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今日看点 > 正文

水下机器人助力锁定污染源 耕渎河投放10万颗“泥球”焕新黑臭河

2024

05/24

07:14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5月22日上午10点,负责梁溪区河道打捞船保养工作的高义勤来到耕渎河巡查,沿着河岸一路走到纳新桥闸站处,“河水清澈了不少,往日臭烘烘的味道没有了。”高师傅笑着告诉记者,眼前的这条黑臭河脱胎换骨了。而让河水发生神奇变化的,是投入河中的约10万颗“泥球”。

  “这是我们公司自主研发的净水利器。”负责河道水治理工程的丰衡科技公司项目负责人陈全军说,这一颗颗鸡蛋大小的“泥球”其实是一种微孔介质球,是由复合矿物质、高分子材料以及淤泥组合而成的创新产品。城市河道黑臭主要是过量纳污导致水体供氧和耗氧失衡的结果,水体缺氧乃至厌氧条件下污染物转化并产生氨氮、硫化氢、挥发性有机酸等恶臭物质,以及重金属等黑色物质。这些绿色环保的“泥球”遍布成千上万个微小的孔洞,可以直接捕获并吸附水体包括淤泥中的重金属离子,降解水中的有机物,从而提升水质,消除河道恶臭。“泥球”的效用在2年左右,事后不用捞出,不会对水质产生影响。

  4月15日起,耕渎河(纳新桥至纳新桥闸站段)中开始投入微孔介质球,5天时间共投放大约10万颗。耕渎河去年因工程造成水流截断,水体流动性变弱,自净能力下降,水中氨氮含量曾高达每升11毫克以上,“这一数据超过2就属于劣Ⅴ类水,耕渎河就是妥妥的黑臭河道。”之前河道曾采用曝气增氧、种植水生植物、投放菌种等方式治理过,效果均不理想。今年赶在天热前,有关部门再次启动了水环境应急治理工程。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治水工程实施前,采用智能化小微特机器人技术,对河道进行了水质监测及排污口整体排查。中电海康无锡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杜正阳介绍,参与水质污染溯源的机器人主要是两种:一种是便携式水上无人船,通过搭载船载水质在线监测仪对水质进行走航监测,同时对河道进行整体扫测和水质数据采集,以及搭载侧扫声呐对沿河两岸、河底进行扫视;另一种是水下机器人,潜入水中进行暗管探查,锁定污染源并进行精准定位。机器人为最终治理方案的设计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

  经过1个月左右时间治理,河道整体水质的氨氮指标从投放前的每升8.6毫克降到0.2毫克左右,总磷指标从投放前的每升1.58毫克降到0.02毫克左右,水体稳定在优Ⅲ类及以上的水质指标,河水变清,再无异味。5月22日记者现场采访时看到,第三方水质检测公司快速检测显示:河水中氨氮含量为0。

  (杨明洁 图文报道)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