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吴文化 > 无锡旧影 > 正文

无锡江尖附近的四条浜

2021

10/15

09:51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旧时无锡多河浜。单说江尖附近,就有四条河浜,因浜而产生了路名。

  一

  位于江尖与横浜里之间,有条横浜河,贯通江尖东与西的古运河。据传是明初刘伯温为解决风水问题而用剑开凿的。用剑肯定是神化的说法,但为了风水却可以成立。不管是否刘伯温开凿,横浜通了后,造成了“江尖渚上团团转”的独特地理环境,使运河水得以环流,加快来水与去水,从而对无锡城的防汛有利。横浜东沿河为南北向的横浜里、横浜口,西沿河为江尖。从横浜口至长安桥为横街,长安桥至酱园弄的横街段是南尖与北尖的界路。

  横浜河西行至茅泾桥左转弯是茅泾浜,因附近曾有座三茅殿而名。这一带,在清末1849年华湛恩刊印的《金匮县舆地全图》上还标有祖师楼与天后宫。天后宫直至上世纪30年代还有,是班船停泊处。过茅泾桥是酱园浜。横浜与茅泾浜成L形,与酱园浜、茅泾浜呈三叉形。酱园浜有个渡口,也称陆右丰渡口,摆渡过去是龙船浜。龙船浜与茅泾浜隔开古运河,呈垂直线。

  辛亥革命前,酱园浜是无锡、金匮两县的界河,酱园浜与北对面紧靠的龙船浜同属于无锡县念二七图,而江尖、茅泾浜则属于金匮县景云区上扇一四图。除四条浜外,江尖西的河对面是浜顶头,1983年的《无锡市地名录》图上写成头顶浜。而民国时称为尖头龙船浜。此为小浜,长126米,浜顶靠运河处有一码头,故名,曾名石家浜,附近是高墩与和新里(设有和新布厂即棉织二厂)。头顶浜之北为李家浜。那属于丁 里地区。

  二

  新中国成立前,无锡酱酒槽坊业发达,最多时达400多家。1850年,陆霞卿与高鹤斋一起开陆源长布庄,1852年又一起在堰桥开陆右丰槽坊,后在无锡开设8个号栈,其中东栈设在酱园浜。陆右丰制作的玫瑰酸醋、腐乳、香糟、烧酒是有名的。至上世纪30年代,业主登记为陆冀生。清末有一次发大水,把陆右丰的酱缸淹掉了,酱油染到了河浜里成酱黑色,从此便名酱园浜。

  酱园浜、茅泾浜、横浜、龙船浜等河浜紧靠江尖,水运非常便利,自近代以来一直是开设工商业的好地方。仅酱园浜、龙船浜、财神堂就有荡口华氏家族的华鸿模、华绎之等华氏家族开设兴仁、宏仁、德新粮食堆栈。华绎之继承祖父华鸿模之产业,成为著名的实业家、养蜂大王,华氏创办的荡口果育学堂(后为鸿模学校),曾培养过钱穆等著名人士。又有杨融春的德新米厂兼堆栈、顾颂芬的瑞新米厂、华伯和的三元米厂等4家碾米厂和正昌顺、正隆油饼厂。

  茅泾浜呈椭圆形,是一断头浜。茅泾浜北面,开办顺丰德面粉厂;南面由慈善业同仁堂后由江苏银行无锡分行开设同仁堆栈,由此曾名同仁浜;东南有建成油厂,厂后即是南尖我家;东北则有增丰面粉厂。茅泾浜有倪子成的镇新碾米厂,王治中任经理的利新碾米厂,后有万昌、瑞丰、永昌、通昌米厂,还有赉丰瑞堆栈、王晋生的北穗生堆栈。石铺头有杨氏的润丰油厂、谈文明的余新碾米厂及堆栈等。润丰、建成与东梁溪路的恒德为无锡三大油厂。此外无锡还有23家油厂,其中在这几条浜及江尖、北尖的有7家,共9家,占1/3强。

