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太湖潮 > 太湖e评 > 正文

“三就”新消费!疫情背景下文旅要这样突围

2021

12/04

09:22

来源

无锡新传媒网

分享

  ◎王洁平/产业观察员

  “31个省份本土新增病例XX例”, “xx个省暂停跨省旅游”时不时看到这样的信息,很是让人无奈和焦灼。

  旅游业何时能复苏?!自2020年初“断崖式”下跌以来,一波接一波的疫情袭来,已是把旅游业折腾很惨很惨。

  今年的暑期旅游刚呈起色,却因7月20日南京禄口机场疫情爆发,一下子跌入低谷;秋季旅游正有回升迹象,多地发生的疫情又让复苏的希望一下子破灭;本身很脆弱的旅游业,怎经受得起如此打击。

  众多旅游企业陷入低谷,有的惨淡经营,有的“入不敷出”,有的甚至“停摆”;稳岗稳企、甚至“活下去”都面临艰难的境况。

  已成常态的疫情严重危及人民生命。尤其是它的“蝴蝶效应”,一地一团的疫情往往会影响和波及到更大区域甚至全国范围。而旅游业的特征就是人群的流动和集聚的活动。

  “人民生命至上”,为阻断传播渠道,遏制疫情蔓延,采取“旅游叫停”等措施是必须的。疫情阻挡了人们出游、远行的脚步,且严重挫伤了人们旅游消费的信心;大众旅游消费下行,旅游业经营维艰,成为严峻的事实。

  进入新时代,旅游已经成为大众的一种生活方式,或者说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疫情终究挡不住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疫情背景下,旅游消费需求依然存在。只是“生命第一”、“生活第二”,人们的旅游消费诉求发生了变化,旅游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

  “就近旅游”、“就地休闲”、“就时度假”,正在或已经成为疫情背景下大众旅游的新态势。

  “就 近 旅 游”

  在疫情防控信息对称、个人防疫措施到位的前提下,人们更多选择到附近,到省内,到“低风险”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地区)短途旅游。

  旅游人群在安全的一定区域内流动,为一个时期里的旅游常态。“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多年来,人们较多是作长途旅游,去远方;往往错过身边的风景

  当下,去不了远方(或不敢去远方) ,那就去附近;附近的旅游城市,著名的人文胜境、小众的山水风景,成了人们的旅游打卡地,“诗和远方,就在身旁”。就近旅游,并呈现一地旅游、深度体验的特征,品读故事、品味美食、品赏风景,深度体验当地的生活,渐成大众旅游的新常态。

  “就 地 休 闲”

  “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人们需要释放压力,调节身体,放飞心情,于是“就地休闲”时光成为当下的“诗和远方”。就地休闲成为疫情背景下人们生活的主流方式。

  城市休闲场所、休闲街区、休闲空间,特别是夜间休闲场景,持续呈现红火景象。特别是年轻人,高频次的“出门玩”,热衷于自己感兴趣的“玩法”和场境,且催生出许多休闲生活的新需求、新业态;就地的文化休闲、健身娱乐、美食茶饮、亲子休闲、研学旅游、“团建”活动和时尚“潮玩”等悄然兴起;主客共享,“就地休闲”,渐成文旅消费的新热点。

  “就 时 度 假

  疫情让人们去远方旅游度假的愿景受到严重压抑;“黄金周”、小长假里拥挤的境况,则又让人们旅游度假的脚步踟躇。然生活还要质量需求总得释放。

  于是,不少人欣然“给自己放个假”,去附近、去乡村、去那些自己心仪的度假目的地;尤其是选择生态优越的乡村、生活多彩的民宿、功能齐全的酒店去度个假;并呈现“就时度假”的特征,即不一定挤在小长假、黄金周,而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利用自己的假期,根据自己的工作、生活实际,作平日里和双休日的度假攻略,来一场“想走就走”的短度假;多数城市居民的度假取向还呈现“去乡村”、短度假、高频次、享品质的特点。

  那些美丽乡村、乡村民宿、“度假酒店+乡村”,“度假酒店+景区”,成为人们微度假的打卡地。微度假、乡村度假的热度上升,正是旅游消费升级迭代的新现象。

  一个时期以来,我们都在说“适应新常态”。

  疫情成为常态,我们必须适应这个常态,坚持不懈地做好、“坐实”防控疫情的工作和措施。“就近旅游”、“就地休闲”、“就时度假”,已成疫情背景下大众旅游消费的新常态;且成疫情背景下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新趋势。

  我们要适应新常态,适应新趋势,满足“三就”旅游的新需求,拓展“三就”旅游的新市场促进“三就”旅游的新消费;并把它转化为实现旅游业“止滑”、“回暖”的新机遇,驱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三就”新消费,呼唤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升级。

  发展旅游,旅游发展,说到底,是建设旅游目的地的问题

  全城旅游,有效地推进了高质量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疫情背景,“三就”新态势,让我们重新审视和认识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加快从观光旅游目的地城市向观光休闲度假目的地城市的转型升级。

