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吴文化 > 古迹寻踪 > 正文

无锡城的变迁

2020

06/22

13:25

来源

无锡吴文化

分享

  对于一个无锡人,都想知道自己的家乡无锡城是怎么演变来的?以前是个什么模样,又如何变成现在的盛况。本文将对此问题作一探讨。要和大家说明的,本文讨论的无锡城俗称城区,无锡城区和无锡是两个概念。如现存无锡最早的《元·王仁辅无锡县志》中记载,无锡城的外城周围四里三十七步,内城周围一百三十步。但无锡县全境是“东西一百一十五里,南北一百二十七里。”(这里的“里、步”都是元代的度量)。其中有天绶、富安、开元等二十二个乡。第二点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说的无锡城是“行政”性的,因此,范蠡为攻伐勾吴国在无锡舜柯山下所建的斗城、吴王所建的鸭城等,本文皆不作讨论。

  一、泰伯城

  1、有史记载无锡最早的城名泰伯城,为吴泰伯在无锡梅里所建。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公元前约1100年左右,周太王长子泰伯为尊父亲的心意,让王位继承于三弟季历,偕二弟仲雍,东奔荆蛮(无锡梅村一带),遵从当地人的习俗,“断发纹身”,共同生活。当地的荆蛮人十分敬重他,从而归之千余家,泰伯建起了勾吴国,泰伯立为吴太伯。太伯带来了中原先进技术和文化,并与当地经济文化相融合,率领人民开河挖渠(伯渎河),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数年之间,民人殷富”。东汉的《吴越春秋》说,这时正逢商朝的末年,世道衰微,商王朝统治下的中原地区的诸侯王频频发动战争,因为怕战争祸及到吴地,太伯因此筑起了周长为三里二百步的内城与周长为三百余里的外城,这城筑在西北角,名叫故吴城(又称泰伯城)。人民皆耕田其中。

  2、要做两点说明的一,太伯所筑的“内城”,史上又称“子城”,是“县治外垣”,即县政府的外围。而“外城”,史上又称“罗城”,是一个城市的外郭。罗城在军事上是第一道防线,子城即是第二道防线了。

  第二点要说明的是,泰伯城的周长的“里、步”等都是我国古代的长度的单位我国古代的长度的单位有“里、步、引、丈、尺、寸”等,都有明确的进制,如周代,以八尺为一步,秦汉后是6尺为步,300步为里。我国周秦时期的一里也就相当于现代的415米左右。以后各代都有改制,十分复杂的,但大致来说,东汉那时的一里与现在的一华里为500米(半公里)来去还不算太大。

  因此,太伯城,周三里二百步,为内城,即核心区域;外郭三百余里,为罗城。有人估约过,如果以梅里为中心画一个圈,外郭(罗城)其范围大致北到芙蓉湖,南到太湖,西至十八湾丘陵地带,东至常熟、吴县一带。以当时的人力、物力,外郭可能是利用山川河流、要道路口等地形地貌,设置一些蕃篱为哨卡边关。据记载:梅里作为句吴国都城,从太伯到他的二十三代王僚,有近六百年。

  二、阖闾城

  史料记载的无锡第二个城名阖闾城。该城系吴王阖闾(前537年—前496年)所建。据《吴越春秋》记载,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元年,吴王阖闾令伍子胥建造阖闾城,地点就在太湖边无锡与武进交界处的闾江口一带,阖闾城遗址现已被考古发掘,其成果被评为“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考古表明,阖闾城有城有郭,堪称春秋时期长江下游最大的城池。

  三、黄城

  史料记载的无锡第三个城名黄城。公元前473年,越国灭了吴国,吴地属越。公元前306年,楚怀王率军伐越,攻克越国都城,越王无疆战死,无锡成了楚地。

  春申君黄歇(前314年--前238年),楚国政治家,曾任楚相。公元前263年,楚考烈王即位,黄歇受到重用,担任令尹要职(即相国,为最高官职),掌政大权,封为春申君。

  《史记》记载:春申君的封地先是在淮北,公元前247年,封地改在江东,而且以吴墟为都,此吴墟就是无锡一带,修建城堡,把它们作为自己的都邑。《后汉书·地理志》说:“春申君城故吴墟,以自为都邑。城在无锡。”清乾隆《常州赋》载:“黄歇请封于江东,以故吴墟为都邑,地点在无锡县西开源乡。”当年春申君黄歇都吴墟,于无锡筑城名黄城,就在以前叫开源乡即现今的无锡钱桥、舜柯山一带,无锡历代县志都有记载。《史记》记载说,司马迁曾到楚地,亲自到春申君故城,见到其宫殿规模盛大壮观。但到目前为止,此城址还没有找到。

