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吴文化 > 吴地风物 > 正文

荠菜俗语琐谈

2023

03/07

10:14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 胡容邈 文 |

  “迎寒荠叶稠”。冬尽春来,山野、溪头、田边、岸畔、沟坡,荠菜随处生长,挑之者众,食之者亦众。此时,不由想起几句有关荠菜的俗语来。

  三月三,挑荠菜

  古时农历三月初三,谓之“上巳节”。这一天,民间又称为“荠菜花生日”。此日,乡间妇女皆挑荠菜花插在鬓边。于今浙江东部农村仍有农历三月三戴荠菜花的遗风习俗,不少人家还在这天用荠菜花祭灶。古时“三月三,挑荠菜”如同踏青一样,人们视作为一种应节的文体活动。另外,农历三月初三,正是荠菜长得最为肥壮之时,古人视若美肴,此日纷纷挑之食之,不亦乐乎。

  唐代诗人白居易咏之:“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兮煮山羮”。南宋词人陆游题之:“手烹墙下荠,美若乳下豚”。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赞之:“三春荠菜饶有味,九熟樱桃最有名”。古时人们还抓紧时机,在三月初三这天多挑荠菜,晒干储贮,以备青黄不接(或饥荒)时食之充饥。历史剧《平贵别窑》中,王宝钏逃居宿寒窑十八载,就靠挑贮荠菜活命,终与心上人薛平贵团圆。

  三月戴荠花,桃李都羞煞

  这句古代俗语乍听真有点叫人摸不着头脑。三月绽放的荠菜花,古人又称之为“碎米花”,此花长得像碎米一样,并不太漂亮,怎么能“羞煞”桃花李花呢?有人考证认为,这也许如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鹧鸪天》词中所咏:“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力主抗金,遭受打击后被贬蛰居乡间,广泛接触人民群众,了解到真正抗金的力量在民间,便用荠菜花来象征人民大众。“三月戴荠花,桃李都羞煞”这一俗语恐脱胎于辛弃疾此词句,也可能是辛弃疾将此俗语化裁活用入词。看来,“三月戴荠花,桃李都羞煞”这一俗语由来倒已久了。

  皇帝他妈挑荠菜——散心

  此句荠菜俗语曾让我百思难得其解。请教文字学者,亦仅说此乃王母娘娘春三月出宫踏青,见路边有众妇人挑荠菜,颇感新奇,亦学起挑荠菜来,以赏心取乐。

  假日翻阅古籍,偶见与此俗语有关文笔。《武林旧事·赏心乐事》中记有唐朝宫廷内以挑荠菜做游戏取乐一事:“宫中排办挑菜御宴,先是内苑预备朱绿花斛,下以罗帛作小卷,书品目于上,系以红丝,上植生菜、荠菜诸品。俟宴酬乐作,自中殿以次,各以金篦挑之。后妃、皇子、贵主、婕妤及都知者,皆有赏有罚,以次每斛十号,五红字为赏,五黑字为罚。上赏则成号真珠、玉杯、金器、北珠、篦环、珠翠、领抹;次亦铤银、酒器、冠铤、翠花、段帛、龙涎、御扇、笔墨、官窑定器之类。罚则舞唱、吟诗、念佛、饮冷水、吃生姜之类,用此以资浅笑。王宫贵邸,亦多效之。”一幅多么骄奢的挑荠菜休闲游戏图。

  由上可知,封建统治者饱暖终日,挖空心思将挑荠菜这一时令民俗编改为宫廷竞赛游戏。贵人达官们手持金篦挑斛中荠菜,凭挑得根系写有红黑罗帛之荠菜而论赏罚,以资“戏笑”,休闲赏心。这典故恐即俗语“皇帝他妈挑荠菜——散心”的最好注脚吧。诚若如此,这俗语的编者真可谓用心良苦矣。

  三月荠菜当灵丹

  此俗语至今仍广为流传,缘于荠菜历来是一味良药。一千三百多年前,著名医学家陶弘景就在其《名医别录》中记载了荠菜的药用功效:“荠菜甘温无毒,和脾利水,止血明目。”中医认为:荠菜功能凉肝止血、明目降压、利湿通淋。主治泄泻、水肿、吐血、便血、目亦肿痛、月经量多。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荠菜所含荠菜酸为一种止血物质,荠菜所含胆碱、乙酰胆碱等能轻度扩张冠状动脉,且有降压作用,难怪它在民间享有“净肠草”“血压草”的别称。荠菜花更不失为良药,其药用功效与荠菜大致相同。

  至于古人三月初三戴插荠菜花,恐怕不单一为装饰。荠菜清香(又名“香包草”),荠菜花香更为浓郁。看来,古人三月初三戴插荠菜花,与九月初九重阳节佩插(吴)茱萸一样,乃利用其花香来驱虫辟瘟。《物类相感志》载:“三月三日收荠菜花置灯檠(架)上,则飞蛾蚊虫不投。”相传郑成功为收复台湾操练水师时,官兵常被跳蚤叮得夜不能寐,偶然发现荠菜花这一特异功能,用之解决了防避跳蚤叮咬的难题。看来,俗语“三月荠菜当灵丹”内涵医药道理,非虚说也。

  顺带便再说句有关荠菜花的俗语——“荠菜花开黑良心”。此俗语与沪剧《庵堂相会》中的唱词“蚕豆花开黑良心”(俗语)类同,喻指没良心,忘恩负义。荠菜到了农历三月,就长老了,此时开花后的荠菜会长硬梗、开黑花,已完全不能食用了。“荠菜开花黑良心”此俗语喻指乃由开黑花的荠菜不能食用、不是好东西引申而来。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