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观山路 > 探索·思 > 正文

把握好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几个关键点

2024

04/22

10:13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编者按: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代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刻指出“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具备良好的条件和能力”,明确提出“使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省委书记信长星在参加今年省人代会无锡代表团审议时,勉励无锡“在高质量发展上能快则快、挑起大梁”,要求“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积蓄更多优势”。本版刊发一组专家稿件,就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以及无锡如何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积蓄更多优势等进行探讨,欢迎机关干部、企业家、专家学者来稿,围绕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阐述观点。

  自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以来,理论界进行了大量研究和阐释。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代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党的理论武装工作就跟进一步。对这一重大创新理论,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把握如下关键点。

  ■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理论背景

  新质生产力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理论背景和现实意义。

  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产业革命:以蒸汽机大规模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以电力技术和内燃机为标志的第二次产业革命,以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标志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分别对应了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以智慧化为特征的新一轮产业革命,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基于人类科技与产业相互作用的历史演进结果。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是以劳动为主线、劳动创造剩余价值为导向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三位一体的理论。以经典理论为背景,才能凸显新质生产力“新”在何处。

  “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理论的系统阐释,以及高质量发展、新型工业化、科技教育人才等一系列相关的重要论述。

  ■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重点

  对于新质生产力理论,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了系统阐释。要以此为重点,系统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

  要把握好首要任务: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把握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紧扣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尤其要把握住新质生产力是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要把握好基本内涵: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要把握好产业体系: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质生产力不是单点突破,而是要基于我们庞大的产业生态优势,在不断连接、碰撞中,加速释放创新活力;不是追新弃旧,而是要强调应用和赋能的理念,通过技术手段,支持庞大存量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在开放中发展新质生产力,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关于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要求

  空洞宽泛是理论学习的大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要求很高,学习中尤其要突出因地制宜,明确中央对地方的实践要求。

  要把握好中央要求:因地制宜、重要阵地。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重大要求。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苏考察,为江苏擘画了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的宏伟蓝图;2017年,要求江苏发展壮大实体经济;2020年,赋予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2023年,又赋予江苏“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的重大任务。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人代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结合江苏的条件和基础,“解剖麻雀”式地进行了讲解。江苏要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必须牢牢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要把握好发展重点:产业集群的“四梁八柱”。无锡历来重视产业强市,近年来尤其注重做强现代产业集群,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新质生产力,无锡着力打造“465”现代产业集群,即:建成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4个“高而强”的地标产业;高端装备、高端纺织服装、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车)6个“大而强”的优势产业;人工智能和元宇宙、量子科技、第三代半导体、氢能和储能、深海装备5个“新而强”的未来产业。

  要把握好个人目标:新劳动者。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新职人”入选“2023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与新质生产力中的新型劳动者有着强关联性。参与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者是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适应现代高端先进设备、具有知识快速迭代能力的新型人才。要深刻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根据自身职业特点,找准成为“新劳动者”的目标和方法。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四千四万”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动员全社会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多作贡献。

  (王铭涛:无锡市委讲师团团长)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