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名医团 > 正文

小心打鼾“偷”走你的健康

2023

12/08

10:00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说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但是说起睡觉打呼噜,也许都明白。这个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其实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鼾症”。睡觉打鼾,看似普通,到底会不会给机体带来危害?危害程度有多大?我们又如何防治呢?近日,无锡市第二中医医院肺病科的两位专家走进由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无锡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无锡名医团访谈间,为大家讲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基本知识以及预防治疗的方法。

  打呼噜导致慢性呼吸衰竭 警惕“鼾症”引发机体严重损伤

  说到打呼噜这件事,大家有时会认为平时白天比较疲劳,晚上出现鼾声属正常现象。殊不知,看似不起眼的“打呼噜”其实也会导致机体损伤,甚至会危及生命。今年上半年,该院脑病科和康复科对两名脑出血和脑梗塞的病人进行会诊发现,他们的病因是因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导致。据悉,50多岁的他们,如今都已经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

  到底什么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呢?市二中医肺病科主任章朱峰介绍,这个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睡眠状态下反复出现低通气和(或)呼吸中断,引起慢性间歇性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以及睡眠结构紊乱,进而使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夜间的临床表现有打鼾、呼吸暂停、夜间憋醒、睡眠时多动不安、夜尿增多、睡眠行为异常等;白天的临床表现有嗜睡、疲倦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头痛头晕、烦躁焦虑等。

  “夜间长期反复的低氧状态以及呼吸暂停以后,会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靶器官的损害,包括我们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以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一部分甚至已经有慢性的呼吸衰竭等等。”章朱峰说。

  老年男性及绝经后女性高发 肥胖年轻人群发病率也显著提高

  章朱峰认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一定要引起重视,特别是老年人、绝经后妇女人群属于高发人群。不过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肥胖的年轻男士群体发病率也显著提高。

  “夜间血氧饱和度只有六十几,已经严重缺氧。”近日,无锡市第二中医医院肺病科来了一位因患肺炎前来就诊的小伙子小刘(化名),今年32岁的小刘在该院住院期间,因夜间呼噜声明显,被医护人员建议做了一下多导睡眠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小刘夜间血氧饱和度只有六十几,已属于严重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通过进一步检查,医生发现小刘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甚至已经出现了慢性呼吸衰竭。

  “这与小刘200多斤的体重有着直接关系。”章朱峰认为,胖人打呼噜,可能有多种原因,常见的有颈部脂肪过多,也可能与腹压过大或呼吸道狭窄有关。肥胖患者经常会出现脖子上的脂肪多,睡觉时,颈部肌肉松弛,导致气道狭窄,尤其在患者平躺睡眠的时候,这种情况尤为明显。气道狭窄之后,空气在上气道内通过不顺畅,或者与狭窄部位产生摩擦,产生撞击,导致睡觉打呼。有时可以导致憋气,甚至伴有憋醒、频繁转换睡姿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睡眠。另外,比如患者出现鼻中隔偏曲、双侧鼻息肉、鼻炎、腺样体肥大等也会导致患者打呼噜。

  先进诊疗技术来助力 中西医规范个性治疗效果明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因复杂,治疗的手段也多样化。章朱峰认为,首先要让大家提高对疾病的临床表现以及危害的认识,及时到医院筛查睡眠呼吸多导监测进一步明确诊断,并进行规范化干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避免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如果是单纯因肥胖引起,减重往往可以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如果是鼻咽部结构改变导致的,通过手术治疗后没有再合并其他诱发因素,如肥胖、饮酒等,一般不会复发。据悉,今年3月以来,该院引进德国施曼诺V4睡眠呼吸多导监测仪,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带来了福音。该仪器具备分析脑电图、心电图、肌电图、眼电图、呼吸暂停指数、胸腹部运动、脉氧等指标,截至目前已确诊30多例患者。

  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中医治疗。市二中医肺病科中医师顾一丹认为,中医治疗可以分为内服和外治。通过中医辨证,针对不同证型进行选方用药。较常用的方剂有二陈汤、涤痰汤、血府逐瘀汤加减,以化痰散结、活血祛瘀,利其咽开窍,调节体质,改善呼吸道环境;外治法,比如穴位贴敷,夏天的三伏贴、冬天的三九贴,结合患者的症状、体质,通过选择药物刺激相应穴位从而达到循经入里,调脏腑气血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顾一丹提醒,日常生活中,大家要保持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平时要留意同居人员是否有打鼾的情况,如有长期打鼾并且合并有夜间呼吸暂停、白天瞌睡,以及体型肥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情况,需引起重视,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睡眠呼吸监测。

  (葛惠)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