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教育 > 正文

无锡学院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2022

06/13

09:47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拥抱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前不久公布的《武书连2022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中,无锡学院排名位列同批转设高校之首,跑出了高质量建设一流创新应用型大学的“加速度”。

  2021年1月,教育部发文,同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转设为无锡学院,首届领导班子于当年7月到岗履职。作为无锡唯一一所市属公办本科高校,无锡学院正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策马扬鞭,奋力谱写日新月异的华彩篇章。

  党建引领,擘画发展蓝图

  党建引领,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保证。

  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无锡学院党委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在学校落地生根。学校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政治核心作用,提出了“开放发展、协同发展、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特色鲜明的一流创新应用型大学”发展目标,形成了无锡学院、研究生院、研究院“三位一体”办学体系,明晰了“立足无锡,融入产业,面向区域,服务发展”的办学定位,深入实施区域化、协同化、信息化、国际化“四化”战略工程建设。

  无锡学院党委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强化党委抓大事议大事的能力,召开学校党建工作会议、党史学习教育暨重点工作部署会、发展规划研讨会等,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中来。坚持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修订完善领导班子议事决策规则,科学设置学校31个职能部门、14个教学单位和13个二级党组织,制定完善各类管理制度120余项,形成体系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保障和现代大学治理体系。

  锚定“无锡大学”建设目标,无锡学院党委主动谋划、前瞻思考,科学编制《无锡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打造“三态”“三力”持续向好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积极推动校园三期工程建设落地,深入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对接无锡市产业需求,坚持高起点谋划、高站位对标,推进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政产学研合作四大举措,各项事业呈现蹄疾步稳的发展势态。

  以生为本,彰显锡院温度

  教育是一份有温度、有情怀的事业。以“笃行以生为本,厚植大学精神”为育人理念的无锡学院,温暖的故事处处可见。

  无锡学院的图书馆受欢迎,不只是颜值,更在于其暖心服务。在得知师生在学习、科研方面检索、浏览等需求较迫切后,无锡学院图书馆广开资源获取途径,不仅增加文献传递渠道,申请加入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共享国内著名高校文献资源,还为师生免费开通了博学易知考研、考试数据库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此外,图书馆还建成了电子资源文献管理系统,增加了更便捷的校外访问文献资源途径。更别提馆内精心布置的环境,增加的阅览区、朗读区,还有门口增设的雨伞架,阅览桌上增设的台灯,免费观影等很多暖心举措。

  无锡学院的学生不时在校园发现暖心小惊喜,常会忍不住发朋友圈秀一把。比如学生在学校能享受免费无线网络资源;定期保养、升级硬件设施等,让校园学习生活处处舒适又温馨。

  值得关注的是,学校正在与相关部门对接,进一步拓展办学空间。今年4月,无锡学院大学生公寓及食堂建设项目获得批复。不久的将来,无锡学院还将增加餐厅和学生公寓,师生的生活环境持续得到改善。

  求学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无锡学院正在不断创新资助育人途径和方式,确保经济困难学生“有学上”提升到帮助他们“上好学”,前不久获批“江苏省精准资助长效机制改革试点单位”。学校现已引进江苏省奋进奖学金、无锡市教育关工委“关爱”等奖助学金6项,帮助更多学子减轻求学负担。

  引育并举,打造优势学科

  校园的温暖呵护学生,但赢得口碑还要靠人才培育质量来说话。高校培育优秀人才的前提,是建设优质的学科、专业。

  无锡学院主动融入无锡市着力打造10条优势特色产业链(集群)的发展大格局中,让其学科建设与产业需求紧密衔接,学科建设呈现蓬勃生命力。

  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无锡学院着力打造物联网、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环境生态和人文管理等5个学科集群;建设网络空间安全、数字艺术与文化创意、环境遥感与地理信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高端工业软件等5个特色学科,形成“5+5”学科专业布局结构,初步实现学校学科专业群与地方行业产业链的集群对接。

  学校的学科建设“攀登计划”正在深入推进中,越来越多优质学科进入人们的视线:物联网工程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实现“0”突破;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网络安全、管理科学与工程等4个学科获批省“十四五”重点学科,在省内同类高校中排名前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会计学等12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数量位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物联网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等3个专业获批省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获批数量位居江苏省本科高校第六,同类高校第一。

  不止如此,学校还在优化硕士学位点培育,重点建设电子信息、机械、金融、气象、资源与环境5个专业硕士点,遴选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管理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进行培育。

