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教育 > 正文

事关校外培训!无锡市教育局答家长问

2021

09/07

09:01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9月6日,全市各学校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学龄前儿童能参加英语培训吗?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今后还能参加校外学科类培训吗……

  前段时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出台后,针对无锡家长关心的课后服务和校外培训热点问题,无锡市教育局进行了统一回复,一起来看。

  10问答详解无锡中小学

  听说秋学期开学后,中小学将全面推行课后服务?

  为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更好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我市将全面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5+2” 模式,服务对象扩大到每个有需要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确保做到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确保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

  为什么要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

  全面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 既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减”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双减”工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解决新时期教育发展主要矛盾、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既是解决家长急难愁盼问题、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有效途径,还是当前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的重要项目。我市将对加强课后服务提出保证服务时间、提高服务质量、拓展服务渠道等明确要求,旨在增强学生和家长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课后服务的时间是怎么安排的?

  将全面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义务教育学校每周5天(周一至周五)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提供2小时的课后服务,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延时托管服务。有条件的初中,周一至周五可设晚自习(一般安排2小时以内,原则上不晚于20:30结束)。

  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课后服务吗?

  义务教育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坚持需求导向和学生、家长自愿原则,以解决家长后顾之忧为出发点。

  课后服务怎么收费?

  按照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和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苏教财 [2020] 2号)规定的标准和要求,义务教育阶段每名学生每学期收取300元,减免建档立卡、低保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费用。

  课后服务怎么报名?

  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统一于9月6日启动。开学前,全市各中小学校在无锡市课后服务管理系统中填写课后服务开设的课程、参与教师等各类信息; 9月1日——3日,家长、学生根据学校发布的《告家长书》相关提示,登录系统报名、选课。

  课后服务内容主要有哪些?

  课后服务将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段要求和学校实际等情况,分年级、分层次、系统性、个性化统筹开设课后服务课程,不仅减轻学生回家做作业和家长辅导作业的负担,还提供更丰富的课程内容、更优质的服务。

  · 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和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

  ·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影视欣赏、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小学生课后作业一般在学校完成,初中生大部分课后作业尽量在学校完成。学校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授新课。

  如何加强课后服务安全保障措施?

  一是学校要把加强安全管理和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放在课后服务工作的首位,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确保学生人身安全。二是全面落实中小学校方责任险,学校要积极引导家长自愿为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购买意外伤害险。

  工作时间延长,教师利益怎么保障?

  为尊重教师的劳动,切实保障教师合法权益,我市制定了相应机制保障教师待遇和课后服务效果。财政部门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核定教师绩效工资总量时,把参与课后服务因素考虑进去。此外,我市将课后服务纳入学校考核体系,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内容,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的表现会作为职称评聘、表彰奖励和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学校方面也在积极探索实施教师弹性上下班。

  课后服务政策落地后, 如何科学安排孩子的业余时间?

  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 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有效减轻家长负担的重要举措。家长也要转变观念,不可给孩子布置额外的学习任务,防止出现“校内减负、家长增负”现象。同时,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积极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进行亲子阅读、艺术或体育活动、家务劳动等;切实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