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2024年专题 > 聚焦2024江苏省两会 > 两会聚焦 > 正文

奋进江苏挑大梁,13市市长话担当

2024

01/25

14:56

来源

现代+

分享

  奋进江苏,奋进2024!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今年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体现了江苏坚定扛起“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的重大责任。

  蓝图催人奋进,目标鼓舞人心。江苏各地如何挑起大梁、多作贡献?在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13位设区市市长。他们纷纷表示,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牢牢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最大的政治,聚焦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当表率、做示范、走在前”的果敢担当,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省人大代表、南京市市长陈之常:

  以实际行动谱写“强富美高”新南京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陈之常

  陈之常表示,新的一年,南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扎扎实实、踏踏实实推动省党代会和省两会精神落地见效,以“当表率、做示范、走在前”的果敢担当,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

  稳预期、畅循环、扩需求,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加快450个省市重大项目和249个工业“双百工程”项目建设,积极扩大制造业、新基建以及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三大工程领域投资。推动商旅文体康展融合发展,打造国金中心、金陵中环等商业新地标,挖掘新型消费、夜间消费、都市圈消费潜力,新增首店300家。放大“自贸+服开”机遇,实施“走进跨国公司总部”和“全球CEO到访南京”行动,培育跨境电商、服务贸易等外贸增长点。优化升级营商环境政策,大力发展创新型民营经济,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抓产业、促创新、引项目,全力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加快石化、钢铁、汽车、电子信息四大支柱产业焕新,专班化、项目化推动软件、智能电网、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巩固放大平台经济、总部经济优势,建设东部现代服务业中心。支持紫金山实验室和第三代半导体、EDA、高性能膜材料等国家级创新中心取得更多原创性成果,推动龙头企业、新研机构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1万家。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行动,重点突破一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标志性外资、总部经济和未来产业项目。

  续文脉、提品质、惠民生,不断创造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放大历史文化名城影响力,擦亮博爱之都、人文绿都、文学之都金字招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市。加快南京北站、宁芜铁路扩能改造以及地铁、过江通道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深化有温度的城市更新,提升数字化精细化治理水平,建设更加宜居宜业的美丽南京。围绕实现更高水平“民生七有”,高质量办好十类40项民生实事,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社会保障水平提升、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全龄友好型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让广大市民心情愉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

  省人大代表、苏州市市长吴庆文:

  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苏州新篇章

吴庆文

  吴庆文表示,苏州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勾画现代化”的殷殷嘱托,承载着省委赋予的“经济大市要带头在高质量发展上能快则快、挑起大梁”重大责任。苏州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苏州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聚焦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苏州新篇章。苏州将抓好以下六件事:

  第一件事,抓好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八大工程”。全力服务保障苏州实验室,高水平推动“一区两中心”等重大平台发展,做强创新载体硬实力。推动头部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重点支持第三代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出前沿、一线、紧缺,大力吸引海内外人才,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

  第二件事,抓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面实施“苏州智造”强基提质行动,加快构建“1030”产业体系,争创全国首批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推动钢铁、化工、纺织等传统支柱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加速壮大数字经济、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精准布局光子、低空经济、元宇宙、量子技术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实施智改数转网联新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数字化发展标杆城市。

  第三件事,抓好区域协调发展。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主动服务上海,加快沪苏同城化步伐,促进跨江融合、南北联动,推动苏锡常都市圈建设。落实一体化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加快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完成沪苏湖铁路通车运营准备,建成投用高铁苏州南站、盛泽站,加快推进苏州北站综合枢纽、苏州东站等开工建设。

  第四件事,抓好高水平对外开放。实施“全球行”计划,有效巩固欧美、日韩等传统市场。培育壮大服务贸易、海外仓等新业态,拓展保税维修试点,实施跨境电商“跃升行动”,扩大“市采通”平台覆盖面。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水平,深入实施利润再投资和外资总部专项政策,拓展引资新方式。精心办好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30周年系列活动,加快打造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第五件事,抓好绿色低碳发展。认真落实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4+1”工程和“十年禁渔”等任务,守护好长三角“大水缸”,高标准建设太湖生态岛,唱响新时代“太湖美”。一体化保护修复山水资源,努力创建国际湿地城市,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市域范例。

