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吴文化 > 历史探源 > 正文

寻访蒋子书院

2021

12/01

11:00

来源

无锡学习平台

分享

  早就听说无锡的“雪浪山”被称为“太湖第一峰”,山上有个“蒋子书院”,出了无锡第一个状元蒋重珍。据考,无锡历史上共出过五个状元,其中四个在雪浪山蒋子书院就读过。

  庚子立冬后,我偕建军、若江、建新等好友来到雪浪山,造访蒋子书院。雪浪山的乡贤达人、老友陆圣陪同我们,一路热心介绍,如数家珍。

  我们来到雪浪山顶,山顶上有御茶楼和望湖台,这里是雪浪山远眺四周的绝佳之处,东有长广溪悠悠如练,南有太湖水浩瀚无边,西有五浪山连绵起伏,北有五里湖气象万千,仰则天高云淡,俯则美景尽收。

  御茶楼的对面山坡上有座烽火台,传说由春秋战国时期孙武所建,他与史上有名的驻军之地——军嶂山遥相呼应。从烽火台南眺,发现蒋子书院坐落在雪浪山窝穴的中心位置,四周树木葱茏,生机勃勃,雪浪山贡茶园历经沧桑八百多年的古茶树与书院相拥在一起。书院为宋式建筑,高墙深院,十分静谧,确实是静心读书的风水宝地,难怪文脉兴盛、延绵不绝。

  走进蒋子书院,但见院内两棵银杏硕果累累,树上的片片黄金甲在阳光的折射下熠熠生辉。另有两棵香樟树,壮实挺拔,树叶油绿。前殿中央悬挂着书法家钱茂生先生书写的“状元极地”匾额。所谓“状元极地”是指学子通过努力,登上科举考试的最高峰,即进士第一,也就是这里所说的“极地”。匾额两旁悬挂着“雪浪开圣境,人杰地灵招云鹤;长溪育生机,水秀山明隐鱼龙”的对联。步入殿堂,四周金碧辉煌。当地建了一个科举文化馆,主题是“灵秀雪浪山,千年状元情”。无锡自古钟灵毓秀,科举以来,曾流传“一榜九进士”“六科三解元”的佳话。无锡(不包括宜兴、江阴)共出过五个状元(蒋重珍,孙继皋,邹忠倚,王云锦,顾皋),除孙继皋以外,其余四人都在雪浪山蒋子阁就读过。文化馆用几个墙面逐一介绍了无锡科举佳话、无锡及宜兴状元、明清状元名录、雪浪地区科举美谈等,以使来访者对科举制度及状元文化有个大体的了解。

  进入后殿是“文昌阁”,正中端坐着圣人孔夫子的塑像。两侧悬挂着“运数属文章学问深时飞凤藻,梓潼司福禄精神到处起龙吟”的对联。供台上摆放着苹果、芹菜、香葱、粽子,蕴含着平安、勤奋、冲刺、高中之意。

  在蒋子书院西侧有一个很大的围廊,这里有“含露堂”“八德龙潭”。“北有二泉水,南有龙潭水”,这是清乾隆初年无锡进士秦蕙田对雪浪山八德龙潭水的评价。史书上也有记载,“雪浪山顶茶,八德龙潭水”。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喝了雪浪茶曾连说“好茶、神茶”!清康熙皇帝南巡时喝了雪浪山的雨前茶后,挥毫题诗“茗碗偏饮滋味长”(这也就是雪浪山山顶御茶楼的由来了),自宋代至今,雪浪山顶茶与八德龙潭水成为雪浪山的镇山之宝。

  蒋子阁在书院东侧,原名谭云阁,始建于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按宋代建筑风格重修的蒋子阁为两层小楼,砖木结构,飞檐画栋,明亮轩敞。阁内有清代两江总督何桂清题写的“蒋子读书处”和康有为题写的“蒋子阁”匾额,这是无锡第一状元蒋重珍读书成名的地方。

  在雪浪山东麓,有一行步行石阶直通山顶。当年蒋重珍就是从这条小路登山入谭云阁的。自他状元及第后,上山走过的路、经过的桥、读书的亭,被称为状元路、状元桥、状元亭,也成了雪浪山的一道景观。

  状元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现象。状元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密切相关。在隋唐之前,中国的官吏任用主要是世袭制和荐举制,西汉的察举和征辟是荐举制成熟的标志,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则成了保护贵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科举制创立于隋,规范于唐,完备于宋,鼎盛于明,终结于清。它延绵1300多年,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选拔官吏的一种主要制度。科举制为中下层读书人打开了一扇改变命运的大门。在“学而优则仕”的年代,科举考试几乎是社会精英踏入仕途的唯一途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些千古名言不知激励多少莘莘学子卧薪尝胆,悬梁刺股,挑灯夜读,勇跳龙门。

  古代考状元并非易事,要经过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个阶段。殿试通常由皇帝钦命大臣主持,第一名则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合格者皆为进士。一旦高中状元,披红挂彩,鸣锣开道,骑马游行,好不威风。而“考状元”也成了参加科举考试的代名词。

  据历史记载,从隋唐开始到清末废除科举制,中国历史上共出了500多个状元,而状元最多的是江南地区。民间流传:“天下财经和状元,半数尽出江南。”江苏、浙江位列第一、第二。苏州及吴县共出状元27名,居全国之冠。次于苏州的有浙江杭州、绍兴两地,共有过7名状元。历史上出过5—6名状元的是江苏昆山、无锡、武进、浙江湖州等地,均位于江浙一带。是什么因素导致江南状元如此之多,人才辈出?

