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2022年专题 > 网络中国节·清明节 > 正文

27万余人次!双休日祭扫迎高峰,文明祭扫平安有序

2022

03/28

09:28

来源

无锡观察 无锡日报 江南晚报 无锡新传媒

分享

  又是一年清明时,祭扫先人寄哀思。

  3月26日、27日,是清明节前最后一个周末,我市各大墓区迎来祭扫高峰期,据民政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周末全市扫墓人群达27万余人次,车辆达4.7万余辆。

图片

  “扫墓大军”如约而至,墓区道路、祭扫现场情况如何?

  27日上午,记者走访发现,在疫情防控和祭扫高峰的“双重考验”下,祭扫活动平安有序。

交通有序

不少市民选择错峰出行、绿色出行

  7时40分,记者在环太湖公路上看到,该路段由东往西方向拐至青龙山路的右拐车道正排队缓行,青龙山路、查青路、青龙山支路上的汽车均排起长龙。

图片

  交警正在各个路口指挥车辆通行,墓区道路整体情况较为平稳。

  “今天是周日,公历和农历也都是单日,恰逢‘三单’,扫墓人群较前段时间有明显增加。”滨湖交警大队三中队指导员冯黎钢告诉记者,为确保有序通行,墓区周边部分道路临时管控时间也有所提前,按计划交警会于8时实行临时交通限制措施,由于车流激增,各警力6时45分就已值守在各路口,7时许,青龙山路、查青路、青龙山支路就都已开始实行临时交通限制措施。

  “根据近期墓区交通情况来看,有不少市民选择错峰出行、绿色出行。”冯黎钢表示,21日至25日逢“单”的日子祭扫人车流量均比较大,而由于25日受降雨天气影响,不少市民选择26日和27日进行祭扫,这也造成了双休日迎来了大规模扫墓客流。

图片

  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自驾祭扫,还有不少市民选择“公交地铁+扫墓专线”的方式出行。“出家门公交转地铁,地铁2号线梅园开原寺站下车走个7、8分钟就能到扫墓专线车站。”在车站等待扫墓专线的孙毅老先生告诉记者,他家住阳光城市花园,由于公共交通非常便捷,他们一家每年扫墓都选择绿色出行。

  据悉,惠山区民政局也为群众提供了同样的“免费接驳”服务,接送前往安息堂祭扫的市民,每班车间隔30分钟左右,只需10分钟左右即可到达,这是主要是考虑到前往长安街道长安安息堂的道路过窄,平时只能车辆单行通过,以防祭扫高峰导致道路拥堵以及安全隐患。

入园有序

“门铃码”逢进必扫、逢扫必验、不漏一人

  记者跟随扫墓专线一路前往青龙山、青城公墓,虽然乘客众多,但大家都能有序排队,并严格遵守防疫措施。记者发现,市民要经过扫“门铃码”,查看健康码、行程卡、预约码,查验无误后才能上车。

图片

  跟随车辆来到青龙山墓区入口处,已有不少市民手捧鲜花陆续前来祭扫,墓区的工作人员也早已组成严格的疫情防线。

图片

  “请扫一下‘门铃码’,查看行程卡……”针对一些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工作人员会上前主动帮忙操作,真正做到逢进必扫、逢扫必验、不漏一人。

  “今日是本周祭扫高峰日,但并未达到祭扫上限,基本能做到错峰祭扫,秩序井然。”无锡市殡葬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刘剑表示。

  据悉,在青城公墓的墓区还设有专门引导车辆的工作人员,保证墓区内交通畅行,截至10时,车流量已达600余辆,而26日同期只有200余辆。

祭扫有序

文明祭扫认可度获得提高

  祭扫高峰的有序开展离不开广大市民的支持与配合。现场祭扫需提前预约,已成为市民默认的基本准则。

  “我一周前就开始提前预约了。”不少市民线上提前预约,全程自觉佩戴口罩,主动出示门铃码等并测量体温,有序进入墓园。

图片

  “一般群众扫墓需要30分钟左右,最多时长为1小时,市民普遍扫完即走,因此今日墓区内祭扫的人虽多,但并不算太拥挤。”刘剑说。据青城公墓数据统计显示,26日扫墓人数只有2250人次,27日则高达11000人次,早上7时至9时扫墓时间段已爆满。

  文明祭扫的认可度正不断提高。

  市民的祭扫理念正在悄悄发生变化,以鲜花祭扫的文明祭扫方式渐渐深入人心:在梅园公墓、青城公墓有不少市民采用鲜花祭扫与烧锡箔的双重方式寄托哀思;青城公墓则进行了鲜花义卖活动,每束鲜花20元,所筹善款将全部捐献市慈善会,引来了不少市民前来购买。

图片

图片

  “我从2005年就开始采用鲜花祭扫,用鲜花寄托哀思更符合现在的祭扫理念,这样也比较环保。”市民丁敏霞告诉记者。

图片

  “预计下一波祭扫高峰将在4月3日至5日,进入墓区将严格查验‘门铃码’、行程卡、预约码并测温等。”无锡市殡葬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顾小玲表示,希望广大市民可以提前预约、错峰出行、绿色出行,尽量采用文明祭扫,以鲜花寄托哀思。

  来源:无锡日报

  图文记者:张子秋、耿沐言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