  第六件事,抓好人民生活品质提升。始终以百姓心为心,聚焦“一老一小”“一病一残”等重点群体,扎实办好民生实事,着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均衡、可及、有感的公共服务。

  省人大代表、无锡市市长赵建军:

  奋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能快则快挑起大梁

赵建军

  赵建军表示,无锡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书记信长星参加无锡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要求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进一步抢抓机遇、勇扛责任,扎扎实实、踏踏实实,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统筹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聚力走深走实、走在前列,奋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能快则快、挑起大梁,以新时代工商名城建设成效为全省大局多作贡献。

  一是扎扎实实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有效发挥企业主体和政府推动两个作用,加快太湖湾科创带建设,建强用好市产业创新研究院,支持引导在锡高校院所深度嵌入区域产业发展,推动更多创新技术就地转化、研究成果加速成为现实生产力。强化特色园区+链主企业+生态扩容,实实在在加力推进省、市重大项目建设,着力夯实提升“465”现代产业集群。高水平打造物联网、集成电路等地标产业,布局壮大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人形机器人、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

  二是扎扎实实走好转型升级路。注重以“网联”放大“智改数转”效应,引导更多有实力关键零部件企业向整机、整车、整装等终端切入,深入实施质量品牌“雁阵”工程,聚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把传统产业作为基本盘,支持引导企业加快向技术工艺高峰攀升、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向海外全球化布局。持续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实施太湖治理系统性标志性工程,打造一批低碳企业、近零碳园区,争创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三是扎扎实实服务融入双循环。积极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度挖掘和开发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更大范围汇聚创新要素资源。落实接轨上海大都市圈行动方案,拓展长三角—粤港澳(无锡)科创产业融合发展区建设成效,奋力当好“长三角重要一翼”的有力支撑。发挥好无锡中间品贸易占比较高的优势,大力培育发展跨境电商,积极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着力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精心组织赴日韩、欧洲等境外经贸招商活动,力促外资企业总部化基地化发展。

  四是扎扎实实创造民生好日子。践行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坚持小切口、大文章,统筹小改造、大工程,接续推进民生幸福“十百千”工程,闭环高效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深化开展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行动、“锡心医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行动,加强独居老人、残疾人、精神病人、因病致贫家庭等群体关爱帮扶,筑牢夯实安全生产底线防线。把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同创造人民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研究完善生育养育、大学生引入等政策,持续推动公共服务提优扩面,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共同富裕幸福美好城市。

  省人大代表、南通市市长张彤:

  优结构、促创新、提能级,为全省挑起大梁多作贡献

张彤

  张彤表示,2024年,南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央和省、市委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两会精神,进一步做大经济总量、调优产业结构、促进科技创新、提升城市能级,奋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为全省挑起大梁多作贡献。

  策应上海,落实国家战略。用好“北上海”独特优势,积极融入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主动策应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推动产业和园区共建取得实质性突破。统筹抓好配套协同和溢出承接,打通在沪使领馆、商协会等渠道,高频次开展招商“敲门行动”,联动推进强链补链延链。用好上海园区“品牌+管理+产业链”的“整发展链”输出模式,进一步做强跨江共建园区。促进创新深度协同。加快启动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北岸先行区建设,探索“基地+拓展区”等路径,推广离岸孵化、创新飞地模式,全力构建“上海研发、南通制造”链条。用好上海金融、航运资源。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配套服务基地,吸引上海投资、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在通布局,做强南通紫琅湖、宝月湖金融集聚区。深化与上港集团货源组织、航线开辟、通关一体化合作。