  第一,江南富庶地,才俊慕功名。与中原地区相比,自安史之乱后数百年,江南一带无战事,社会总体太平安稳。“永嘉中,天下乱,但江南,上康乐”。江南自然环境优越,百姓生活富裕,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人们,逐渐有了更高的人生理想:成就功名、光宗耀祖。而此时国家开科举选拔人才,正好为社会精英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

  第二,江南教育兴,大儒重教化。江南地区注重教育,突出体现在官办学校上。北宋时期兴江南办学之风的领军人物范仲淹先生,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他曾首开先河在苏州创建了府学,接着他又向朝廷建议组建了吴县县学,成为全国最早的县学。在他看来,“善治国者,莫先育材,育材之方,莫先劝学”。范仲淹还十分注重师资队伍建设,聘请泰州名师大儒胡瑗(安定先生)担任教授。胡瑗理念先进,办学有道,创立了“安定学法”,因人施教,以身作则,劳逸结合,开门办学,得到了官方与社会的广泛认可。

  第三,江南书院盛,讲学蔚成风。江南书院开始为官家藏书校书场所,后来慢慢成为学者讲学读书的地方。它与官学不同,在教育目的、内容、方式上有着自己的特点,通常由当地有名望的学者主持,学习方式以个人自学为主,遇到问题请教老师。苏州最早的书院有南宋理宗端平年间的和靖书院,以及后来的学道书院、文正书院、紫阳书院、正谊书院等。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是紫阳书院,先后有27名进士当过书院的住持。无锡最早的书院是北宋政和年间的东林书院(龟山书院),由名儒杨时创建。遂初书院由南宋四大家之一,著名诗人尤袤创办(尤袤也是无锡第一状元蒋重珍的指导老师)。此外,还有二泉书院、安阳书院、蒋子书院等。历代书院的建立也培养出大批有专长的人才,并产生过相当重要的影响。如东林书院在明朝万历32年(1604年),由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新修复,再次聚众讲学,他们写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名联,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东林书院成为江南地区名流汇聚和议论国事的重要舆论中心。

  耕读传家、诗礼兴家,成为许多江南家庭的家风家训。被世人称为“天下状元第一家”的唐代苏州归家,自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至唐哀帝天佑二年(905年),短短36年间连续出了归仁绍、归仁泽、归黯、归佾、归系等 5名状元。占全了兄弟、父子、祖孙状元,清代苏州钱棨在乾隆年间连获乡、会、殿试第一名,乾隆爱惜其才,亲赋“三元诗”,纪瑞致贺。

  在江南的状元中,对中国政治局势起过重大作用的是清咸丰六年(1856年)丙辰科状元常熟人翁同龢,他一生两为帝师,在晚清“帝”“后”两党之争中为帝党首领。甲午中日战争后,他积极支持康有为变法主张,并密荐于光绪皇帝,最终促成“戊戌变法”。他既管外事,又管内政,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位权贵人物,并且是一位清正廉洁、律己爱民、公忠体国的政治家。

  在江南的状元中,最早开始从事实业活动,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是清光绪20年(1894年),甲午科状元,南通人张骞,他成为状元的第二年(1895年),即从事实业活动,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任下海经商的状元。他提出“父教育,母实业”的救国主张,通过教育培养人才,通过实业发展经济,壮大国力。他连续十几年办了二十多家企业,三百七十多所学校。他还大办社会事业,把南通建成了“中国近代第一城”,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作出了十分宝贵的贡献。

  在江南的状元中,唯一出使过东欧国家的外交使臣是同治七年(1868年)戊辰状元苏州吴县人洪钧。他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奉命出使俄、德、荷、奥诸国,任外国使节三年,他利用西方资料,撰写的《元史译文证补》,开创了利用西方著作资料,研究元史的先河。

  雪浪山蒋子书院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座隐于深山的书院,一下子出了四个状元,文脉之盛,令人惊叹!与其说,雪浪山蒋子书院是块风水宝地,不如说是先贤状元的成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学子,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寻访中,我也感到了些许遗憾:一是对于雪浪山这座名山、蒋子书院这座名院,地方政府在文化宣传和推广上还远远不够,就连无锡本地人也正在淡忘这一处文脉;二是雪浪山历史文化遗存,还需要加大保护力度。比如,御茶楼可以开发成游客登高观光的景点,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出租给商家经营。同时,贡茶园的180棵茶树也需加强管理养护,不能放任自流;三是对蒋子书院的管理还过于粗疏,希望能提升管理的品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状元文化厚植于江南这块沃土,蕴育了江南人重视知识、崇尚智慧、勤奋学习的价值取向,公平竞争、奋勇争先、追求卓越的精神特质,以及立志成才、兼济天下、报效国家的胸怀品格。挖掘江南状元文化,将有利于我们激励莘莘学子,以先贤为榜样,立志、勤勉、笃学、精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