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吴文化 > 历史探源 > 正文

梁溪说竹

2024

05/21

09:31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吾乡是竹乡

  中国是诗的国度,还是竹的国度,吾乡无锡就是竹乡。世上的竹有上千个种类,中国就有八百多种。宜兴西南满山遍野的翠竹绵连苏浙皖三省,素有“华东第一竹海”之称。儿时南门外塘河边的老家屋后就有好大一片竹林,每逢暑假度夏,孩子们在竹林里挖蚯蚓作诱饵钓鱼,捉蟋蟀在陶罐里摆开斗场,傍晚在竹林边置竹榻纳凉,月亮升起,萤火虫在竹林里飞舞……小朋友是从竹园里来认识植物世界的。

  没有哪一种植物像竹一样如此深入人们的生活。老无锡人都记得莲蓉桥边沿岸耸立着的一排排毛竹,一眼望不到头,聚集了宏盛、德盛、宏裕和王源隆等竹子交易的老字号,这便是著名的竹场巷。无锡城因水而兴,缫丝业、制砖业及机械作坊发达,运输全靠舟楫,船运需要大量的竹篙和挡风遮雨的用竹片制成的茅篷。从宜兴、长兴等山区砍下的竹子,扎成竹筏,顺流而下,通过水路云集到三里桥、塘岸旁、南门外等运河沿岸,形成盛极一时的竹市场。遍布其间的是制作竹篙的小作坊,而且现场制作,立等可取。长安桥边则形成了制作竹篾茅篷的作坊群。

  扁担是人们使用最普通的工具,农耕时代哪一个家庭少得了竹扁担?汗水雨水浸淫的竹扁担渐渐变红,油光锃亮,磨出了樵农的肩茧,也给生活带来了希望。于是篾匠作坊星罗棋布,比现在的药店、银行多。淘米用筲箕,乡村担苗运土有畚箕,工厂运送蚕茧用竹篓。睡觉有竹床,贮碗有竹橱,吃饭用竹筷。坐的是竹椅,躺的是竹榻。运河绝版地,江南水弄堂,农夫驾着乌黑的篷篷船,竹篓里盛放着黄蟮鱼虾,苗篮里堆满新鲜蔬菜,吆喝着穿梭于家家枕河的人家。春雨初霁,身穿青花紧身对襟袄的美丽村姑手挎竹篮,行走在深巷里,用甜糯的吴侬软语唤起“栀子花,白兰花,五分铜钱买一朵”。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建工系统的能干巧匠造房砌屋用毛竹搭脚手架是一大绝技,一般建造24米以下的六层楼的脚手架均用毛竹搭建,每个建筑队均设有竹架班,市中心地标性建筑老钟楼就是搭毛竹脚手架建成。无锡大剧院内四周的吸音板,竟是以竹为材料运用现代技术精制而成。这些还仅仅是物质层面,渐渐地竹还走进人们的精神生活。

倪瓒《竹枝图》

  一声丝竹起,何处不江南

  山野之中,不知是哪位小哥斫竹当柴,砍了一节带有蛀洞的竹管,无意间运气一吹,响遏行云,石破天惊,笛与箫出现了。帅哥喜欢笛箫,“笛奏龙吟水,箫鸣凤下空”,李白这样说;美女迷恋笙竽,“湘娥拊琴瑟,秦女吹笙竽”,曹植如是叹;年长的人从笛声中感知世界的清平,从箫韵里体悟人生的艰辛。采苏杭之丝,截洞庭之竹,成吴越佳音,江南丝竹登场了。

  无锡人对笛箫及江南丝竹的发展是做出贡献的。人们皆知瞎子阿炳惊天地泣鬼神的二胡曲《二泉映月》,殊不知阿炳还是吹奏笛箫的高手。而在1950年回锡抢救阿炳六首曲目,并整理出版《阿炳曲集》的我国音乐界泰斗杨荫浏先生,是笛箫圣手,他吹笛高音晶莹清澈,低音细若游丝,在民乐界被称为“杨笛子”。这位出生于无锡留芳声巷的音乐家中西兼学,年仅26岁就用英文撰写了《中国音乐史纲》,成为中外研究国乐的典籍。1981年出版了65万字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为解决竹笛的音准问题,他在81岁高龄时反复实践、考证,与竹笛制作专家切磋,写出了《管律辩证》《三律考》两篇经典论文,并研制出可按尺寸开笛孔的笛尺,解决了千百年来科学制笛、用笛的音准问题,这种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不正是竹子所蕴藉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吗?

