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观山路 > 热点·评 > 正文

无锡步道|用心呵护,让古道焕发新活力

2022

06/13

12:50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编者按

  深入了解一座城市,最好的方式或许就是行走,在行走中思考感悟,为品读城市打开一个新的窗口。

  好的消息、通讯等新闻作品都是记者双脚沾满泥土写出来的,好的时评作品也应该接地气,只有充分了解一个地方、一个行业,才能提出令人信服的观点和可操作性强的建议。秉着这样的初衷,5月28日,无锡日报社新闻策划部组织部分时评作者前往滨湖区状元古道进行走访调研。这一场行走,也开启了“无锡有腔调”微信公众号成长的第一步。我们期待以走读的方式来聚焦城市、乡村、城乡互动,感受城乡变迁的脉动,期盼更多的朋友关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在不停行走中感悟城市的有机生长。

  步道是一条纽带,连接着古与今、串联着城市与乡村,也让志同道合的人们有了彼此交流的机会。在本期时评版上我们分享了两位作者关于无锡步道建设的观点,也欢迎更多读者与我们一起加入步道行走的行列,写下您的行走见闻、感受,为无锡步道建设贡献金点子,拍下图片、视频,让更多人感受步道之美、城市之美。

  您可添加锡报快评QQ群227976812加入讨论区,发送原创文字稿、图片、视频至wxbdpinglun@163.com,一经采用将有薄酬奉上。有关步道建设的更多精彩观点,可打开微信搜索并关注“无锡有腔调”微信公众号。


  古道作为一种集历史文化特质和良好生态环境于一身的载体,在绿色消费提档升级的今天,以其独特的魅力重回人们的视线,得到众多探险猎奇、旅游观光和健身娱乐者的青睐。各地的经商古道、游学便道、邮传驿道、跨域通道等纷纷成为网红打卡地。无锡也是如此,现在走红网络的状元古道、龙山步道等,节假日常常人头济济,大批无锡及周边城市的驴友前来体验、观光。

  随着人流量的大幅增加,古道蕴藏的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逐步显现出来,一些地方加大了对古道开发利用的力度,发展起了“古道经济”。需要指出的是,各类古道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历史、文化、自然遗产,开发利用时一定要把传承和保护作为主基调,在“穿越时空”中保持文化脉络,在“密林寻踪”时尊崇历史印痕,在“亲近自然”中保护生态环境,在“猎奇探险”时注意人身安全。

  充分考虑古道的生态属性。每一条古道都蕴含着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动人故事。原汁原味的历史风貌和原生态的山林环境是古道核心魅力所在。为此,需要在开发利用时,不打破原有生态格局,不损害原有山林植被,不影响原有生态环境,把人为因素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在监督管理时,能建立起一整套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制度规范,广而告之并严格执法,让“无痕而过”成为探访者的行为自觉。在完善配套时,做到不越规划底线、不触生态红线,相关用地应充分利用存量建设用地解决,也可以结合村镇规划,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通盘考虑。

  充分考虑古道的文化属性。每一条古道都镌刻着一段鲜活生动的历史印记。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使古道具备了穿越时空、沟通古今的特殊功能。要善于追根溯源,深度挖掘古道背后的历史故事和人文信息,精雕细磨,让探访者走进历史,体验古人之体验,感受古人之感受,沉浸于历史场景,熏陶于文化传承,震撼于精神力量。要善于古为今用,追昔抚今,努力把历史的触角伸向当代,看清历史脉络,汲取文化营养,找准传承的契合点,让古迹旧闻充实新内容,蓄积新动能,焕发新活力。一些地方制作的关于古道的卡通视频宣传片把上述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网上点击量很高,效果不错。

  充分考虑古道的娱乐属性。每一条古道都提供了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探寻自然、感受自然是揭开古道神秘面纱的动力源泉。一些地区在增强娱乐性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和参考。比如,根据行走的难易程度对步道分段分等级,不同年龄不同体能的人可以根据不同的难度等级选择徒步区段;在相对平缓的区域围出相应的林区,进行“密林寻宝”,探寻者根据寻得的木牌兑换对应的奖励;有的还安排亲子活动区、家庭露营区等,满足游客差别化需求。

  充分考虑古道的安全属性。古道大多穿越山岭,不少地方处于地质灾害频发、高发区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加强防范,确保人身安全。比如,对大风暴雨容易引发泥石流、滑坡的地段,应该进行警示并完善防范措施;对步道过于陡峭、一般人员很难攀爬处,应适当降坡或增设台阶;在旅游高峰时段充分考虑步道的承载能力,进行人流量控制;把林业通信监管系统和山林救火通道相结合,建立步道应急救援系统等。

  总之,古道开发利用,既要把历史文化传承下去,更要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内涵发扬光大,让古道焕发新的活力。

  (许大伟:无锡市自然资源学会)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