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教育 > 正文

无锡高品质高中建设频现“高光”时刻

2022

01/26

09:24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1月22日,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召开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建设成果报告会,各学科教师分享关于“双新”实施国家级示范校建设期间教科研的经验和成果。这是无锡高中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示范校建设中积极探索实践的一道缩影。

  无锡市获选“双新”实施国家级示范区,省锡中获选“双新”实施国家级示范校;全国政协委员、省锡中校长唐江澎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委员通道”上提出“四个者”育人理念,引全国热议;承办省“课程育人——无锡实践”(示范区建设)现场推进会;举行无锡“双新”实施国家级示范区高品质高中建设现场推进会……近年来,无锡在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道路上频现“高光”时刻。

    入选“双新”示范区一年,无锡有成绩

  无锡高品质高中建设近年来频现“高光”时刻,离不开多年课程改革探索所铺垫的坚实基础。

  课改走过20年,无锡在推动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领域成效明显,教育教学质量始终走在江苏乃至全国前列。2001年,国家启动第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年9月锡山区、惠山区被列为首批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先行在小学阶段进行课改实验。2019年,江苏省公布首批建设立项的20所高品质示范高中,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江苏省天一中学、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3所无锡学校入选,无锡市第一中学入选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首批建设培育学校。2020年,无锡市和省锡中分别获批“双新”实施国家级示范区、示范校,3所高中被确认为省级示范校。

  2021年是无锡“双新”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全速前进的一年。结合无锡区域教育发展实际,市教育局科学制定《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工作三年规划(2020—2023)》,示范区建设项目被列入无锡市“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21年无锡市政府“千名干部百项攻坚行动”。

  2021年11月19日,无锡市召开“双新”实施国家级示范区高品质高中建设现场推进会,重点推进“双新”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的关键领域,进一步推动构建无锡高质量教育体系。记者从该推进会上了解到,无锡高度重视学校内涵建设。我市27所高中累计建成省高中课程基地43个,占全省项目总数的10.5%,其中4所学校成为省课程基地学科联盟牵头学校,4个基地成为省普通高中示范性课程基地,占全省的1/3。此外,我市成功创建省级学科发展创新中心2个。成立4个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研究所和1个校本课程研究所,数量占全省50%、居全省第一。2021年省教育厅揭牌“唐江澎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所”。

    重视课程育人,课堂模式在变革

  教育要回归基本课堂。如何把新课标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课程及教学中?无锡正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市教育局制定《无锡市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方案(2020年修订)》《无锡市普通高中课程实施管理制度》《无锡市普通高中选课走班与学生发展指导意见》等制度性文件,从课程开设、教学改革、考试评价、选课走班、学分管理等方面给予有效指导。

  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中,省锡中始终以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实施“五育并举”,以“真实情境”加“问题解决”为实践策略,以体悟式学习为基本方法,基于匡园毕业生形象涵育,设计省锡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并以此为依据,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评价方案。江苏省南菁高中从美的角度构思和实践。该校校长杨培明表示,学校的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以美学精神优化统领学校课程,力求形成高品质学校发展的美学范式。“学校应在复杂多变的世界里,用未来的视角和创造的精神去点燃学生的梦想和激情。”

  课程“种”在校园里,师生生活在书香里。课程建设中,天一中学根据国家课程要求和校本特色,重新构建“三类丰富课程”,以“课程基地群”建设为抓手,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学习和发展需求,打造“自主学习中心”,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着力发展学生综合素养。

  深耕课堂的踏实实践必然成果丰硕。南菁高中教育研究成果《重构校园生活:普通高中大美育课程体系建构》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美学世界:审美教学实践探索三十年》正在申报省和国家教学成果奖;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普通高中减灾教育现场学习课程开发》获得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就在前不久,锡东高中“创中学”教学改革入选《中国教师报》2021年课堂改革十大样本。

  以学科课程为基础,无锡高中学科融合教学逐步成熟,初步构建了基于教学主题的学科融合、基于生活主题的学科融合、基于活动主题的学科融合三种学科融合方式,省锡中人文学科课程融合、市一中课程思政融合、南菁中学大美育课程融合等取得显著成效,市北高中和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的地理、生物跨学科融合课《探寻土壤前世今生,感受土壤大美气息》作为优秀案例向全国展示。2021年12月3日,市一中举办了主题为“聚焦学科思维发展 探索素养本位教学”的云上公开课活动,同时推出的6节融合课成为此次活动的最大亮点。6节融合课涵盖学科教学与德育建设,文科科目相融、理科老师联手、艺术学科完美交融……类型丰富的融合课堂,从学科交叉融合的层面为学生打开了视角,展示了更丰富、更立体、更全面的课堂学习新样态,充分展现了无锡一中融合课堂的探索成果,以及一中教师融合育人的能力。