  深耕沿海,拓展产业空间。锻造经济增长新引擎。深入落实省海洋产业发展行动方案,进一步培强海工装备、海洋船舶、海洋新能源等优势产业,与东南大学共建国际海洋学院,支持省船舶海工技术创新中心等涉海平台建设,加快打造富有江海特色的现代海洋强市。构筑重大项目新载体。加快编制沿海地区空间和产业统筹规划,按照世界一流标准建设绿色化工拓展区,全面提升产业承载力。建设对外开放新枢纽。深度融入水运江苏建设,实施江海直达攻坚行动。谋划打造通州湾石化双循环基地,建设大宗商品进口、储运、加工、贸易中心,努力成为双循环战略重要节点。

  开拓蓝海,持续提升能级。培育新兴和未来产业。聚力打造中国现代工业名城,做强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壮大新材料、高技术船舶、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快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氢能和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深化数实融合。加快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全覆盖开展规上工业企业免费诊断,以更优政策培育标杆示范。拓展服务新业态。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招引壮大工业设计、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着力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升级,培育发展银发经济,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为经济发展创造新增长点。

  省人大代表、常州市市长盛蕾:

  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常州答卷

盛蕾

  盛蕾表示,常州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扎扎实实、踏踏实实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以“万亿之城再出发”的决心,以“走在前、做示范”的担当,紧扣“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深入推进“532”发展战略,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常州答卷,为全省发展大局勇挑大梁、多作贡献。

  以新型工业化之新,激活新动能开辟新赛道。加快数实融合步伐,建设“1028”产业体系,加快打造代表江苏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高地。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支持常州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我们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力打造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咬定2025年产业规模超万亿目标,推动新能源产业从基地化向集团化发展、整车向产业生态布局、产值向增加值提升,争创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以新质生产力之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中以常州创新园集聚优质资源要素,全力建设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上市公司常州板块,用优良创新生态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长三角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以城乡融合之力,引领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加速常金同城化、常溧一体化,统筹推进“两湖”创新区、高铁新城建设和老城厢复兴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打造高品质、高体验感的文旅消费目的地。

  以民生幸福为本,擦亮“六个常有”民生名片。以“全覆盖”“全周期”为目标,突出“一老一幼”重点,打造常有善育、常有优学、常有健康、常有颐养、常有安居、常有众扶6张民生名片,让市民看到更多变化、收获更多幸福。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1+29”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切实提高本质安全水平,以高水平安全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奋力托举一座有高度更有温度、有质量更有质感、有底蕴更有底气的现代化常州。

  省人大代表、徐州市市长王剑锋:

  为全省现代化建设作出“徐州贡献”

王剑锋

  王剑锋表示,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环太湖、南京、徐州“三大科创圈”建设。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是国家和省赋予徐州的重大定位。今年报告再次要求“持续强化‘1+3’重点功能区建设”。徐州将锚定“十四五”迈入万亿级城市目标,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实施11项重大事项行动方案,保持回升向好、快于全省的态势,更好地承担起拓展江苏发展纵深的功能,打造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支点,为全省现代化建设作出“徐州贡献”。