  四、无锡城

  本文主要论述无锡城墙的变迁。

  1、无锡是在西汉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建的县。当时应该有城墙,但不见史料记载。无锡历代县志都说无锡城的修建,在宋代以前,没能考证。关于无锡县城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东汉《越绝书》:无锡城“周二里十九步,高二丈七尺,门一楼四。其郭十一里百二十八步,墙高一丈七尺,门皆有屋”。《越绝书》成书于东汉,其记载的应是汉时的无锡城。由此可见汉时无锡已有完整的县城,并设有城门、城楼。记载中的“周二里十九步,高二丈七尺”的应是子城,仅一个城门。罗城(外城)是“十一里百二十八步,墙高一丈七尺,门皆有屋”,但未讲明有几个城门、哪几个城门。

  到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420—589)的《南徐记》中说,当时的无锡城还是汉代的旧城。到唐代,李吉甫著的《元和郡县志》,唐代陆羽的《惠山寺记》都说,唐代那时的无锡还是汉代的老样子。

  宋代的《咸淳志》记载无锡城:城在运河西,梁溪东。又说:今门关有四,东熙春,通到胶山;南朝京,通到平江;西梁溪,通到惠山;北莲蓉,通到郡城(常州)。

  《元·王仁辅无锡县志》中记载无锡城,旧罗城周围四里三十七步,子城周围一百三十步。

  2、这里,我们要弄清当年无锡城的子城、罗城的位置。我们所熟知的龟背型的无锡城是何时成型的。

  《咸淳志》说无锡城:“城在运河西,梁溪东。”指的是“子城”。《光绪·无锡金匮县志》中说明,“其梁溪”,就是现在位于西门桥下的运河(或称西城河、西门河)。“其运河”,是当年的“弦河”(今已垫没,在现今中山路的位置)。当年无锡城的东西位置是在西门桥的东面,中山路的西边。《光绪·无锡金匮县》中又说,子城的南边是“西溪”,就是现在的后西溪一带。北边到“斥渎”。就是现在的西河头一带。当年无锡城的南北位置是在后西溪的北边,西河头的南边。如今我们漫步在西门桥东的复兴路一带,那就是旧无锡城的县衙了。

清光绪七年(1881年)无锡金匮县志县城图(局部)

  无锡的子城是很小的,象长方形。说“子城周围一百三十步。”说的只是一边的长度。

  龟背形的“无锡城”应是无锡的罗城。关键是东面的“弓”、“弓河”。这弓河位置就是无锡解放后被填没后修的解放东路。《南徐记》指出,旧城下有护城河。

  《元·王仁辅无锡县志》中记载:“弓河,本旧县之罗城濠也,但称东河。弓河自闸口湾湾由东门而南出度僧桥(度僧桥在南禅寺旁)通运河,如弓之背故号弓河,以运河比之弓弦也。”这里更明确了弓河就是护城河,且是“罗城(外城)”的护城河,也就是说,龟背形的“无锡城”应是无锡的罗城。

宋咸淳四年(1268年)(咸淳毗陵志·无锡县地理图)

  在这张最老的无锡城地图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旧无锡城的模样。

  3、无锡城在历史上有过几次大修筑。

  (1)有史料记载的无锡城修建是宋乾兴元年(1022),无锡县令李晋卿重

  筑了无锡的子城,一百七十七步,东接运河,西距梁溪。有四正门,东为熙春、西为梁溪、南为阳春、北为莲蓉。又三偏门为顾桥门、新塘门、董家门。

  这里要讲明的是,为何添了三个偏门呢?公元907年—960年,我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江南一带,强大的有吴越国、吴国与闽国等。钱镠的吴越国和杨行密的吴国,两国相邻,双方相互争战。钱氏据有苏州,杨氏据无锡为重镇。于是杨行密在无锡的东南隅加筑外城,以抵抗吴越。三偏门专为钱氏所设。据宋代聂厚载所撰写的“常州无锡县记”中说,为防备钱氏吴越军,杨氏竟在县城的西南隅重建县衙。到后来宋代咸平壬寅年(1002年)时才回到原处。

