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吴文化 > 人物春秋 > 正文

顾倬顾衡:父对子的无尽思念

2021

09/03

09:28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无锡教育界的顾倬,当时不仅在故乡,而且在全国都有一定影响。顾衡是顾倬的第三子,他早慧聪颖,16岁考上东南大学数学系,却不顾生命危险,投身革命,25岁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时为1934年12月4日。10多天后为农历冬至,年过花甲的顾倬坐车来到无锡西郊大池先人墓前,失声痛哭。“夜夜枕边泪不干,回思往事太心酸。驱车哭汝先人墓,万木沉沉万象寒。”丧子后顾倬写下了100首悼亡诗,篇篇都是如泣如诉。

无锡师范钟楼

  无锡教育界的“一号首长”

  110年前,无锡最高学府——无锡师范学校(时名省立第三师范学堂,简称省三师)在学前街诞生,它的第一任校长是从日本留学归来的顾倬,时年39岁。顾倬连续执掌无锡师范11年。

  在顾倬苦心经营下,学校设备逐步完善、制度日趋严整,集聚了一批优秀教师,尤其是文史大家钱基博任教三师6年(1917—1923)。1918年,江苏省教育厅召开省立师范学校校长会议,确定全省分十个师范区开展教研活动,以三师为中心的“第三师范区”划定的学区范围为:无锡、武进、宜兴、江阴、靖江等五县。这更确立了三师在太湖与长江之间小学师范教育中的中心地位。

  三师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4年,其规模不大,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共23人,到1927年共毕业十三届,计500余人。三师附属小学兴办于1913年。

  顾倬除学校管理外,他还参编一系列教材,这些教材在全国发行,赢得好评。顾倬著的《初等学修身范本》八册(1906年文明书局石印本),编辑的《幼儿保育法》(1907年中国图书公司印行),翻译的《师范学校教育学》(1914年),钱基博编著、顾倬校订的《新师范讲习用书国文》(上、下两册,中华书局1924—1925年印行)等都是中国新式师范教育教材的开山之作,现在打开孔夫子网,惊见顾倬许多著作都被炒成了天价。

顾衡

  献身革命的顾衡

  顾衡1909年出生,时父亲顾倬担任小学校长,家境非常优越,比他小两岁的妹妹回忆道:

  “待我稍稍长大,进入童年时代,我记得我们一家是个大家庭:父、母和我们兄弟姊妹共四人,加上大哥、嫂和侄辈(共七人),这样一个三代同堂的大家庭有十余人,生活在一起,非常和睦。家中经常保持着4至5个女佣,因大嫂每年生育一次,新生婴儿即由乳母哺养,在小孩断乳后,仍请她抚育。大嫂生育第二个孩子后又要再雇乳母,为此在哥嫂的房间里必需保留2至3个女佣(其中一人是做杂事的)。”

  “我家的住房是五上五下的二层楼房,每间面积都很大,所以必要时就可用木板分隔成两间(所谓前后间)。这样前间可以住人,后间也可以住人。在我的记忆中大哥大嫂总是住在楼下东边的一大间。楼下的第二大间:前半间是吃饭间,放着一张大圆桌,可供十余人同时吃饭。后半间基本上是女佣睡的房间。第二间的旁边是扶梯间(其后面就是后门间),由此可登上二楼。在这五上五下楼房的前面,分成两个院子,种些树木花卉等。在大厅前面花坛的左方有一间专放稻柴、麦柴的屋子,以供每日烧饭烧菜的用柴。此外还有东、西两面的灶间、一间浴室和一间粪池。”

  顾衡4岁时,父亲就发觉他才智出众,能文善讲,又有数学天才,很有培养前途。他先在父亲任职的锡师附小读小学,1923年,14岁的顾衡考上东南大学附中插班生,离开无锡到南京上初中。1927年他考上东南大学(1928年改名为中央大学)数学系。

  对政治很关心的顾衡投身于社会改造中,时值第一次国共合作,顾衡秘密参加了国民党。1927年春,在南京秀山公园举办的纪念孙中山逝世两周年集会上,顾衡聆听了共产党人恽代英、萧楚女的政治演说,深受启发,顿觉视野开阔,耳目一新,对国家和民族命运有了新的认识,开始学习马列主义,思想上逐渐接近中国的共产主义革命。

  长嫂钱寿朋有两个妹妹:钱寿华、钱寿荣,她们常于假期中从外地来无锡游玩,住在顾家。顾衡与钱寿荣的恋爱遭到顾衡父母的反对。后钱寿荣不幸病逝,“恋人的死亡,使他对这个封建大家庭发出了刻骨的仇恨。”与家庭和亲人断绝一切来往。

  1929年,顾衡放弃学业,离开中央大学,找到他在清华大学读书的中学同学葛春霖(1907—1994),其间他一面在新农农林学校当教员,一面主编《现代中学生》,呼吁中小学教师起来革命,后杂志被查禁。1930年,顾衡加入中国共产党,决心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时顾衡21岁,正芳华。

  1930年冬,顾衡受党组织派遣,由北平到皖北,以太和师范学校国文教员为公开身份,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在他的努力下,太和党员由原来的11人增加到100多人,次年重建太和县委,顾衡任书记。到1932年夏,全县党员已达200多人。