  在加快建设徐州科创圈方面,徐州将重点在三个方面持续用力。一是统筹抓好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徐州科创圈、区域科创中心建设“三件大事”,落实厅市科技工作会商机制,力争创成国家高端工程机械创新中心,推动云龙湖实验室承担更多国家、省科研项目,完成5家省重点实验室重组,争取一批重大生产力布局项目,强化与周边城市创新资源联动,努力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实际成效。二是持续做强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支撑”,发挥徐州高校多等资源优势,建立校地融合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挖掘整合中国矿大在深地工程、双碳领域,徐州医科大学在麻醉、细胞治疗领域,江苏师大在激光新材料等领域的优势,深化产教融合,深入推进“彭城英才计划20条”,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将学科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三是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三方作用”,突出政府引导、服务和保护,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示范城市建设,进一步丰富科技创新政策“工具箱”,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强研发机构,发挥中国(徐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徐州知识产权法庭作用,为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徐州将持续强化“1+3”重点功能区建设,更大力度建设区域中心城市。进一步对标省会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用足用好省专项支持政策,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大力打造宜居宜业城市,实现城市由大到强的转变。宜居方面,继续抓好轨道交通、机场扩建、互联互通等重大功能性项目建设,更加注重补软补短,统筹实施城市更新、文脉建设,不断提升城市承载力。下足“绣花功夫”管理城市,持续推进市级权力事项下放、行政执法力量下沉,落实落细网格化管理制度,擦亮全国文明城市招牌。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扩大教育医疗、养老托幼、文化体育等普惠型服务供给,打造居民15分钟生活圈,进一步加强数字城市建设,让城市更加智慧。宜业方面,持续壮大城区经济,坚持现代服务业与都市型工业“双轮驱动”,进一步放大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优势。做大做强传统商贸物流服务业,大力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医疗教育中心,吸引更多周边群众来徐消费。

  省人大代表、盐城市市长张明康:

  抓牢首要任务,奋进关键之年

张明康

  张明康表示,今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盐城将以习近平总书记来盐城考察为强大动力,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持“开年就是开工、开工就要实干”的鲜明导向,深入推进“四个三”工作布局,高质量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以“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的果敢担当,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彰显更大作为。

  聚力推进强链补链延链,以工业强市建设增动能、激活力。焕新升级汽车、钢铁、机械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深入实施“5+2”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布局第三代半导体、氢能和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强化“智改数转网联”行动赋能,着力打造更多千亿级产业融合发展集群。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全年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分别不少于1400个、800个和500个,动态培育链主企业50家左右,努力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加强江苏沿海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科创载体平台建设,持续抓好高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和企业股改上市工作,充分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水平。

  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以绿色低碳发展扬优势、塑特色。作为全省唯一的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盐城将发挥比较优势,擦亮绿色能源、现代农业、美丽生态“三大名片”,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的市域样本、绿色低碳转型的先行示范。用好“风光”无限的资源禀赋,前瞻开展绿电溯源等工作,率先在晶硅光伏和动力电池产业链搭建碳足迹核算认证体系,推动低(零)碳产业园试点建设得到国家认定、国际认可。全面推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扩大“盐之有味”品牌影响力,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保持全省首位,加快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放大世界自然遗产和国际湿地城市品牌效应,推动生态与文旅、康养、体育等业态深度融合,拓展更多“两山”转化通道,率先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路子。

  树牢为民造福的政绩观,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惠民生、保稳定。站稳“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一根本立场,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努力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扎实抓好就业这个民生之本,多措并举促进居民增收,确保城镇新增就业5.7万人,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着眼实现更高水平“民生七有”,办好20项民生实事,承诺老百姓的事情干一件成一件,切实把“民生愿景”变为“幸福实景”。

  省人大代表、淮安市市长顾坤:

  以“四个强化”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顾坤

  顾坤表示,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淮安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对淮安殷切嘱托,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攀高比强、跨越赶超,强化实干实效、改革创新,强化项目为王、环境是金,强化初心使命、惠民利民,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牢牢把握新型工业化这个第一方略,努力在优质项目攻坚上取得新成效。突出强链补链延链,加快产业筑峰、企业强基、数字领航,坚持重特大项目“顶天立地”和专精特新项目“铺天盖地”并重,强化 “亩产论英雄”,扎实推进项目招引“4833”工程、项目建设“1533”工程,确保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800个,完成工业投资不低于1200亿元。抢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提档升级传统成熟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着力打造智能装备及新能源、PCB电子元器件、绿色食品等“7+3”先进制造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智改数转网联步伐。