  要以休闲度假赋能,让我们的城市更适应大众休闲,更适宜度假旅居;创造主客共享的休闲产业、休闲空间和休闲生活;提升城市的度假设施、度假功能和度假服务;在城市更新中巩固全域旅游的发展成果,向“全境休闲”、“全时度假”挺进和深化。

  并且扎实建立防控疫情的长效机制,健全应对旅游公共危机的长效机制;把握数字化大势,全面提升目的地的市场秩序和服务质量,努力建设一个安全、优质的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

  同时,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在一定的区域内开展城际旅游合作,共建高质量的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并互为客源地、互为客源地。

  以此,适应“三就”新态势,促进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的“就近旅游”、“就地休闲”、“就时度假”的新消费;进而实现疫情背景下旅游业复苏和新发展。

  “三就”新消费,倒逼旅游业的转型。

  在疫情袭来之前,大家都在提“旅游业的转型”。

  疫情背景下,旅游业经营维艰,复苏艰难。而且我们发现即使疫情得到控制、市场趋向复苏,旅游业也已经不会简单地回复到疫情以前,大众旅游消费的诉求、方式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适应新消费,旅游业的转型已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人们出游已经基本以自驾游、自助游、自由行为主,艰难生存的旅行社当摆脱原来的传统经营模式,向生活服务商转型,为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的旅游休闲度假生活出创新业态、创优服务;包括深耕市场,开发都市休闲、乡村度假、研学旅游、康养旅游、团建拓展等多样化、体验型的产品和服务等。

  数量众多的导游,当学习新知识、掌握新媒体、提高新技能,搭建新平台,在艰难转型中“再上岗”,努力成为“美好生活的向导”,即旅游助手、休闲顾问、度假助理,贴近大众生活的“服务师”。

  疫情背景下,旅游景区面临严峻挑战也面临新的机遇,当创新业态、创新营销,深耕本地市场、周边市场;同时丰富休闲度假业态,创造深度体验场景,拉动和增加“二次消费”;进而成为四季休闲、四时休闲的旅游休闲综合体。

  客房率长久低下的城市酒店,当给自己重新定位,融入城市生活,回归大众生活,创新美食体验、都市休闲、亲子家庭、郊外度假等产品和服务;并采取“酒+景”、“酒+城”、“酒+乡”的运营方式,共同打造休闲度假微目的地。

  乡村民宿、乡村度假会持续红火,但也要防止同质化发展和景区化、酒店化的趋向,当以乡村美学、生活美学理念,紧紧围绕“生态、生产、生活”,突出文化主题,创美生活体验,并实现集聚发展和特色发展,提高服务质量和生活品质,创建美好生活空间,打造高品质的乡村度假目的地。

  当然,转型,说到底是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的转型。

  经营难,转型也难。“不转,等死;转型,找死”,业内曾有这样的说法。其实应该说“不转,更难”,“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唯有转型,才能前行。

  转型,不会一蹴而就,但“换个步伐前行”,前方必有美丽风景。当然,这个时候,也更迫切需要政府出手相救、给力相扶,既需要当下的纾困政策“落地”,也需要长远的发展政策导向;给旅游业转型升级赋能,并用市场机制促进。政企同心,攻坚克难,共赴旅游业的复苏和振兴。

  适应疫情背景,顺应“三就”新态势,还要“深耕”两字。

  一是深耕市场。深耕本地市场、周边市场,深耕休闲市场、度假市场,创新营销,引导消费。

  二是深耕产业。深化文旅融合,深化产业融合,融出更多的旅游生活业态、沉浸体验场景、休闲度假方式;以多样化的业态、场境和空间,拉动大众旅游休闲度假的综合消费。

  三是深耕“大众消费”。一个时期以来,各地政府相继出台鼓励和促进大众文化旅游消费的政策和举措,但不可期待“毕其功于一役”,要实施长效政策和举措,提增大众旅游消费的信心,深挖潜在消费,形成增量。

  不少地方在打造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和点亮夜间旅游休闲经济上花了不少投入、下了不少功夫,且初见成效;但不能停留在“运动式”和“灯光秀”上,当在聚人气、聚流量、聚消费上持续推进,在拉动大众旅游休闲度假综合消费的内容和方式上深化,以常态化把“三就”消费需求激发和释放出来,让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共建共享美好的旅游生活,促进旅游业的“回暖”和复苏,走向疫情背景下的新发展。

  我们期盼着疫情得到扼制,我们直面疫情的现实。

  我们谋求旅游业的复苏、振兴,我们更正视疫情背景下旅游业面临的挑战和艰难。

  我们渴望尽早恢复出入境旅游,更多的境外国外旅游者走进中国,国内旅游者走向远方;更在乎当下,更好地服务和促进大众“三就”消费,并以此共克时艰,共赴旅游业的“回暖”和复苏。

  时已冬季。“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虽是一句老话、套话,然还是坚信,“不信东风唤不回”,未来可期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