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今日看点 > 正文

江苏无锡:“链主”引领 “雁阵”齐飞,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加速“上新”

2024

04/16

14:36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头部企业一跃入水,可以泛起多大涟漪?近期,吉利星驱科技项目在无锡升级——不仅与相关央企基金、创投基金、专业基金等达成A轮融资及A+轮意向融资,更与无锡市5家产业链企业一笔签下超30亿元的采购协议。实施产业链供应链本地化战略,以产业资本赋能电驱动技术革新,吉利这项总投资百亿元项目成为无锡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加速崛起的强劲“马达”。

  “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石。”无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冯爱东表示,企业是经济的基本细胞,新质生产力的任务最终落到优势企业的发展上。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长跑赛枪声已经打响。在无锡,一场以“筑峰强链”为主题的企业培育计划正在落地推进中:聚焦打造“蓬勃发展”的企业体系,加快形成“链主龙头企业顶天立地、高新技术企业铺天盖地、专精特新企业抢占高地”的企业雁阵形态。

  “支点”大而强,链主企业撑起一片产业天空

  越来越多的部门和地方,将领军企业定义为产业攀高育强的发展“密码”。

  去年10月7日,无锡生物医药产业诞生首批链主企业,8家企业分别对应创新药和改良新药、研发服务外包、现代中药等8个细分赛道。今年元旦,无锡高新区的新年第一会上发布了物联网及数字、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六大地标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17家链主企业,释放出以企兴“链”、以“链”兴群的强烈意愿。

  链主企业的规模体量和在业界的影响,决定了他们拥有御风掌舵的产业引领能力。阿斯利康在无锡十多年,先后建成生产、分拨、销售、创新总部,并且通过搭建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等载体,吸引迪哲医药、和誉生物等一批优质项目、企业以及基金团队落地,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活跃度的龙头企业生态圈。

  在吉利星驱科技一条可实现年产60万台的电驱生产线上,零配件“无锡造”浓度越来越高。“本地汽车零配件生产基础好,与本地供应商合作进一步降低了产线的生产成本。”无锡星驱零部件中心采购总监陈江杰介绍。悄然变化的不仅是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条的通达度,还有配套企业的产品结构。为了适应吉利星驱的生产需求,江阴高拓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升级了自己的模具业务,将原来聚焦定转子模具的产线升级为全自动的定子冲压及激光焊接产线,从二级供应商晋升为一级供应商,其产品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尤其受欢迎。

  今年无锡入选省“链主”企业36家,占比15%;入选江苏省制造业领航企业22家,占比约20%。“在‘链主’‘龙头’周边形成群落是产业集群诞生的逻辑,因而建设现代产业集群,这类优势企业的培育不可或缺。”无锡市工信局装备及消费品处处长郭波认为,除了招引大企业走进来,引导存量企业与时俱进、“长高长壮”同样很重要。

  “原点”小而精,持续培育壮大专精特新企业

  并不以规模取胜,却拥有硬核科技。专精特新企业的专业性、精细化、特色化优势,使其成为产业链上不可替代的一个环节。梳理无锡的“465”现代产业集群,一批在细化领域里拥有绝对竞争优势,能有效连接产业链的“断点”、疏通“堵点”的专精特新企业,凭借具有独特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前沿技术,推动集成创新发展,让产业链更为强韧。

  从传统印染助剂材料切换到生物基染料的新兴赛道,江苏新瑞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前10年就开始了旷日持久的转型布局,如今,公司生物基新材料在纺织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已经超90%,是生物基新材料全球领军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也是行业唯一“独角兽”企业和业内标准制定者。

  持续创新是企业之所以能贴上“专精特新”标签的内核,也决定了他们有基础和能力去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每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超过6%的奥特维,始终有一种“与时间赛跑”的紧迫感,因为“高端智能装备技术更新迭代快”。当初在研发“硅片分选机”时,公司的攻坚克难小组用通宵达旦的状态换来了半年成功研发的实绩。这项打破进口产品长期垄断的技术突破,为企业当年带来近3亿元销售合同。

  一个蓬勃有活力的企业体系,既需要有顶天立地的头部企业,也需要面广量大的中小科技企业去抢占一个个技术高地。近年来,无锡大力培育壮大专精特新企业,形成了国家、省、市三级成长梯队。于千千万万家中小企业中,描摹出一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的成长线路。

  无锡到2025年底的目标是,力争全市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分别达到10000家、1000家、300家。去年,全市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家,是上年的2.6倍,累计达232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78家,累计达1385家。而从产业覆盖面来看,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已涵盖“465”产业集群中的4个地标产业和6个优势产业。

  “鼓点”响又密,梯度服务打造品牌企业“雁阵”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是一道综合考题。既考验企业“从0到1”的创新精神,也需要政府、生态共同去匹配发展的进程。

  今年初,无锡正式印发《专精特新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体系》,围绕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引育、金融赋能、要素保障五个层面提出50项精细化服务举措,构建了全周期、全要素培育和支撑体系,并由十五个部门协同推进落实各服务事项。

  “企业的优势是相对的,所以尤其要强调梯度培育。从链主到规上、特色工业、规下,以科学性的手段参与到企业成长过程中。”无锡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吴燕表示,推动中间制造向终端制造迈进、链节企业向链主企业转型、传统制造向高端智能制造攀升,鼓励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和产业规范,打造品牌企业“雁阵”。

  吉利星驱格外能感受到来自主管部门的诚意。“从会展上寻找供应商周期将近半年,本地新增链上合作企业由政府帮忙寻找,1个月就能搞定。”陈江杰表示。他所不知道的是,像这样助力企业上下游对接拓市场的活动,无锡市工信系统去年举办了127场、促成合作意向订单项目86个,新增企业订单约156亿元。

  打造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专精特新企业为支撑、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密集的“鼓点”已经敲响:瞄准国内布局的跨国公司、具有爆发潜力的民营企业等,无锡加紧实施“筑峰强链”重点企业培育计划,充实链主企业培育库、候选库;面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施“三赋”专项行动,今年目标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0家以上,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家。

  聚焦十个重点产业集群、开展百场产业对接活动、实施千企组团拓市场、组织万家企业抢订单,聚焦十条重点产业链、开展百场对接、实施千企组团、组成万企抢单的新一轮“十百千万”行动已在部署之中。

  作为传统纺织行业逐新提质的先行者,恒田印染的变化让人眼前一亮。投入近400万元用于设备的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改造,企业面向基础性研究已获得11项专利,并向OEM(原始设备制造商)转型。但投入增多、风险加剧,企业表达出对资金、人才等要素支持的渴求。

  “随着企业创新周期的缩短及产业未来化、未来产业化发展不确定性的增多,在企业微观培育上更需要政府转变服务思路。”冯爱东认为,企业在前沿技术的感知上更具“灵敏度”,由企业决定投资、技术进程的同时,政府承担着加强政策性引导和激励的责任,要为企业提供应用场景、中试平台等公共平台支持,打通成果应用的“最后一公里”。(钱英洁、韩依纯)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