  牢牢把握科技创新这个核心动力,努力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上取得新成效。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引领,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全力主攻应用转化型科技研发,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深化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东南大学、南理工、南师大等合作,高水平建设淮安科教产业园“创新之核”、淮安高新区、宁淮科创走廊,力争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升2.6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增长18%以上,加快打造长三角北部重要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牢牢把握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努力在增强动力活力上取得新成效。进一步解放思想、担当作为,纵深推进开发园区、国资国企、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以更多硬招实招破解行政审批、资源要素等方面堵点难点,持续打造物流成本最低、要素成本最低、办事效率最高、服务环境最优“四最”营商环境。更加积极主动对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核心区和以深圳为中心的大湾区,全方位多领域深化宁淮、淮昆合作。

  牢牢把握县域振兴这个重要支撑,努力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上取得新成效。推动每个县区加快打造1-2个500亿级产业集群,力争3-5年各县区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均超过千亿,通过县域振兴引领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牢牢把握为民造福这个最大政绩,努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更加注重运用政府与市场统筹结合的好办法优化丰富供给。

  省人大代表、泰州市市长万闻华:

  为“走在前、做示范”贡献泰州力量

万闻华

  “省政府工作报告为我们纲举目张推进现代化建设描绘了施工图、明确了任务书。”万闻华表示,报告中提到,推动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争取开工建设盐泰锡常宜铁路,加快推进北沿江高铁、常泰长江大桥等在建项目,这些都是事关泰州长远发展、需要抓紧落实的大事要事。泰州将深入贯彻落实省两会精神,以扎扎实实的举措、踏踏实实的作风,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精神状态,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泰州新实践之路,努力交出“走在前、做示范”的新答卷。

  第一,锚定产创融合,夯实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根基。泰州将紧扣推进新型工业化、形成新质生产力,坚持以“产创融合”为核心,统筹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分类梳理产业创新核心要素、牵引环节、关键平台,以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引领提升产业素质,以重大项目增量注入为抓手强链补链延链,以“优势产业未来化、未来技术产业化”为方向开辟发展新赛道,坚定不移走好内涵增长、创新驱动之路。比如,将围绕打造大健康产业体系,用好部省共建机制和省级支持政策,突出健康制造和健康服务12个重点领域,加速汇聚名城名校名企名人名院资源,创建国家级泰州队列研究中心,谋划建设泰州实验室,构建大健康全链条创新生态系统,一步一个脚印锻造区域竞争“强引擎”“撒手锏”。

  第二,聚焦以城留人,塑优现代化建设的功能载体。去年以来,泰州坚持以强基补短为重点焕发城乡活力,综合交通体系、城市功能品质、城乡协调水平取得长足进步,城市综合承载力不断提升。新的一年泰州将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持续深化“一轴一核三极三城”建设,不断彰显“水之灵动”“文之韵味”,统筹推进片区规划设计、重点项目实施、服务业态丰富、老城有机更新和城市智慧治理,着力打造安全韧性的运行环境、便利通畅的出行环境、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充满烟火的消费环境、文明善治的社会环境,努力建设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第三,突出人民至上,坚守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价值。去年以来,泰州坚持以改善民生为核心擦亮幸福底色,泰州学院纳入省属,蝉联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城市,连续四年成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新的一年,泰州将继续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以稳定就业夯实民生之本,以教育、医疗、“一老一幼”为重点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以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以健全社会保障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以祥泰行动持续夯实基层安全基础,切实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

  省人大代表、扬州市市长潘国强:

  把“好地方”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

潘国强

  “扬州市委市政府将今年确定为‘实干争先年’。”潘国强表示,做好新一年工作,扬州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努力为全省勇挑大梁作出积极贡献,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扬州新实践,把“好地方”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