   项目推进建设,教科研训路径在创新

  “双新”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的高效推进需要理论指引。一年多来,市教育局构建教科研训一体化运行机制,坚持教学、教研、科研和培训四位一体,协同推进“双新”实施国家级示范区探索实践。

  聚焦学校课程规划、学科教学手册、教学设计与教学方式变革、选课走班、学业评价等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锡城普通高中围绕26个选题方向,经过遴选、答辩等环节,最终形成138个学校项目,成为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支持“双新”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

  2021年12月,无锡举行“双新”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学校项目中期视导活动。立项的138个示范区高中学校项目主持人和项目组成员就项目推进情况做汇报。这是对各学校项目一年多来实施情况的摸底,也是对示范区建设成果的阶段性检测。后期,无锡还将定期开展“双新”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学校项目主题学习交流和专业培训,充分发挥项目共同体组长学校的作用,针对项目建设薄弱点加大扶持力度,确保项目高质量按期结题。

  作为首批江苏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学校,市一中坚持科研兴校。今年1月,市一中以“微创新:促进教学研的高度融合”为主题召开2021年度教科研大会。过去一年,全校教师围绕“新教学样态”展开深入研究,迈开新课程实施的坚定步伐,教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95篇论文在各级期刊上发表,135篇论文在各级各类论文评比中获奖,4项省市级课题顺利通过中期考核和结项鉴定;9位教师的教学案例入选无锡市教学案例专辑,“无锡文脉涵养:坚定文化自信的融合育人创新与实践”获评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教研在深入推进,教师在专业成长。根据国家课程方案的新标准、江苏全面实施新教材的新形势,省锡中基于现有师资队伍的调查分析,参考国内外著名示范性高中的师资群体发展结构特征和整体水平框架,将“学者成长,形成‘专业社群’促进校本教研的新经验”作为重点工作,并分别就专业信念、专业研究、专业培训、专业团队建设设计了5个创建项目,以“专业社群”建设提升校本教研成果,创新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该校还围绕学校“学科典型学习方式的探索”“面向专业大类的学业发展指导”“拔尖创新人才培育模式的探索”等重大育人项目,制定三年教研发展规划,研究完善专业化育人机制,并在每周校本教研活动中有序推进。

    成果推广,无锡高品质高中建设成焦点

  去年12月,39名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优秀高校的高层次青年人才加盟我市7所高品质高中,进一步充实了无锡教师队伍,也为无锡高品质高中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全新动力。这一无锡教育引才历史上的突破彰显无锡这座城市的吸引力,更是无锡高品质高中建设成果为更多人认可的证明。

  无锡的“双新”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成果正向全省、全国推广。采访获悉,一年多来示范区高中教师参与录制“锡慧在线”教学示范课887节,参与录制“省名师空中课堂”优质课795节。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实验,全市普通高中均建成智慧校园,拥有“锡慧在线”网络直播平台和江苏有线电视直播频道12个,遴选组织全市1700多名优秀教师摄制2400多节优质课程资源,点击率超过2亿次。“双新”实施国家级示范帮扶成果同样在扩大,示范区内重点推广、辐射长三角城市、援建帮扶地区的成果推广机制正在落地实践。无锡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推广平台,通过“省名师空中课堂”“无锡名师工作室”平台实现跨区域成果推广;组织指导多学校开展对口帮扶活动,锡山高中对口帮扶陕西省咸阳市渭城中学,无锡一中与青海、内蒙古等地20余所学校进行“双新”成果交流推广活动。

  “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既是我市基础教育领域发展的重点,也是无锡‘双新’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的关键。”无锡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双新”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与高品质高中建设两项工作相辅相成,融为一体。一年多来,各高中学校科学编制高品质示范高中发展规划、扎实落实高品质示范高中育人蓝图、聚力突破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难题,高品质学校建设新格局凸显,学校办学品质明显提升,高品质学校建设成效显著。接下来,无锡将持续深入推进“双新”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努力把示范区建好、建强。(杨涵)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