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2022年专题 > 聚焦物博会 > 正文

融合共生,物联网赋能实体经济

2022

11/27

07:43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11月26日上午,备受瞩目的2022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无锡峰会在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德国科学与工程学院院士皮特·萨赫逊,工信部电子工业出版社总编辑、华信研究院院长刘九如,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国际模式识别协会前主席、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国际顶级专家约瑟夫·克特勒等6位物联网领域全球大咖通过视频发表精彩观点。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毅寅,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丁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于登云等3位院士围绕物联网赋能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牵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深空探测现状与展望等热门话题作主旨演讲,为本届物博会呈上了来自学界和产业界最新的观点碰撞。

  无锡要成为物联网关键技术验证的“试验场”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数字化转型进程进一步加快。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物联网已经成为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工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毅寅认为,数字时代改变着社会形态、技术和产业的发展,物联网产业的供需也变得日益旺盛,带来了整个行业新的发展机遇。

  基于航天系统工程方法论,航天科工对物联网的研究对象模型以及物联网应用对象之间的这种相互嵌入的关系,以及支持应用数据获取与处理等几个方面,构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关系。“在商业航天这个方向上,提出了天基物联网这样一个建设的方案,同时也推动天基物联网做了很多具体工作。” 魏毅寅介绍。

  天基物联网主要是基于现在已有的物联网网络以及基础设施,在性能上进行互补。魏毅寅举例,比如地面通讯网络覆盖率大约只能占有效面积的20%左右,有了天基物联网之后,就可以解决全球大面积覆盖的问题,使其应用可以延伸到海洋、沙漠,应用于电力、石油、农业、气象预测、灾害处理等领域。

  魏毅寅重点介绍了集团在无锡进行的车联网应用场景建设。目前航天科工及其下属企业已经在无锡已经完成了超过400平方公里、800个点段智能化改造,部署路侧通信单元、毫米波雷达、边缘计算设备等路网设施已经突破了200余套。作为国家首个车联网先导区、首批双智试点城市,无锡建设完成了锡山车联网综合应用示范区,规划了四层网联测试路段,完成了锡东新城智能网联汽车公共测试道路一期路网建设,路段里程大约123公里,建设路段的感知点位183个。“后续需要经过进一步的道路测试和认定,再推广应用。”魏毅寅认为,通过这个较为完善的系统,可以形成一路一测的高精度、标准化的自动驾驶示范道路,这样领先的示范使得无锡成为物联网关键技术验证的“试验场”。

  物联网技术在无锡有着诸多实践,魏毅寅认为,未来要继续关注新技术,以此来推动物联网持续演进。“从新技术发展上看,应该更好地和电子信息、通信等技术进一步融合,加快拓展物联网的应用空间,进一步丰富它的内涵,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推动物联网本身持续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扩大。”

  数字化将给智能制造带来创新源动力

  从2012年在无锡市惠山区组建团队至今,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丁汉深耕无锡智能制造产业已经有十年。他认为,结合物联网技术及人工智能、大数据,无锡丰富的制造业门类、富有前瞻意识的制造业企业,将为智能制造发展提供广阔的土壤,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

  丁汉介绍了团队在无锡完成的多个国内、国际首创:研发了国内首台套大型风电叶片机器人磨抛设备,国内首套曲面加工软件,国内首台三坐标测量机,国内首个三组叶盘,以及国内首套测量系统,全球首台套、最有国际创新水平、领先水平的锂电池超声成像分析仪,“智能制造目前是我们国家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代表着未来技术变革和制造模式根本变革的重要抓手”,丁汉认为,未来的智能制造一定是机器人化智能制造,一定是与智能感知、大数据相融合的,“进而催生新的制造原理,涌现新的制造概念,形成创新源动力”。

  丁汉认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后能将完整的工艺过程以及设计技术固化在工业软件中,从而提高生产的可继承性、可重复性、可提升性,“如果没有自己的软件,很难叫做高质量发展。”只有运用数字化技术,才有可能打通从客户端到需求端到设计端到制造端,甚至到产品维护后期的全生态链数字化过程。他还大胆预测,未来智能制造的发展将会出现共融机器人,形成环境、人和机器人之间的融合,未来机器人会取代人在恶劣环境下的工作以及取代人进行高度重复性的技巧性工作。“数字化转型任务十分艰巨,但未来一定能够实现。”丁汉充满信心地说道。

  谈及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丁汉表示,要注重科学,要重视数学、物理、化学、信息、生命等学科,培养一批科学家,而这些科学家要具备把知识变成能力的技能,同时把工程需求变成产业需求。

  在深空领域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

  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到嫦娥五号实现月球采样返回,中国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探月梦不再是一个“梦”。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于登云在昨天的主题演讲《中国深空探测现状与展望》中提到,深空探测不仅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和寻求永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将牵引带动大规模精密制造、新材料、新器件、深空超远距离通信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世界正掀起一轮新的深空探测高潮,中国必须加强自主创新,在深空领域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

  于登云介绍,自1958年以来,人类已进行深空探测260余次,其中月球是最多的,其次是火星、金星等。自2007年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至今,我国共实施7次深空探测任务。虽然起步比较晚,但中国创造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部着陆探测。目前,中国通过深空探测活动,已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深空探测科研和工程体系,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作出贡献。

  “起步晚但起点高,经费投入少但科技产出多,发射次数少但成功率高,中国在世界探月领域正从跟跑、并跑走向部分领跑。”于登云称,当前中国空间技术能力实现了重大跨越,已形成世界第三的陆海天基一体的航天测控网,具备了月球和火星到达与探测能力。同时,空间科学探测也实现了地球周围的等离子体层分布、全月球月壤厚度分布等多个新发现。

  深空探测是航天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将更加强调技术创新与科学发展双轮驱动。不少国家已竞相制定长远的深空探测实施计划,未来的竞争态势更加明显,我国深空探测如何发展?于登云称,在月球探测领域,未来要建立月球科研站,要载人登月,要建立月球通信导航系统即“月联网”。在行星探测领域,要实现小行星探测采样返回、火星样品采样返回、木星及以远行星探测等目标。为促进未来深空探测任务平稳顺利发展,于登云认为应先期开展系统工程技术、新型能源与推进技术、超远距离测控通信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并取得突破,“无锡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都可积极参与。”

  大咖观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物联网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从物联网到智联网,物联网的应用更加广泛。此次,加快发展物联网正式写入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我认为物联网发展到了一个最好的时期。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我们国家的移动通信正在朝着和工业化接壤的方向发展。人具有判断的意识,但是机器与机器之间的通信需要我们的人工智能、机器自然语言理解等技术介入进来,物联网就是为了这样一个目的而应运而生的。

  德国科学与工程学院院士皮特·萨赫逊:我们的团队目前正致力于制造业往下一步发展,尤其是合成生物学方向、地球数字孪生领域、元宇宙以及Web3中物联网的技术领域等。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这些先进技术,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将它们从制造业发展到其他学科。

  工信部电子工业出版社总编辑、华信研究院院长刘九如:数字经济发展正形成热潮,各个行业把数据作为关键要素,利用新的信息技术去推动数字化转型。数据来源于各个节点,来源于物联网传感辅助的信息,建立起物联网产业生态,可能对数字经济的发展会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国际模式识别协会前主席、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国际顶级专家约瑟夫·克特勒:人工智能在提供智能解决方案的同时必须具有感知力,能够模仿人类的行为,能够与人类行为自然互动,这些都是物联网在未来十年的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

  本版撰写:高 飞 崔欣润 朱 洁

  本版摄影:张立伟 李一芳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