  一是突出创新驱动,深入推进科技自立自强。锚定产业科创名城建设目标,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梯队。提升创新平台建设水平,建强航空科技扬州实验室、国汽轻量化研究院,支持扬州大学参建钟山实验室,打造科技创新动能引擎。“一产一策”完善专项人才政策,建设人才攻关联合体,提升“引育留用”工作水平,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二是坚持制造强市,加快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始终把产业作为强市之基,加速壮大“613”产业体系,坚持拓展增量、优化存量并重,招大引强、培优育强并举,“一链一策”推动产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压舱石”作用,更大力度开展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以商引商,加快推动24个列省、525个市级重大项目建设,为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三是抢抓战略机遇,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主动在国省重大战略中找准定位、积极作为,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加快实施北沿江高铁、宁扬城际等重大交通工程,积极打造空港物流产业园、江淮区域集装箱枢纽港,以交通互联互通带动区域协同联动。着力建设双向开放节点城市,更好统筹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加快建设中亚(扬州)海外仓,推动外资外贸扩量提质。

  四是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守牢粮食播种面积580万亩、粮食总产57亿斤以上的粮食安全底线,培育壮大6条百亿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加快打响“食美惟扬”区域公用品牌。

  五是注重守正创新,做好保护传承利用文章。全面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扬州段建设,加快打造“运河十二景”、“十里外滩”、北护城河文旅集聚区等标志性项目。

  六是提升治理水平,努力创造群众高品质生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实施好10大类55项民生实事。

  省人大代表、镇江市市长徐曙海:

  奋力交出“镇江很有前途”厚重成绩单

徐曙海

  “许昆林省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政治责任,充分展现了勇挑大梁、走在前列的政治担当,务实真切、催人奋进。”徐曙海表示,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镇江十周年,镇江将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深入落实省两会精神,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奋力交出“镇江很有前途”厚重成绩单,努力为江苏“走在前、做示范”贡献更多镇江力量。

  聚焦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快推动工作重心从全力防风险转向在做好风险防范的基础上奋力拼经济,更大力度抓实工业经济壮大、消费拓展升级、投资放量增长、外贸稳中提质等任务,千方百计提振发展信心、做大经济总量。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继续超过全省平均。

  强化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统筹推进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实施制造强市镇江行动,推动“智改数转网联”扩面提质。实施智能化数字化改造项目200个,规上工业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基本实现全覆盖,工业技改投资超过130亿元。提档升级现代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实施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行动,围绕现代商贸、文化旅游、科技服务等八个重点领域发力,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单位累计达到24家,核算行业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夯实重大项目、开发园区、产业链群“三大支撑”。用力推进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厚植长远发展优势。保持项目攻坚力度,实打实招引建设一批优质项目,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总投资额达到1800亿元、省市重大项目年度投资额超过600亿元。深化开发园区改革,实施“园区建设提升年”行动,全面编制园区发展规划,强化土地整理和资源盘活,精细完善功能配套,理顺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园区承载力和发展活力。培育壮大产业链群,保持战略定力,推动资源要素、政策措施、工作力量向“四群八链”主导产业集中,做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推动科创主体、平台、人才等持续增效扩容,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8%以上,“四群八链”应税销售收入超过4500亿元。

  守牢民生保障、金融债务、安全生产、社会稳定“四条底线”。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用心办好40项年度民生实事和298个城建项目,更加注重老百姓关心的实事难事,在高质量发展中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毫不放松抓好地方存量债务化解,稳妥处置金融领域潜在风险隐患。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推动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

  省人大代表、连云港市市长邢正军:

  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后发先至

邢正军

  邢正军表示,连云港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总书记对江苏、对连云港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起“走在前、做示范”光荣使命,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后发先至,以不懈奋斗精神书写好新时代“西游记”。

  一是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深入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战略,以六大主导产业、十条重点产业链为主抓手,高质量推动传统产业抓提升、新兴产业抓增量、未来产业抓布局,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面构建万亿级石化产业基地,快速崛起“中华药港”,加快建设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新材料基地,努力贡献更多港城制造的“大国重器”和“超级材料”。

