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吴文化 > 无锡旧影 > 正文

毕业纪念册里的无锡一中

2021

11/26

09:40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在无锡市一中诞辰110周年之际,钱江先生广泛搜罗、艰辛备尝,推出了十卷本《无锡县中历史资料选编(1911—1949)》,这套文献为研究一中早期历史提供了难得的一手资料,也是研究无锡中等教育的基础工程。无锡市一中办学可分为四个时期,职业教育时期(1911—1927),仅有初中没有高中时期(1927—1945)、既有初中又有高中时期(1945—1993)、只有高中时期(1993—当前)。100多年间,成千上万的优秀学子在这座大熔炉得以升华,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作为一中校友的同事、老师与相识,笔者草就此文,以躬逢其盛。

  每个人求学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不同的教师和同学,遇到不一样的校园文化。翻阅1928年7月出版的《无锡县立初级中学校商科戊辰级毕业刊》(见《无锡县中历史资料选编》第二册),可以看到既熟悉又陌生的场景,纪念册有2万字左右,收有全体毕业生的单人照、全体教师的合影、级史、同学小传、15篇小论文及赠言、诗歌、师生通讯录等。本文仅从老师、学生、毕业旅行三个方面来解读这本93年前的纪念册。

  老师全是清一色

  1928年的无锡县中,尚处于发育阶段,规模尚小,全校干部、教师与职员加起来17人。17人中除吴江、江阴、宝山各1人外,余皆为无锡籍,他们中最年长的50岁,最年轻的20岁,为刚留校担任行政助理的冯克昌。17人全是清一色的男老师,这与现在的中小学老师队伍“阴盛阳衰”完全不同。一中历史上,何时有女性老师,第一位女老师叫什么名字,估计“宜粗不宜细”的校史也讲不清楚。

  学生把已编好的纪念册送给38岁的校长蔡虎臣,“愿得师一言,用为楷模”,蔡在序中写道:“余吁嗟久之曰,有心哉。尔辈之请不可无以应。若夫立身行己之道,其谊至广,凡诸精要,历年师长之诲,诸生领会者不鲜,固无待余琐琐言矣。”“余乃以尊贵个性一语诏诸君,倘咸能认定此目标,则胸襟自然宽广,意志自然坚强,操守自然沉毅,处事自然明敏。”

  老师杨荫浏,无锡世家子弟(如杨荫杭杨荫榆杨荫溥杨荫渭等皆出自杨家),曾求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文学系与私立光华大学经济系。1926年辍学回乡,在无锡县中教英文。再过几年,这位中学英文老师华丽转身,一步登天,1941年起任国立音乐学院教授兼国乐组主任,阿炳作品《二泉映月》得益于他的抢救而传播全球。

  钱穆的哥哥钱挚,清末从常州中学师范班毕业后,辗转于无锡多所中小学。赠言中他写道,诸同学求学时面临的是相同的课堂、课程,而毕业后各人所面对的则是千变万化的环境与际遇,但不管如何,人生最重要的是勤奋与谦让。让同学们万万没有想到的,钱老师所写竟是临终之语。1928年夏,33岁的钱穆在苏州中学任教时,连遭不幸。留在无锡荡口镇上的妻子与新生儿双双死去,钱挚赶回家,帮弟弟处理丧事,因劳累过度,引发旧病,几个月后亦撒手人寰,死时39岁,遗下一妻两男两女,长子钱伟长才15岁,跟钱穆在苏州读高中。11月3日蔡虎臣与无锡地方教育界同人,曾搭乘停泊在学前街县中码头的船只,赴泰伯梅村第四小学参加钱挚追悼会,寄托哀思,做最后的告别。

  同学间相互画像

  此届毕业生中学期间,适逢北伐战争,导致学生高流失率。加上一批从1927年停办的公益中学转来的学生,全校毕业生也才区区50人。他们年龄最小的15岁,最大的20岁,具体分布为15岁2人,16岁10人,17岁14人,18岁13人,19岁7人,20岁4人。他们全是男生,家多在城区,少数来自于无锡乡镇。

  当时毕业纪念册都有一个标配——同学间“互粉”,用文字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冯君克昌,吾邑戴圻人也(注今堰桥)。为学敏而有恒,自入本校,由小学而中学,历寒暑凡五年。校名凡三易,而君矢志如一日,持身如准绳,不折不挠。斯其学之所以固也。凤鋆之来校,亦已四载,幸同学皆相和好而不弃,然谷如君之契合,志同道一,言约情深,交久弥笃者,不可多得也。君办事沉毅刚果,忠诚勤恳,尤为同学所钦佩。忆君任第一届学生会职员时,应对内外,尽出一人,竭心力而不辞,受诬蔑而不懈,处事慎密有方,卒至会务井然,又尝任本级级长一载,级务斐然,同学和好,此皆君之力也。去夏应校中聘,兼任书记(注,相当于现在的行政助理),无暇顾及级务,及挚诚辞去,冯君之为人也,直而不倨,乐而不荒,寡言慎笑,素性好学,有君子风,闻将升学他所,则他日事业,未可量也,谨传其略如斯。”

  上述文字简练而无虚言,见识文字功力之际,也能看到作者观察力的深浅。钱钟汉是钱钟书的堂弟,钱孙卿的次子,1952年起曾任无锡市副市长,毕业纪念册里有他与好友王颂华的“互粉”:

  “王君颂华,与余友凡三年。余性粗鲁,君亦率直易怒,以致时有龃龉。然事后则仍友好如初。君体熊魁硕。年幼于余,孔武多力,性豪爽,为人不稍屈,若益之以学问,虽古之烈士丈夫不让焉。余性喜绘事,而君每代为计划,或稍有不满其意者,则必斥责随之,余初恶其喋喋多言,以为是人不可与友者,及聆其论辩,察其举止,不觉肃然起敬,以为不可得而交者,而君竟不耻下交,诚莫大之幸也。”

