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观山路 > 探索·思 > 正文

无锡三个方向发力,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

2021

11/05

11:03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当前,疫情防控任务艰巨,全球经济恢复困难,外循环对内循环造成了极大冲击,城市发展面临着“增长动力之困、转型升级之困、城市能级之困、资源制约之困”。无锡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进一步发挥实体经济优势,努力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上取得突破,加快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的要求,为破解困境,加快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实体经济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着力点

  无锡以实体经济起家,实体经济是无锡最大的优势,制造业更是无锡这座工商城市独特的内在基因。工业强则产业强,产业强则经济强,经济强则无锡强。无锡必须也必然要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近年来,无锡坚定实施产业强市主导战略,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迈上万亿元台阶,人均GDP位居全国万亿级城市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跨入千亿级行列。今年1—9月,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0029亿元、首次在前三季度超过万亿元。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表明无锡产业结构调整、环境保护、化解金融风险等工作取得了实效。

  无锡经济增长启示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强市战略,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聚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在率先建设经济体系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上走在最前列。

  产业基础建设和产业链构建面临五大困境

  无锡在产业基础建设和产业链构建上还存在“大而不强、全而不优、创而不新、链而不畅、聚而不群”的问题。

  一是大而不强。无锡制造业规模在全省名列前茅,但产业基础能力有待增强,重要基础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对外依存度高,产业和企业国际竞争力有待提升。

  二是全而不优。无锡产业门类较为齐全,但低端产品供给过剩与高端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并存,中高端产品和个性化产品缺乏,“无锡制造”质量竞争力有待强化,自主品牌的培育能力、市场竞争力有待加强,世界级知名品牌偏少,从“做产品”到“做品牌”的转变任务艰巨。

  三是创而不新。无锡基础科学研究短板有待补齐;核心关键技术依赖度相对较高,核心芯片、工业软件、控制系统等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技术面临发达国家技术封锁的问题有待突破;技术积累有待提高,工业基础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待增强,使用寿命有待延长。

  四是链而不畅。无锡产业链创新链对接有待完善,产业化应用有待深化,产业链关键节点的自主技术存在短板弱项,创新链对产业链升级的支撑有待强化;产业链掌控力不强,产业链技术自主性及安全性、稳定性还有待提升,高技术产业供应链风险较大。

  五是聚而不群。无锡具有全球引领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偏少;世界级引领型企业偏少,兼具国际竞争力和创新引领力的龙头企业数量偏少;集群内部协同发展水平有待提升,大中小企业创新协同、需求对接、业务关联、市场融合、经营合作的产业生态群落有待完善;以要素资源利用效率为代表的集群集聚效应有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较低、资源消耗量较大、污染排放量较大等制约制造业向绿色化转型升级。

  三措并举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

  无锡要加快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就必须在三个方面发力。

  一要积极建平台。充分发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太湖湾科创带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一带多点”协同创新格局。积极争取国家实验室布局无锡,加快打造一批重大创新平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多种形式布局一批科创飞地,探索科创综合体建设,构建多元集合的创新生态圈。

  二要全力强支撑。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加快升级“太湖人才计划”,从法规层面解决高层次人才“引育留用”问题;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持续拓展产学研用融合通道;推动重点科技项目、人才、资金一体化、高效化配置,打通科研成果产业化通道。

  三要充分优机制。探索“任务定榜、挂帅揭榜”等新机制,加快攻克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形成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长期持续投入机制,完善产学研协同攻关机制,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加强科技创新领域的原创性政策研发,努力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政策优势;全方位接轨上海大都市圈建设,形成制度化协同推进机制。

  区域竞争你追我赶,无锡唯有拿出争先率先、攀高比强的豪情,点燃热血拼搏、倾力拼抢的激情,坚定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培育壮大“十四五”发展新动能,才能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名城。(周及真:无锡市委党校副教授)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