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太湖潮 > 太湖潮头条 > 正文

有一种期待叫“大无锡”!

2021

09/03

09:06

来源

无锡新传媒网

分享

  ◎小杰 飞宇/撰稿

  如果把一座城市比作一面鼓,只有整个鼓面绷紧,才能敲得响。要应对外部竞争挑战,就需要内部各板块优势互补、融合发展、握指成拳,形成强大的发展张力。

  站在新的奋斗起点,市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会发出了“更快迈向‘大无锡’时代”的强音。

  一枝独秀不是春。迈向“大无锡”时代,应该如何发力?

  近日,第十一期太湖潮·思享汇活动上,住建、规划、交通、建管、地铁、产业领域嘉宾们齐聚一堂,立足深耕领域,畅想“大无锡”时代的美好蓝图。

  大无锡!重在顶层设计

  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从“蓝图设计”步入“施工落实”的提速关键期。怎样“施工落实”?从操作层面来看,抓好区域内的一体化,应当摆到与抓好区域间的一体化同等重要的位置。

  许多先进地区都把市域融合作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如,南京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各板块融合发展,打造高能级辐射的国家中心城市;苏州也明确要通过提升市域统筹发展能力,打造长三角重要中心城市。

  “没有锡澄宜的一体化,就没有苏锡常的一体化,那也更谈不上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建设处处长郑向启说,命运共同体无锡与江阴、宜兴是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构建“空间共构、功能共生、产业共谋、设施共建、环境共治”的一体化发展格局是锡澄宜共同的发展战略。

  (郑向启)

  然而落实到操作层面,加快“市域一体化”发展,重在规划引领,需要强化顶层设计,不能“各敲各的锣,各唱各的戏”。

  此前在实践中遇到这样的情形,一条主干道,区域间规划的方向是截然不同的,一个向北扩建,一个向东扩建;围绕接通这条主干道,两个区域间衔接的部门也是截然不同的,一个归口在住建部门,一个归口在交通部门,体制机制不顺给工作推进带来不少难点……

  锡澄、锡宜一体化是解决市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优化空间资源配置、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强化区域中心地位的重要战略抓手。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总规处副主任高军军表示,从无锡的发展空间角度来说,无锡面临着腹地受限的局面,亟需加快推动锡澄宜一体化发展,从而谋求更广的发展空间与更多的资源,强化空间协同和整体布局。

  无锡,位于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几何中心,苏锡常都市圈的中部位置。加上江阴和宜兴,无锡全市总面积4627.47平方千米,总面积算不上大,甚至有29.0%的面积是水域的城市,它的一体化发展至关重要。

  (高军军)

  目前,市域正在形成“一轴一环三带、一体两翼两区”的总体空间格局。其中,一轴为锡澄实力发展轴,一环为太湖湾生态科创环,三带为沿江发展带、沪宁发展带、宁杭发展带;一体为无锡中心城区,两翼为江阴市、宜兴市,两区为锡澄、锡宜两个协同发展区。通过两个协同发展区规划建设,增加锡澄宜一体化发展的“锚固点”。

  无锡与江阴、宜兴,资源禀赋各具特点,产业基础各不相同,只有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将“市域一体化”理念贯穿规划工作始终,强化规划协同,才能引导城市、产业、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建设、无序竞争,才能构建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空间布局整体优化的多赢局面。

  从这个层面上说,不光无锡需要宜兴、江阴,宜兴、江阴也需要拥抱无锡。

  大无锡!区域间要“血脉相连”

  俗语有言“要想富,先修路”,同样,对于锡澄锡宜一体化来讲,交通是最为基础的,近两年,无锡和江阴、宜兴之间的“水陆空”三种道路,都有一体化建设的布局。

  从最重要且最基础的地面交通来讲,目前,无锡与江阴和宜兴之间,有了明确的道路交通网络布局。

  “锡澄之间,规划了‘两高三快七干线’的道路网络。”市建管中心副总工程师杨炜介绍,其中有大家耳熟能详且日切期盼的锡澄S1线、凤翔路-锡澄路快速化、新锡路-长山大道快速化等一批重大项目。