  龙船浜有禾丰丝厂,有薛礼泉的福康润堆栈、顾康伯的达源堆栈等。附近财神堂有振华面粉厂和德新、义丰米厂。横浜里有余寿记米厂。横浜口地方虽小,却因河对面北塘沿河下塘生意红火,带动了此岸。如南尖底的润丰油厂就在横浜口勤丰粮行楼上设办事处,每日顾客接洽有应接不暇之势。勤丰粮行在北塘下塘,在这里设办事处。还有我至交黄树鑫爷爷陈永儒所设大成米行在北塘下塘,也在横浜口设办事处,这类现象很多。横浜口有陈连善设益源堂笔墨业,以供众多办事处之用。连同江尖所设的多家堆栈、工厂,处于无锡北门外偏僻角落处的这一小小地块,竟然是工商业的兴旺之地,可见北塘经济繁荣发达之一斑。

  三

  陆霞卿于1869年在酱园浜开办东栈,1870年就在离此咫尺处建起了茅泾桥,高而短小,仅7米长、2米宽,拾石阶而上。此后酱园浜出行多了一条陆路,步行过桥,经茅泾浜也可到酱园弄、南尖、石铺头。无锡人常说江尖渚团团转,绕来绕去,其实酱园浜、茅泾浜以及周围的弄堂也是团团转,绕来绕去。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无锡水城特征。

  到了1929年,登记门牌号,酱园浜19号,酱园浜还分有东岸3号、西岸2号,茅泾浜29号,三茅殿4号,横浜里47号,石铺头25号,龙船浜3号,龙船浜因禾丰丝厂而分有禾丰里一12号,禾丰里二6号;禾丰里三10号,后均并入龙船浜。尖头浜(即浜顶头)龙船浜20号。高巷(高墩)7号。住户已不少。后逐渐又有增加。

  四条浜都有渡口。因陆右丰的关系,横浜里住着许多陆氏族人,并以周围四浜摆渡为业。摆渡的船工是陆桂生、陆仁生、陆荣宝家庭,是陆冀生的族人。陆右丰渡口的摆渡船挺忙碌,北大街、长安桥周围一带居民到龙船浜、五里新村等地的缫丝三厂(原禾丰丝厂)、粮食仓库、市一中等上班、上学,都在此乘船,有的连自行车一起摆渡。同学金山住五里新村时,我就多次摆渡过去看他。陆右丰渡口的陆桂生每天要喝陆右丰的一小串桶烧酒,就着花生米,为唯一嗜好、乐趣。渡口离茅泾桥很近,桥堍有我小学、中学同学曹嘉荣的家,为酱园浜11号,上世70年代末并入横浜里,为66号。当时我还走过此桥及曹家门口,记得茅泾浜厂区内装卸用的大吊车还很忙碌。

  龙船浜靠近丁里,长700米,是无锡造船世家徐氏建造、置放龙船的地方。抗战前,每年端午节,无锡在江尖至黄埠墩的运河水面举行赛龙船划舟,龙船浜是集结之地。比赛完后,因船舶易曝晒干裂,将船沉放在龙船浜。在1905年的一张老照片里,一条“冒冒船”在运河里行驶,岸上墙上写着晒筛场,此地就是龙船浜附近。龙船浜最有名的是禾丰丝厂,1929年张子振等集资8万两在长丰面粉厂原址创办,有职工800多人,日式缫车208台,年产丝200多担,属中型丝厂。抗战时,张子振与敌合作,1947年,张氏在禾丰侧另建协成新记丝厂。1951年,禾丰被作为汉奸财产查封,改为鸿丰协成,1952年江南第二丝厂并入,1953年改为地方国营第三缫丝厂。记得70年代末的夜晚,我经过龙船浜,路旁缫丝厂灯火通明,机器声轰鸣,缫丝女工正忙碌地看管丝车。以前,从酱园浜摆渡到龙船浜,上岸后是厂、栈,走一段才是居民区。在1960年分为前、后龙船浜南北两部分。新中国成立后,从橡胶厂分出皮辊车间,在此开办橡胶二厂。龙船浜之北是李家浜,之西则是棉花巷。