  “钱君钟汉,与余同学三年。性相近而交乃笃,然常龃龉,但翌晨即和好如初,则君之性可知矣,钱君之交友,不分尔我,片言之下,立成知好,则君之坦直又可知矣。君读书数行齐下,立能背诵,则君之智慧又可见矣。君兼工绘画,随手点染,惟妙惟肖,伫足观之,悠然神往,吾于是益钦君也,设君能尽其所长,发其聪慧,励进学业,则前途未可限量也。谨为小传,质之钱君,尚乞有以教我焉。”

  这50篇文字画像,让读者还能回到历史现场,看到93年前一群中学生的个性、才艺。可惜的是,同学间“一个都不少”的文字画像传统已中断很久,真希望无锡一中还能恢复这个传统,让后人也有机会了解当今学子的文字功底与观察力、思考力。

  毕业旅行为杭州深度游

  如今不管是小学6年级、初中3年级还是高中3年级的学生,毕业那一年都处于紧张与忧虑的“临战”状态,无心于加深同学感情的毕业旅行。找到工作或考上研究生的本科生近来流行毕业季的毕业旅行,但仅是三五知己的小队出行,这与民国时期学校组织的毕业旅行完全是两回事。

  4月25日,“是晨二时半起身,三时进餐,四时出发,同学四十余人,分为四组,由校长蔡虎臣先生、教务主任朱文沅先生、级任陈天一先生、庶务员周鹤山先生率领,提携行李,鱼贯出校,一路犬吠戒夜。星月无光,军警孑立,灯火荧荧,冷寂特甚。然各同学心羡西湖,神色颇壮,既抵车站,为时尚早。是时天色朦胧,曙光初现,薄云层层而易色,晓雾漫漫而渐散,工厂之警号四鸣,凉爽气候,助人清兴。五时半登车,车行甚速,景物过目如飞,菜畦麦垄,青青一碧,过苏州经昆山,抵沪才十时许耳,转登沪杭车,各出糕饼以果腹,过松江……抵杭约午后三时有余。”

  从学前街孔庙无锡县中所在地到现在的无锡火车站,师生们全程步行,当年城内河汊纵横小桥流水,与现在的城市形态迥然有异。出校门后,沿着束带河岸(即现在的学前街)东进,再从光复门出城墙,中间要不要沿中直河畔(即现在的中山路)北行,笔者搞不明白。时社会普罗大众买不起钟表,人们上下班主要听工厂的警号。5时工厂第一次拉警号,工人们摸黑起床,准备6点进厂工作。

  那个年代交通还很落后,从无锡到杭州没有直达车,需从上海转车,火车时速30公里左右,经过近10个小时的奔波,学生们背着各自的被褥,出杭州站步行进城,“抵省立某校拟为吾侪寄宿之所,不意该校已为他校借宿,吾侪仅得宿于礼堂,既不清洁,易受寒风”,后改赁西湖边华兴旅社。

  26日,五时半起身,各自出外早餐,八时从西湖的东北角出发,循湖滨公园至宝石山,观保俶塔。经葛岭,再沿路参观牛皋墓、黄龙洞、栖霞岭、紫云洞、岳王庙等景点,下午取道白堤,观看苏小小、秋瑾、武松墓,西泠印社、平湖秋月,六时回旅社。

  27日,晨雇小艇,作西南行。一小时后抵茅家埠,遂舍舟登岸。行三里许,到灵隐寺,再登山望远,观钱塘江。下山至蒋庄——小万柳堂故址也(注,原为无锡名士廉泉与吴芝瑛的别墅),观雷峰塔废墟,循苏堤而归。

  28日,雇艇五艘,作环湖游,参观了西湖西边的刘庄、郭庄、康庄等豪宅。在刘庄,“既得主人之许诺,遂鱼贯而入,精舍华廊,备极富丽,至大厅上,则象珠金石,奇珍之品,罗列满几桌,座皆红木,饰以大理之石,珠簾高悬,红漆耀目,一室布置,不下数万金,前临里湖,既得天然之景,广植奇卉,益以人工之助,西湖名胜,至此而叹观止矣。绿柳成荫,古木参天,荷塘藕池,凉亭绣阁,无不适宜,至此能不长人艳羡之心,而坚进取之志哉。徘徊久之,复泛舟北行。”刘庄早已改为戒备森严的西湖国宾馆,普通人难睹其容颜,笔者只能通过93年前的这段文字,想象这一人间仙境。其后“在平湖秋月处,远观西湖,一碧千顷,置身于此,心旷神怡,未几鸟鹊绕树,倦鸟归林,乃登舟歌咏而返,时日将西沉,晚霞映湖,作夺朱色,望之令人心醉。”

  29日,坐船抵赤山埠,经石屋洞,登上南高峰,极目远眺。下经烟霞洞,过九溪十八涧与理安寺,来到钱塘江畔,继续前行,上六和塔,再翻山越岭,至虎跑,返回住处时已万家灯火。

  30日,天雨坐车返锡,师生们在西湖进行了4天的深度游,他们靠两条腿踏遍西湖周边的山山水水,今人坐车玩西湖、满足于蜻蜓点水式打卡,最终多像笔者一样,去杭州多次,还是搞不清西湖周边的地理形胜与景点方位。

  6天的朝夕相处,加深了同学们的相互了解,也加深了同学之谊,旅行结束之际,他们发出这样的感慨:“呜呼,胜地不常,壮行难再,念夫数载同堂朝夕惕砺之良师益友,今得同游其地,特不知更将何日,复得与此山水晨夕盘桓也。”

  |汪春劼 文|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