  盛于明代天启崇祯年间的无锡曲局(昆局)享誉大江南北,局内能唱与善于器乐者人数众多,其中张敏斋、惠杏村等不仅擅词曲,亦善弄笛箫,一时称秀,惠杏村又带出了聪颖多才的吴畹卿。后曲局改名为著名的天韵社,众人共推吴畹卿任社长,一当就是数十年。吴畹卿是著名的昆曲师,同时精通琵琶、笛笙等乐器,梅兰芳、韩世昌和杨荫浏均受教其门下,真是名师出高徒。天韵社坐落在无锡公花园内的平房里,高朋满座,“夕阳西下,清音继起”丝竹之声悠扬荡漾。《天韵社曲谱》成了国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专业社团,民间还有许多业余乐社。据钱伟长回忆,钱氏家族就有一个江南丝竹小乐团,每逢佳节,钱家子弟演奏时,但凡谁吹错了一个韵,深谙音律的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就会用目光提醒。

叶建兴《寒凝碧露图》

  出土有节 凌云无心

  在历史的长河里,劳动人民依赖竹,利用竹,以竹为伴;文人墨客则以诗言志,借竹抒情,以竹喻己,表达了虚心节坚的志向。

  中国文人把竹与松、梅并称为“岁寒三友”,又把竹与梅、兰、菊称之为四君子。《芥子园画谱》干脆把梅兰竹菊列为中国画一科,任人写摹。中国古代十位杰出画家,无锡竟占三席,东晋顾恺之、元代倪云林和明代王孟端,他们于画史是巅峰一样的存在。多少年来人们忿忿不平:此地有茂林修竹,辉川媚山,钟灵毓秀,一千二百多位进士,妥妥的书画之乡,咋就没有属于自己的画派?相傍地区有虞山画派、吴门画派、海上画派、扬州八怪和金陵画派……于是有识之士便倾情打造“太湖画派”。但也有学者认为,所谓画派是相同志趣、相近艺术主张、相近地域的艺术家组团研究交流的团体,“太湖画派”把上下千年,历朝历代的画家放在一起,甚至把画油画、版画、水彩画等不同画种的画家都罗列其中似乎不妥;也有学者认为,以倪瓒为例,此公不独生理上有洁癖,在艺术思想上主张玄淡简远,古拙荒芜,倪高士即便活在当下,也未必愿与诸画友结派结社。

  中国历代山水花鸟画家几乎都画竹。无锡籍画家也不遑多让,大多画竹。笔者认为追寻他们画竹的相同志趣,研究他们表现竹的艺术手法,并通过他们画竹所表达的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倒可以从中一窥“无锡竹派”的端倪。

  同为“元四家”之一的黄公望敬钦倪瓒的人品与画品,认为倪瓒的画意态萧然,追求物外之情,同时代人对云林这个评价应该是中肯的。云林开创了水墨山水的一代画风,他的“折带”皴法,荒远意境独步画坛。降元的张士诚之弟张士信仰慕云林的画,特别派人送锦绢和重金,以此索画,倪瓒“不能为王门画画”,当场撕裂了送来的绢,以致得罪权贵,遭到毒打,但始终一声不吭。后有人询问其故,他说我和他一说话,自己就变俗了,这风骨像竹一样坚贞。他画竹注重抒发“胸中逸气”,藏于上海博物馆的《竹枝图》,新篁一枝自左向右横斜而出,竹叶朝上,竹枝较细,甚至主竿也细,但笔力沉雄而富于弹性,显示竹子旺盛的生命力。他曾自跋画竹,“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从其似与不似、不较其真的艺术主张,再来看齐白石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观点,方知艺术的薪火相传是有出处的。