  茅泾浜有两个概念,一是河浜,一是弄巷。弄巷除工厂以外,就是住户。与我同一机关的会计郁德明(其爱人是邮递员,当时靠步行送递),书法家刘铁平都曾住此。郁德明八十几岁时还参与老家华庄下甸桥编修郁氏家谱,我给了他材料,编好后还送我一套。一晃他得九十多岁了。建成油厂榨油车间是高温,工人都赤膊做工,蒸汽使水管里的水是热的,我三哥与房西杨森源小时候拿了水桶到油厂去拎热水回家洗澡,身子可以滑爽几天。

  原增丰面粉厂的厂房,新中国成立后曾改为党校。1954年改办江南石粉厂,后改为无锡硅砂厂。我隔壁邻居戴建荣曾下放苏北,他参军后曾到过老挝,复员时我到阜宁县城去看望过他,回来即到此厂上班。1975年改办照相机厂迁移,这里又办液压件厂、电度表厂等。建成、正昌油厂于1954年合并为锡新油脂厂,后移址为无锡电化厂、溶剂厂。而当茅泾浜填没后,这里的地块都成为汽车配件厂。汽车配件厂的大门原先面对茅泾浜,是以前水路出行的格局,已不适应交通发展的需要,于是便动脑筋让我们家拆迁,把大门移到南尖,正遇上南尖门前的护城河已填塞,并扩建为解放西路,于是厂门面对大马路,这是在1987年。不过没多久也被拆迁。

  普建桥建于1953年,为全国第一次开展普选而命名,是木桥,沟通横浜里与江尖,可入市区,这便捷了长安桥、横浜里等地的居民去江尖,比经茅泾桥要近。1961年,桥址往北迁移数十步,建钢筋混凝土拱桥。

  四

  在20世纪70、80年代的填河高潮中,茅泾浜先是被填没东段,1980年全部填没,填土达1万立方米,现仅存停车场之名和茅泾苑1号、2号之名;位于横浜里68号侧的茅泾桥随即改建成泵站,不再通行。城市河道大量堵塞,加上人防工程的阻塞,城市引排水系统受到严重破坏。每逢发大水,江尖附近地区地势受涝,这也促使后来的江尖地区拆迁改造。1996年底,江尖大桥竣工通车,被称之为“结束无锡最后一个渡口历史”。2002年底建造江尖公园,2003年10月开放,以3座步行桥形成对外交通。永宁、环秀桥以原址的永宁、环秀庵命名。永定桥原有其桥。永安桥与此相关,又附近蓉湖庄曾办有永安面粉厂而名。在建造江尖大桥与江尖公园时,原酱园浜、横浜里、龙船浜等地区被拆迁改造。江尖建起了水利枢纽,但固定闸却把古运河给拦断堵死了,再也不通航,缺少了活力。这与刘伯温开凿横浜的宗旨恰恰相反,一是疏,一是堵。许多厂、栈先是公私合营,后合并,再后来拆迁搬离。陆右丰并入太湖酱类厂,华绎之去了台湾,其宏昌一栈、分栈改为粮食八库(粮食中专在此)。润丰油厂迁淮阴,原址改为中粮公司。龙船浜只剩下后龙船浜小区,以及前龙船浜2号停车点。与浜顶头之间的天成石粉厂,一度并入江南石粉厂,后地址改为钙塑材料厂,也已拆迁。

  1983年,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以后如无市政府批准,一般不可填河塞浜。但至今江尖附近四条河浜仅剩横浜,且已不是江尖团团转中通航的横浜,有闸拦断,只是一防汛水道;至于改建过的普建桥,已只是一座无名小桥,不再像旧时那样人流不息。酱园浜与龙船浜已合而为一,高德地图注明是外城河,向西流向兴隆桥、通德桥等地。街巷地名中的“浜”只剩后龙船浜、横浜里8—11号楼等。这一带已为居民小区、绿化树木、休闲场所、公园、运河及桥梁所代替。

  自陆右丰起至今,已150多年,旧貌换新颜,却改变不了历史,笔者也忘不了对过去的怀念。(郁有满 文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