  汇聚资源,协同创新发展

  一流的学科需要一流的人才支撑,无锡学院用行动欢迎高端人才。

  学校通过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无锡学院人才引进实施办法》,打造“智荟锡山”引智平台等,不断加强人才引进的针对性、规范性。

  一组数据让人看得舒心。转设以来,无锡学院已引进高层次人才159人,其中国家特聘专家1人。学校的师资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博士化率达61%,较去年同期提升20%,在省内同类高校位居前列。学校也在苦练“内功”,已有1个团队获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5名教师入选江苏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3名教师获评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11名教师获评省“双创”博士;4名教师获评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转设后,无锡学院整体实力如何持续加强?学校与周边的江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双一流”建设高校“深交”,通过“伙伴”的力量,获得充足的资源支持,提升自己。

  5月13日,江南大学与无锡学院进行了战略合作签约。2021年11月19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无锡学院合作签约。高校间深化战略合作,对合作事项排出时间表、画好路线图,共同推动无锡学院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翻看这段时间以来无锡学院的“成绩单”让人眼前一亮。学校获批了江苏省首个外国专家工作室、省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重点平台建设项目和无锡市引智项目;与美国富特海斯州立大学联合举办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批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金融工程专业获批省“十四五”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与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德国斯泰恩拜斯大学等10所境外高校签署校际合作协议;新增英国西英格兰大学、韩国又松大学等6所硕士保荐项目合作高校。

  高进优出,提升育人成色

  转设为无锡学院后,学校的魅力值不断上升。

  2021年,在省内同类公办高校中,学校历史类录取分数线位居第2名,物理类和艺术类位居第5名,物理类排名位次较2020年提升13686名;外省文理科录取线平均高于省控线70分以上,排名位次较2020年平均提升15000名以上。无锡生源数达192人,占省内生源的17.78%,“无锡人自己的大学”越来越受到认可。

  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到就业创业,无锡学院实践全过程、全方位、全体系育人,提升学校育人“成色”。

  学校打造的“1+X+N”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学校、政府、行业、企业、平台、中介”六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支持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双创竞赛活动。学生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388项,其中国家级42项。在挑战杯、“互联网+”、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等多项重要赛事中均取得历史性突破。学校涌现出一大批优秀青年大学生:1名同学当选全国学联驻会执行主席,多名同学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员等。

  学校构建了教育、管理、指导、服务为一体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形成了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就业创业协会、学生就业联络员联动的就业工作梯队。2021年,学生年终就业率达93.78%,考研录取率15.75%,再创新高,荣获省就业工作量化督导考核A等次。

  多方共建,市校同频共振

  无锡学院,这所以城市为名的高校,注定与无锡共生共荣。

  转设以来,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展开深度合作,纵深推进多元协同共建。无锡学院与市委网信办、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锡山区人民政府等单位的合作更加密切,搭建了政产学研联合发展平台。截至目前,无锡学院已与无锡广电集团、市质检局、国家超级计算中心无锡分中心等41家政产学研检单位签署合作协议,还与锡山区人民政府合作成立技术转移分中心。江苏省网络空间安全实训基地、中国电信网络和信息安全人才实训基地都在这所学校挂牌,承担江苏省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实战演练等重要活动。

  无锡学院校长张永宏介绍,“学校正在深化实施‘1+5’工程,加强二级学院与政府、企业共建合作,打造‘一院一局一所一企一院士一平台’合作机制,加强与地方政府、龙头骨干企业、大院大所的全面合作,打造政产学研协同育人体系,形成了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共享共创、共融共生新生态。”

  学校还与中国建设银行无锡分行、华虹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加强产学研联动。数据显示,中科芯微电子产业学院、无锡学院车联网产业学院等9个产业学院已成立,学校与10多家车联网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深度合作。此外,无锡学院还组建了数字媒体信息与传输、信息材料与智能感知、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等22个科研团队,6位教师入选江苏省企业科技副总。

  地方资源优势与高校人才、科技优势方面的碰撞与融合,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重点产业发展、人才交流合作、民生保障、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的创新发展已经发生。

  无锡学院党委书记杨建新说,学校党委将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走特色化、内涵式发展之路,做到聚焦聚力、顶天立地,将打造鲜明办学特色和培育优势学科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工作主线,把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可持续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加快建设特色鲜明一流创新应用型大学步伐,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和新无锡现代化建设作出新贡献。

  本版撰稿:记者 陈春贤 通讯员 左同宇、李沛武、臧文佳

  本版摄影:王高祥、程煜翔、邵江涌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