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03/17
10:01
来源
无锡新传媒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这一重要论述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筑牢互联网法治之基,深入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3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指出,中国在立法、执法、司法、普法一体推进中形成了中国特色治网之道,为全球互联网治理提供了中国经验。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强化网络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有法可依”是推进网络治理规范化、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题中之义。白皮书指出,中国制定出台网络领域立法140余部,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根本,以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为依托,以传统立法为基础,以网络内容建设与管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等网络专门立法为主干的网络法律体系,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有法可依,还需执法必严。近年来,全国各级公安机关联合网信等部门,深入开展“净网行动”,对网络违法犯罪行为重拳出击,让网络空间得到极大净化,有效保护了广大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网民的身心健康。但网络治理绝非一朝一夕就能获得成功。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2月,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指导全国各级网信举报工作部门、主要网站平台受理网民举报色情、赌博、侵权、谣言等违法和不良信息1459.9万件,环比增长10.4%、同比增长18.4%。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充分说明,目前网络空间违法犯罪问题依然突出,网络生态仍有较大的净化空间,依法治网任重道远,必须持之以恒、一以贯之、久久为功。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网民,网络已成为普法工作的主战场,也成为普法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让广大网民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宣传教育,从而提升全社会网络法治意识和素养是我国普法工作的必选项。“人在哪里,普法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普法阵地就要延伸到哪里。”要完善网络普法的制度设计,突出网络平台和媒体的公益普法功能、丰富网络普法产品的供给,通过线上普法和线下普法共同发力,让网络法治的种子在人民群众心中落地生根。
依法治网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不断查漏补缺,持续完善法律监管漏洞、强化严格执法,并强化教育引导,凝聚全民合力,织密“治网之网”,不断挤压网络违法犯罪空间。这样,网络治理才能不断上台阶,网络强国建设才能水到渠成。(陈晋、清玄)
Copyright(C) 1998-2023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