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01/11
10:45
来源
无锡新传媒
分享
◎人杰/撰稿
今年无锡“两会”期间,有一个词被再度点亮——
这个词叫做:“企业家精神”。
“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像尊重教育家一样尊重实业家,为所有市场主体提供‘如鱼得水’的最佳营商环境。”
在1月8日召开的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开幕会上,无锡旗帜鲜明地指出,要充分兑现各类助企纾困政策,研发更多“锡式”惠企措施,整合形成“政策包”“工具箱”,全面提升市场信心、行业信心、社会信心,让各路企业家大显身手、各显神通,让敢想敢为、敢闯敢拼的企业家精神,在无锡这片丰厚的实业沃土上灼灼其华、大放光芒!
连日来,这番“暖心话”“贴心话”引发了热议。
从中,我们读懂了无锡大力支持实体经济的决心;感受到了无锡对怀揣梦想、脚步坚定的经济英雄的一个承诺、一次约定;也听到了这座城市对企业家最诚意的“告白”。
在新年第一会的重要时刻,无锡强调“尊重企业家”,呼唤“企业家精神”,究竟有何深意?
01
一座城市与企业的互相成就
过去的这一年,无锡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
·预计人均GDP有望保持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增速苏南领先
·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
·规上工业总产值达2.4万亿元
·外贸进出口超1100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全年净增规上工业企业724家
·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12家
……
这组数字的背后,是无锡实体经济根基的强大和硬气。
去年无锡能够快速走出疫情影响,稳住经济运行,强韧的产业链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竞争优势。
事实上,2022年对包括无锡在内的很多城市而言,都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段光阴。
实践深刻表明:“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疫情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们了解如何未雨绸缪,更清楚地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在突如其来的危急情势下力挽狂澜。
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无锡清醒地认识到,唯有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才能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而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在于实体经济,在于企业和企业家。
复盘过去这一年,无锡一方面坚定实施产业强市主导战略,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加快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
另一方面,在推动各级各类政策直达快享的基础上,出台优化营商环境5.0版行动方案、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等专项政策,2022年兑现落实留抵退税等各类助企惠企资金近500亿元,让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轻装上阵、安心经营。
“无锡对全市108余万户市场主体‘一碗水端平’,对企业各类困难诉求‘一条龙服务’,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企业家、创业者充满真情、真心、真力的尊重和关爱。”市政协委员、无锡豪帮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野对此深有感触。
优渥土壤滋养企业,企业发展托住经济基本盘。
这正是城市与企业互相成就的生动注脚。
02
因为懂得,所以真诚
无锡的企业家是幸福的,因为这个城市的主政者“读得懂”他们,这座城市敬重他们并且一以贯之给予支持。
无锡百年来的崛起与发展,与无数企业家的努力与奋斗息息相关。从三掷千金的“陶朱遗风”到“实业大王”点燃民族工商业星星之火;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到势如破竹的“苏南模式”……
作为中国民族工商业发祥地、乡镇企业发轫地,以“敢创人先、坚韧刚毅、崇德厚生、实业报国”为主要特质的锡商精神,以及伴随着乡镇企业产生和兴起的“四千四万”精神,早已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积淀为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正是有了每一位企业家的奋斗,才成就了无锡的精彩。
三年前,无锡领风气之先,设立“企业家日”,以最高礼遇致敬企业家,展现了一座城对实体经济的关切和爱护。
三年后,无锡又一次呼唤“企业家精神”,更显满满的诚意与务实。
在1月9日的江阴代表团审议会上,我们看到了这样一段充满“温度” 的论述:
“江阴的发展关键靠两支队伍,干部队伍是‘领头羊’,企业家队伍是‘压舱石’。
广大干部要始终保持开拓进取敢为善为的精神状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让懂经济、懂创新成为标配,让懂企业、懂企业家成为本能。
广大企业家要坚守实业、专注主业,坚定信心、练好内功,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无锡和江阴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像尊重教育家一样尊重实业家,关爱好、保护好第二代民营企业家在内的所有企业家,为所有市场主体提供“如鱼得水”的最佳营商环境,让各类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业。
无锡懂得,唯有诚心实意服务,才能赢得企业真心实意投资,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03
信心比黄金更可贵
无锡此番用明确的态度宣示,稳定企业信心,给企业家以充分的安全感,极为关键。
“在后疫情时代,经济要加快复苏,企业家精神尤其重要”,市政协委员、江苏凤凰画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卫宏深有感触。
疫情3年,对各行各业都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有人选择躺平,但陈卫宏选择努力拼搏、积极作为。
他在2022年先后两次去海外拜访客户、考察市场。正是这两次“逆行”,令凤凰数码画布新产品赢得了与美国知名数码装备制造商合作的机会,公司也实现了从传统手绘画布市场向数码打印画布领域的跨越发展。2023年,凤凰画材的产品销售门店计划从现在的1800家扩大至3900家,采购规模实现翻番,超3000万美元。
在另一端的宜兴,国合环境高端装备制造基地2022年成功孵化了7家留学生创业企业,并获评省、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市政协委员、国合基地董事、总经理邵焜琨坦言,这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为市场主体提供的一流营商环境。
他说,无锡对企业家的重视和关怀,也让他2023年加快推进平台国际化更有信心。随着疫情趋于平缓,国合基地今年将大力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引进并孵化节能环保、智能制造等方向的人才及项目,促进海外在孵项目到宜兴落户,为宜兴搭建直通式的海外智力对接渠道,助力宜兴环保产业转型升级和国际化进程。
像这样的案例,我们当然希望多多益善。
当下,无锡正通过“一企一策、一业一策、一平台一策”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面临的实际困难,全力支持本土企业深耕地方、做大做强的同时,强化对新项目、新企业、新团队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营造近悦远来的一流营商环境,让市场主体更有获得感、更有创造力。
我们相信,困难只是一时的。
迈入新征程,实体经济只会壮大,不会离场!稳定企业信心、促其持续发展,是长久之策,不是权宜之计!
*部分素材来源无锡日报
出品:报业集团无锡观察融媒中心
运营:太湖潮网评工作室
策划:卞立群、倪均、沐滟
图片:无锡日报、无锡发布
Copyright(C) 1998-2023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