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太湖潮 > 太湖e评 > 正文

延链、补链、强链,无锡环保产业要激发“链”式反应!

2021

09/10

22:31

来源

无锡新传媒网

分享

  ◎高嵩/产业观察员

  中国的环保产业发源于宜兴,同时环保产业的发展历程也是无锡“苏南模式”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近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宜兴形成了庞大的产业规模和从业群体,产品种类丰富,销售渠道遍布全国,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罕见的。

  究其原因,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以及不断提高的环境标准,为环保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全国统一的法规标准,为市场提供了集中爆发,快速复制的可能;

  加之苏南地区在改革开放时期机制灵活,社会普遍尊重知识,有商业传统,在全国的竞争中迅速脱颖而出,全国环保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格局就此形成。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环保产业的形态与内容也在发生深刻的变革,环保产业从早期的“三同时”污染治理,到后期逐渐拓展到上游的生产环节及周边的环境修复,进行大规模的“环境建设”形态,从事环保产业所需要的资本、资源和技术等要素快速增长,宜兴环保产业轻资产运行的优势逐渐被消耗掉。

  同时,在流域/区域治理的大背景下,央企大举进入,地方环保产业集团纷纷成立,更加挤压民企的生存空间和议价空间。

  这个时候,从大无锡的视野重新审视环保产业的未来,其意义尤为重要。

  从国内外的发展经验来看,行业标准—示范工程—产业培育是地区环保产业发展壮大的“组合拳”模式

  提出引领行业发展的环境标准;针对新标准,整合优质资源,开展技术研发,建设示范工程;以示范工程整合产业链,形成某一个解决方案的产业集群。

  政府提出愿景,划定标准,提供资金;龙头企业整合资源,建设示范项目;科研院所围绕新问题进行研发;创业者围绕新技术创办企业推广技术。

  新加坡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培育出一个成功的产业体系和创新体系,并宣传他们已经建成全球的“水枢纽”。

  在日前举办的太湖潮·思享汇上,我对无锡环保局相关负责人的表述印象非常深刻,其中讲到目前我们的产业缺乏“系统能力”,这个系统,一方面指产业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不足;另外一方面是产业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足。

  而核心问题仍在后者,通过大力延链、补链、强链,建设高效的产业发展体系和合作体系至关重要,尤其是一些重要工作亟待开展:

  建设一批引领未来的示范工程,在双碳时代下,任何行业都面临着减污降碳的双重压力,将会开启巨大的发展空间,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大的挑战。

  无锡应当抓住这一机会,围绕重点行业的低碳运行需求,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一批对行业发展具有重要引领示范意义的示范工程。比如碳中和污水厂、零碳印染厂、绿色化工厂等。

  围绕示范工程,应当建设各个行业环境治理的生产型研发中心,提出明确的技术需求,吸引符合需求的技术团队来无锡开展研发和示范工作,并组织行业高水平专家进行评估筛选,选择优秀技术入场示范。

  对于示范成功的企业,进入采购名录;对示范技术给予资金补贴;在新加坡的,能够通过公用事业管理局的评估流程,甚至已经全球范围内优秀技术的入场券;以示范促研发,才能更好的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人才引进。

  做强龙头企业,我们常说要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在当前做强远比做大更重要,因为龙头企业的作用,不在于区域垄断,而在于打破区域垄断。

  龙头企业的使命就是整合各类优质资源,对内开展技术示范和系统优化,对外以资本和技术为先导,输出先进的解决方案。

  只有龙头企业具备跨区域发展的实力,进入外地开展环境治理,才能打开产业发展空间,带领中小企业发展。

  比如在新加坡NEWater发展过程中培育起来的凯发、吉宝、胜科等大型企业,通过本地市场主推,快速走出国门,进入全球环保产业的第一阵营。

  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在过去的理念中,我们认为良好的营商环境,主要体现在政府服务和各类配套。

  在环保产业的产业发展中,明确、稳定的市场环境,则是更重要的考核指标。

  2008年,无锡因为太湖蓝藻危机,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污水厂的“一级A”提标改造工作,并在北区,芦村,梅村等主要污水厂开展大规模的技术示范工作,使无锡成为当时污水处理提标改造的示范高地;

  一线企业(GE,西门子,赛莱默)的水处理技术均在无锡展开应用示范,一批新技术的中试和放大实验也在无锡开展,并迅速走向全国成为行业明星企业,如当时的浦华、斯普润,影响力更大的则有碧水源,后来成为环保行业上市公司的龙头企业。

  在无锡污水厂获得业绩,是当时行业最令人瞩目的业绩,宜兴很多水处理装备的品牌也因此收益,被行业所接受。

  这样的影响力,一直到今天仍然持续。

  如今回头来看这段历程,其中也有令人遗憾的方面,比如:无锡后来没有在标准方面进行持续的引领,后续行业提出的超净排放理念,排放标准与环境质量标准挂钩的方向,其示范地逐步在北京,雄安及滇池区域开展;

  无锡没有在此次提标改造大潮中利用示范势能,培育出自己的龙头企业,后期行业迅速进入群雄逐鹿的局面,错失更大的发展机遇;

  无锡也没有将在无锡开展示范应用的企业留在无锡,这些企业成功在无锡,但最多的效益、培养的人才都留在了外地。

  当然,我们也不能过分要求十几年前,政府就能够具备当下的发展眼光和运营思维,但从过往中吸取经验,指导未来实践,仍是非常必要的。

  双碳时代已经来临,环保产业肩负起减污降碳的新使命,无锡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在全国范围内,巨大的产业需求和完备的产业配套,同时出现在一个城市,只有无锡有这样的条件

  我们殷切期待,无锡可以在新时期,举起新旗帜,开创新局面,政府、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创业团队、各类资本有所作为、发挥所长,相互独立又相互支撑,激发“链”式反应,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高质量产业体系,推动无锡环保产业爆发式增长!

  无锡环保产业,一定会乘风破浪,直济沧海。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