  但无锡县令李晋卿对无锡的外城没有明确修建,以至后来宋建炎元年间(1127年)秋,御營統制(官名)辛道宗叛兵乘巨舟数百,自苏州逼无锡,发生战事,无锡竟无险可守。后来康王南渡建立南宋,无锡城对外城作了修建,南门名“朝京”。《光绪·无锡金匮县志》中说:自是以后,皆即外城而修筑之,子城就不再修建了。

  (2)元朝曾实行禁止汉人筑城或补城的政策,到元末时无锡的土城墙已破损不堪。直到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元政府才不得不下令要求全国普遍筑城。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无锡重修城墙。

  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元末起义军领袖张士诚占据无锡,对无锡城进行了大修,他开始用砖石砌筑城墙,《光绪·无锡金匮县志》中说:东抱弓河,周围九里,城高二丈,池深二丈,阔七丈,池外有郭,旧三偏门筑城皆废。止存四正门及南、西、北3个水门。从此,无锡城“东抱弓河”,就以外城的面目现世,形龟背型。此时的无锡城是比较坚固的(在这之前,都是土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大军攻无锡,张士诚部将莫天祐依据修建好了的无锡城,顽强抵抗了近一年。

  (3)明朝开国后,于明初洪武元年(1368年)无锡又修缮了城墙。明代宏治初(1488年),知县荣华修建三水门,即南、西、北水关。

  此后长期无大的战争,社会比较稳定,经济蓬勃发展,明朝廷疏于武备,忽视了城墙的养护与维修,至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无锡城墙几多倾塌,好多成断壁残垣。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倭寇侵扰我东南沿海,逼近无锡,形势危急。无锡知县王其勤为抵御倭寇的侵扰,率领全城人民用了70天时间,修筑了一座以条石作墙基、巨砖包砌的坚固城墙。城墙周围1783丈6尺1寸,高2丈1尺。上为马街,数步一舎,舎宿守卒。数舎一台,台便瞭望。4座城门的名字改为:东名靖海、西称试泉、南为望湖、北曰控江。城门上修城楼,分别为对育楼、抚薰楼、序城楼、企辰楼。城刚修好,倭寇侵犯到了无锡。无锡军民凭城顽强抵抗,英勇杀敌,击退了倭寇,保住了无锡城。后来老百姓在惠山和南门外为王其勤建了祠庙对其纪念,现有“南水仙庙”遗址。无锡城墙形制、格局基本稳定。

  (4)清代康熙七年(1669),无锡知县曾子驹、徐永言相继修之,其后李继善又修之。以后,无锡城墙都是小修补了。道光二十年(1840)无锡知县李彭龄、金匮知县董用咸集资重修了七十余丈。

  (5)1910年,无锡的北门月城部分首先被拆除,后改建为商店,为无锡近代拆城之始。1912年,民国元年,无锡成立了锡金军政分府,1912年4月,锡金军政分府拆除城东北角部分城墙,辟光复门,以连接汉昌路、公园路。1928年,在西门旁辟了新西城门。1931年1月20日,南门月城(城外用来屏蔽城门的小城)开始被拆除。1938年5月21日,北门月城完全被拆除并改造城门。1947年2月,西门月城及西城门被拆除。1948年2月25日,开始拆除东门月城,并改建东门吊桥。

  4、无锡城墙的拆除

  1949年4月,无锡解放。当时,全市道路路基质量差,卡口多,路网支离破碎,城厢内外交通受城墙阻隔的弊端进一步显现。无锡市人民政府采纳各界人士意见,集议“拆城筑路”。1949年12月,无锡市第二届人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关于拆城筑路与取缔违章建筑物的决议》,正式作出“拆城筑路”决策。

  1950年3月,市政府组成拆城筑路指挥部,时任副市长包厚昌担任总指挥。

  同年4月1日,于吉祥桥堍举行拆城筑路誓师大会,发动7000多人全面实施拆城筑路工程。拆城之前,有关方面对城墙根的棚户进行了妥善安置,对有碍拆城须缩进的居民瓦房进行了妥善处置。

  这项工程得到了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至1951年3月10日,高7米、宽3米、长5600多米的城墙已经全部拆除,拓建成一条16至24米宽、全长5.56千米的弹石路面环城马路,路基坚实,施工严谨。道路两边设人行道,皆植有法国梧桐,每至盛夏,绿荫茂然。这条新建成的环城马路,就是无锡人十分熟悉的解放环路。

  千年的时空,古城墙的建筑,历年的修建,现代的无锡的繁荣。历史风云,时代变迁,令人难忘,惊叹不已。(陈振康)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