共停车场的可行性,既满足了市民生活的需求,又满足了城市的美观要求。同时,该区将停车管理由被动管理型向主动服务型转变,停车场由单一封闭管理向多元开放互动管理转变。
(刘丹)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