  二是持续提升海洋经济发展能级。坚持陆海统筹,矢志向海图强,深入实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深化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建优建强海洋经济产业园、海洋装备产业园和流体装卸设备产业集聚区,着力打造国家级渔港经济区、海洋牧场示范区。加快突破海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大力发展深水网箱等深远海渔业,建设苏鲁海产品产地市场,海产品电商销售额超150亿元,打造现代化海洋强市。

  三是全力建设“一带一路”强支点 。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以打造“一带一路”强支点为奋斗目标,全面融入长三角发展、做足陇海线文章,更高站位用好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等重大平台,更高起点建设国际枢纽海港,更高效率运营中欧国际班列,更高水平打造“标杆和示范项目”,更高标准提供“从太平洋扬帆起航的出海口”,不断提升连云港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年内开行国际班列820列,港口吞吐量、集装箱量分别增长6%、8%。

  四是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三大片区之一,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年”专项行动,施行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入推进“综合查一次”“一件事一次办”等集成改革,全面落实“民营经济31条”等政策,专精特新企业授信突破400亿元,让企业家安心创业、舒心发展。

  五是扎实推动美丽连云港建设。坚定不移推进美丽连云港建设,立足城市“山海相拥、港城相融”禀赋特色,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统领,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更大力度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山海特色公园城市既有颜值更有气质,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合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港城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省人大代表、宿迁市市长刘浩:

  坚决扛起走在前、挑大梁的宿迁担当

刘浩

  刘浩表示,宿迁要全力推动“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细化实化,抓紧抓实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勇担使命、锐意进取,以发展实效彰显宿迁担当。

  一是紧紧锚定增长目标,奋力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围绕今年达成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目标,紧在前头、干在当前,推动春节期间惠企稳岗利民十二条措施落地落实,从鼓励满工满产、保障留工稳岗等方面支持企业连续稳定生产,以一季度“开门稳、开门好”为全省顺利开局多作贡献;持续开展“招商引资攻坚年”活动,紧盯“6211”目标,迅速掀起招商新热潮;深入实施“五率”促进工程,全面提升签约率、开工率、竣工率、投产率、入库率,推动近三年1300余个亿元以上招引项目全面投产达效,促进652个“三大类”项目和列省重大项目投资量、实物量、工作量“三量齐增”,为经济增长积蓄源源不断新动能。

  二是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始终把新型工业化摆在首要位置,深入实施支柱产业扩能提质、新兴产业加速壮大、企业方阵扩容提档“三大工程”,加速打造富有宿迁特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年内规上工业总产值超5600亿元。大力推进千亿级产业攻坚计划,年内新能源产业产值超1150亿元、高端纺织产业产值超1000亿元。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主动对接省“10+X”未来产业体系,积极布局新型储能、前沿新材料等产业,年内新材料产业产值达800亿元。接续实施三大企业方阵拔尖行动,年内百亿销售企业达8家、新增上市企业3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40家,进一步增强“宿商”影响力。

  三是深入挖掘资源禀赋,不断厚植区域竞争新优势。发挥农业大市优势,实施高水平建设农业强市行动,发展新型食品产业,做强“宿有千香”品牌,年内“三群四链”综合产值突破千亿,为全省稳产保供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彰显航道内港优势,推动“四港”联动,促进港航产一体发展,全力打造“淮河水运中心、运河航运枢纽”,力争2025年临港产业规模达4000亿元。培育特色产业优势,实施酒产业振兴计划,推动膜材料、激光等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落地,不断扩大全省全国市场份额,打造“中国酒都”“中国膜城”“华东光谷”。放大数字经济优势,实施智改数转网联计划,高水平建设“电商名城”,推动跨境电商提质增效,年内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10%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再上新台阶。

  四是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积极探索示范实践新空间。当好集成改革“先行军”,力争“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性平台不少于20个、50项改革获得省级以上推广。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徐红艳 金辰 高艺 李梦雅 葛小林 何洁 陈莹 王晓宇 张海峰 李子璇 陶展 姜振军 韩秋 曹德伟 尹有文 杨亦文 邢志刚 顾炜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