  无锡王孟端,号九龙山人,家学渊远,十岁能诗,十五岁补博士弟子员,深得永乐帝朱棣赏识,官至文渊阁供职,是《永乐大典》的主要编纂者之一,著有《王舍人诗集》。一如倪云林既精于山水,更擅长画竹。他在继承北宋以来诸大家画墨竹精髓的同时,变文同墨竹工谨为奔放,变吴镇墨竹坚劲为洒脱,变前人用笔较缓、笔意画多于写,更注重用笔的写意性,这真是中国画的至上境界。同样收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偃竹图》姿态俊逸,不同凡响,锋满势圆,用笔果断劲利,甚至画出叶尖充盈的曲卷之势,可见其对竹子观察之细,也表达了他的竹蓬勃向上的一股清气。难怪董其昌评他为国朝画竹“开山手”,明代著名诗人王世贞则称“孟端竹为国朝第一手”。同时代另一位写竹高手夏仲昭也受到人们的热捧,“夏卿一个竹,西凉十锭金”,一时洛阳纸贵,而夏昶正是王绂(孟端)的弟子。王绂墨竹的繁中置简,静里生奇的清新画风,深刻影响了明以来的画竹诸家。石涛《高呼与可》墨竹图,明显地可以看到王绂潇洒自在的意蕴。被徐悲鸿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绝人物之一”郑板桥一生画竹不辍,从他的墨竹作品中仍然可以看到王绂与石涛的笔法与味道。

  不得不提另一位画竹高手。清代无锡人邹一桂,号小山,是雍正五年二甲第一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拜礼部侍郎、内阁学士。著有著名的《小山画谱》,这是第一部花鸟画理论的奠基之作。他画的竹或植于铜鼎之内与拳石为互,或立于山野巨石之旁,画作大多施以青绿、石绿,用双钩线描,然后填色,有时直接用色以没骨法写竹,明显的宫庭画派。他的作品承宋元写竹大家之源,开一代俊秀清新之风。得到清朝皇室的赏识。“碧林竹与粉株梅,著壁多时谢别栽”,乾隆帝曾多次在他的画作上题跋题词,曾亲笔为他题写“画禅颐寿”匾。

  画史上被冠以“江南老画师”的无锡籍画家吴观岱及弟子诸健秋、秦古柳,还有贺天健、杨建侯、俞剑华、吴冠中、钱瘦铁和吴觉迟等丹青高手,都留下了精采的墨竹作品。徐悲鸿画过大量的竹,他照例把西画的技法融入传统之中,他的《竹鸡图》创作于抗战时期,竹子一反常态,取材于自己家乡的毛竹,用排笔刷出,略分光影,茁壮有力,重墨画出竹叶,在左下角画一只怒目竖冠的雄鸡,用焦墨夸张地画出鸡尾,充满艺术张力,怒目屈爪的鸡与挺直的竹看似突兀,实质和谐,透出一股凛然正气,既表现“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斗争精神,也显示竹子宁折不弯的气概,用艺术来鼓舞人们抗倭的决心。钱松嵒先生则把他独创的山水画“战笔”皴法,来表现竹的精神,就像他创作的许多“红色山水”一样,把竹画得刚劲挺拨、茫茫苍苍,激励人们节节攀升,积极向上的志向。

  竹非蔓草,却有中通之质;竹非乔木,仍有参天之能。浮筠、冰碧、抱节君、碧虚郎、龙孙等是古人对竹美到极致的雅称。东晋书法家王子猷寄居植竹,留下了“何可一日无此君”的千年一叹,东坡先生“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的诗句至今读来,仍风雅之极。今年是甲辰龙年,“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照凤池”(郑板桥自题墨竹诗句),愿我们世世代代秉持竹的风雅和风骨,河清海晏,节节向上。

  | 叶建兴 文|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