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吴文化 > 人物春秋 > 正文

梁溪昆曲与邹迪光

2024

02/20

10:24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 陈益 文 |

  潘之恒,明代安徽歙县岩寺人,长期生活在南京、苏州等地,晚年则在黄山专心整理著述,详细记录了从隆庆四年(1570)至万历四十七年(1619)五十年间昆山腔演出的珍贵史料。这位著名戏曲评论家、诗人,与汤显祖、沈璟等戏曲家有很深的交谊。有人说,潘之恒的一生是在“宴游,征逐,征歌,选伎”中度过的,是“品胜,品艳,品艺,品剧”的一生。确实,当时的人们捧若权威,无不愿意把他视为“赏音”,誉为“独鉴”。不管是谁演唱昆山腔,只要得到他的赞许,就算有了定评。

  读潘之恒的代表作《鸾啸小品》,可以发现有这样一段记述:

  “梁溪之奏技也,主人肃客,不烦不苛。行酒不哗,加豆不叠,专耳目。一心志以向技。故技穷而莫能逃其为技也……拜趋必简,舞蹈必扬,献笑不排,宾白有节,必得其意,必得其情,升于风雅之坛,合于雍熙之度,此清贵之独尚者也。”

  潘之恒所“独鉴”的,是梁溪(无锡)人邹迪光的昆曲表演技艺。邹迪光,字彦吉,号愚谷。万历二年(1574)进士,曾任工部主事,官湖广提学副使。明万历十七年罢归,在故乡惠山下修筑愚公谷。位于惠山寺甬道南的愚公谷,时人称“胜绝吴中”,为全国四大私家园林之一,今天仍然是锡惠公园中一处幽静多姿的古典园林。邹迪光所建的惠山宝善桥,是沟通寺塘两岸之桥。桥畔即为惠山泥人的产泥区。

  当年,邹迪光与文士觞咏于愚公谷,极园亭歌舞之胜。他的演唱之精妙绝伦,潘之恒不遗余力地大加赞赏。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邹迪光极其有分寸感地掌握了昆曲水磨腔的演唱要旨,没有一点儿烟火气,却又丝丝入扣,动人魂魄。众所周知,昆曲的演唱难度颇高,其艺术魅力正在于此。潘之恒的另一句话,“竹音(即笛声)劲者可以裂石,可以断肠;肉音(即唱腔)微者可以魂销,可以情宛”,恰好能用来作注解。

  明嘉靖年间,魏良辅、梁辰鱼对昆山腔进行了大胆改良,水磨腔调一跃而成为诸腔之首,“四方歌者皆宗吴门”,一时缙绅豪门、文人士大夫蓄养家班迅速形成风气,无锡作为昆曲繁盛之地,更是独领风骚。

  其实,当年辅佑魏良辅改良昆山腔的有不少人。比如善洞箫的苏州张梅谷,善笛子的昆山谢林泉,优秀歌手张小泉、季敬坡、戴梅川、包郎郎等等,这些人构筑起一个志同道合的艺术沙龙,经常切磋技艺,将昆山腔打磨得像水一般委婉柔美,像玉一般温润细腻。值得一提的是魏良辅有一个弟子潘荆南,是梁溪(今无锡)人,他从老师那里学到了昆山腔的精髓,在梁溪带动了流行风潮。《锡金识小录》卷八载:“荆南游处必携以箫管合曲,一时竞相传习,世谓度曲之工始于玉峰,盛于梁溪。”民间还有一句谚语说,“无锡莫开口,谓能歌者众也”。

  万历年间,生活在惠山脚下的邹迪光,不仅大兴园林,且拥有两套家班,家班规模与优伶水准都堪称江南之最。当时的邹氏家班,不仅能演全本55折《牡丹亭》,还特意邀请汤显祖亲临戏场观摩,被曲家誉为美谈。

  邹迪光四十岁时辞官回无锡。一生著有《郁仪楼集》《调象庵集》《石语斋集》《文府滑稽》等。其《郁仪楼集》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万历某年的五月二日,传奇作家屠隆带了屠氏家班来到无锡,邹迪光、屠隆与一群好友如俞羡长、钱叔达、宋明之、盛秀常等人,兴致勃勃地来到与愚公谷相邻的秦园演出屠隆的《昙花记》。“昨于秦园玩,尊使搬演《昙花》”。与此同时,他还挥笔为《昊花记》的演出赋诗三首,其中一首这样写道:“谁唱新声到梵宫,昙花此夕领春风。哪知竺国多罗义,只在梨园傀儡中。柘鼓轻挝留白日,刀环小队踏飞虹。人生何可长拘束,酒色声闻理自通。”梁溪文化人相聚于秦园(即寄畅园)纵情演唱昆曲,为欢竟日的欢愉,溢于言表。

  据徽州地方史料记载,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戏剧家、后七子盟主王世贞,曾带领江浙一带的文士一百多人,经由水路迤逦前往徽州,作黄山文化之旅。当时,汪道昆和潘之恒代表徽州方面给予热忱接待。他们组织徽州文人、演员“各逞其技”,与之对垒,尤其是潘之恒的家班演出,增添了这次文化“比武”的气氛。三年以后,文学家袁宏道也来到徽州,并在潘之恒家作客,看了潘氏家班演出的昆曲,萌生了比试的念头。翌年,黄山脚下的岩寺镇,一下子搭起了三十六座戏台,文学家袁宏道带领苏、浙一流演员,前来登台献艺。无锡邹迪光的家班自然也参与盛事。连续三天三夜的对台赛,让演员们的技艺发挥到了极致。事后,潘之恒作如此评价道:“迎春之盛,海内无匹,即新安也仅见也。”

  邹迪光、屠隆在梁溪秦园隆重上演《昙花记》,与之有异曲同工之美。所以,潘之恒的《鸾啸小品》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