  1933年夏,南京党组织遭受第七次破坏后,顾衡临危受命,接任南京特支书记。当时南京仅有一个特支,党员八九人,作为国民党首都,这里宪警、特务密布,极其危险。顾衡刚脱下农民的服装,又穿上了褪色的工人短装,戴工人鸭舌帽,经常出现在浦镇机厂、下关等工人集中的地方,结交工人朋友,宣传革命思想。他几乎和工人一样,唯一让他不满意的是自己的双手仍然比较白净。得知用碱水洗衣服能使手变粗,他便模仿,还把手放在沙子里来回搓,直至把一双手变得粗糙。

  顾衡深入基层,把工作重点由原来仅限于知识界而迅速转移到工人群众中去,积极开展工人运动,使南京市委的工作面貌为之一新。1934年8月1日,由于叛徒出卖,顾衡不幸被捕。

  得知儿子被捕的消息后,顾倬从无锡赶到南京,千方百计设法营救,辗转找到国民党要员吴稚晖、陈果夫、叶秀峰等人。为营救儿子奔走权门的痛苦心情,顾倬曾经写诗形容:

  闻耗星奔到建邺,营谋真个欲惊魂。

  此生傲骨销磨尽,为汝低头权要门。

  在国民党首都宪兵司令部军法处的法庭上,法官问顾衡:“你本是国民党党员,何以背叛国民党投入共产党?”自称翟大来的顾衡立即反问:“我问你三条:第一,孙中山生长满清,何以背叛满清?第二,国民党是否实行三民主义?第三,蒋介石是否卖国?”法官瞠目结舌。

  四个月中,顾衡父母曾三次探监,劝儿子委曲求全,可顾衡立场没有任何改变。

  阿娘阿父三探狱,辱志降身不可能。

  软语柔情嘱变化,陈词毋再致人憎。

  降则为奴违则死,前途指示本分明。

  爹娘痛绝终无奈,志士求生大节违。

  由于顾衡亲友的多方营救,军法官允诺,判顾衡为无期徒刑。顾倬才稍微放心一些,认为保全性命可无问题,以后再想其他办法保释。谁知案卷送到宪兵司令部首脑谷正伦处,谷看了审讯记录大吃一惊,亲笔改批:“秉性顽强,怙恶不悛,改处极刑。”

  1934年12月4日,顾衡在雨花台壮烈牺牲,年仅25岁。其遗体由好友收殓,置于一寺庙。

  父对子的无尽思念

  获悉顾衡遇难后,62岁的顾倬万箭穿心。夜不能寐的顾倬当晚赋七绝38首,回顾儿子短暂一生,叙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沉痛。

  意犹未尽的他,又写了32首七绝,再哭衡儿,赞赏儿子的死是为了国家更美好的未来,是献身于一个更伟大的事业。“汝死端因争善政,誓将喋血动明廷。中原倘乏河清望,逆料泉台目不瞑。”

  12月30日,有人从南京来到无锡,向顾倬讲述了顾衡就义前后的一些情况。顾倬听罢心潮难平,当夜又写了七绝20首,“就义从容口号呼,两丸坠地血模糊。薄棺草草藏刍狗,黄土长埋此罪徒。”

  顾衡被捕后,虔诚事佛的母亲常常在佛前磕长头,祈求佛祖保佑其子命大福大;儿子牺牲后,其母更是神不守舍神情恍惚,不时出现儿子生还的幻影。1935年顾倬又写七绝10首,《四哭衡儿并慰室人》:“声声号恸儿知否,碧落黄泉几费词。最是不堪肠断处,人向贤母哭英儿。”

  1935年农历十月上旬,时晴时雨,63岁的顾倬每天乘黄包车来到西郊,为儿子的营葬忙碌着。“孟冬天气半晴雨,日日驱车向墓行。一事未亲常眷恋,为儿营葬记痴情。”

  1935年10月下旬,顾倬来到南京,将儿子的棺材从萧寺“接柩返里,暂厝祖山”。载着儿子灵柩的小舟由仆人护送,顾倬乘火车先行回锡。顾倬回家后充满自责,“相偕两友今迎送,萧寺长辞到水湾。我是劳人真草草,不堪弃汝返乡关。”“风波竞阻小舟前,停泊江干历数天。报到故乡忧始释,幸闻仆语告安全。”

  风雨兼程中,顾衡即将魂归故里,顾倬诗作中记录了接灵前后的行状:“徘徊独步镇山畔,接汝归舟缓缓前。一路伴行亲执绋,到山暂厝祖茔边。”“图书衣物都抛弃,剩有一棺返故乡。叹息尚承良友力,人生到此费思量。”

  11月9日,《孟冬中浣四日,为衡儿营葬,赋诗哭之》:“凄绝天亲送葬时,白头老母最伤悲。更知清泪临风洒,姊在病床妹远离。”送葬的队伍中,少了两人,顾衡的妹妹在顾衡牺牲后不久也因病辞世,其姐身体欠佳,无法为顾衡送最后一程。“葬罢全家怅惘归,独临蒿里尚依依。凄风暮雨来催促,返步只能与汝违。”“一代青年到此休,半生浪迹等蜉蝣。料知泉下绵绵恨,不尽江河宰割秋。”“汝为躯壳长埋日,我是精神已死时。与汝有缘期来世,共同戮力振邦基。”顾倬的记事诗字字血声声泪,悲痛欲绝之情力透纸背,今读之仍心如刀绞。

  顾倬的100首《哭衡儿诗》和《祭衡儿文》皆收在他1898年至1938年间写的《云窝诗存》和《云窝文存》两稿本中。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诗存》和《文存》既不能公开,更不可能出版,一直被他的女儿顾清侣珍藏在身边。现在这些诗文传给顾清侣之子,其复印几十本,赠送给无锡市图书馆、南京市图书馆收藏。

  |汪春劼 文|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