  (杨炜)

  “锡宜之间,规划构建了‘两高两快两普’的一体化道路交通网络。”高军军介绍。目前无锡正加快推进苏锡常南部高速、宜马快通等项目建设,规划预控宜锡张城际轨道(S2线+S4线)通道,盐泰锡常宜铁路前期工作也在抓紧推进中。

  “什么是一体化,我觉得首先就是城市‘血脉相连’。”无锡地铁集团总工办主任助理程冕认为,只有将道路相互贯通,才能盘活整个交通线,在建设锡澄S1线基础上,锡澄S1线和无锡地铁1号线进行了互联互通。

  (程冕)

  无锡市交通运输局建设管理处副处长谭曜悬认为,“断头路”是锡澄宜一体化发展交通方面的短板,目前交通部门正在加快推进340省道惠山区西段、西环线北延、新锡澄路北延和暨南大道西延等“断头路”项目。“消灭目前没有成环成网的路段,将他们与主干道打通,整个交通路网才能进一步盘活,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效益最大化。”

  (谭曜悬)

  除了道路交通,无锡在水路与机场建设方面均有长远考虑。

  从水路交通来讲,锡澄宜一体化方面,无锡正在开展锡澄运河航道整治工程和锡溧漕河航道整治工程。目前锡澄运河航道整治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锡溧漕河航道整治工程正按计划顺利推进中。

  从机场方面来讲,今年有两个航空项目列入2021年锡澄锡宜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中。一是硕放机场快速脱离道工程,即飞机落地后可以快速的离开跑道,释放跑道容量;另一个是预计今年年底建成宜兴丁蜀通用机场。

  项目的建设与建成,对未曾体验过的人来说只是一张张图片与一行行文字,但对国合环境高端装备制造基地董事总经理邵焜琨这样的“刚需”人群来讲,有着实实在在的便利体验。

  “我以前出差一定是去禄口机场,很少从苏南硕放国际机场出发。”随着锡宜之间的道路连接越来越顺畅,从宜兴出发至机场所需的时间越来越短,邵焜琨表示,思享汇活动后的第二天他就要去深圳出差,这一次,是他十年来第一次选择从苏南硕放国际机场出发。

  大无锡!要加快产业一体化

  “交通只是锡澄宜一体化的基础设施网络,是它的基本支撑条件。”郑向启认为在解决三地之间的交通问题后,还有更多的工作需要去做。

  如果说市域一体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那么产业发展布局一体化,加强三地产业协同,则是这个系统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将产业放在更大区域中谋划布局,实现产业发展的互促互补、相辅相成,这是大势所趋。优化锡澄宜产业发展链条、形成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紧密联动的格局,是一体化战略题中应有之义。

  现场嘉宾介绍,为了做强做长产业链,形成一批具有独特竞争力、较强控制力的优势产业集群,近年来,无锡加强在市级层面产业集群的顶层设计,重点发展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纺织服装、节能环保等16 个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集群。

  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近年来,无锡以重大产业项目为引领,初步形成“设计在滨湖、芯片制造在新吴、原材料在宜兴、封测在江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闭环。

  宜兴是环保之乡,无锡是物联网之都。近年来,无锡物博会期间,宜兴通过积极举办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智慧环保高峰论坛,来推进物联网技术与环保产业的深度融合,探索环保产业创新发展之路,加快推动环保物联网技术成果转化。

  (邵焜琨)

  “2019年,在无锡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国合环境”有机会去申请江苏省重大创新平台,并列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中。”产业与政策上的交流,让来自宜兴的企业家邵焜琨对“大无锡”有着切身感受。

  邵焜琨认为,宜兴在节能环保、通用航空、环太湖旅游等领域与无锡融合发展、集聚发力上大有可为。

  (江南大学江阴校区高清效果图)

  随着锡宜澄一体化迈入纵深,在产业不断融合的同时,三地在社会保障、教育、卫生、体育、政务等公共服务方面,正在形成一体发展、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实现区域民生共建共享。

  大无锡!要不断提升“四个认同”

  “一般来讲,融合需要四个方面的认同:理念认同、价值认同、文化认同、情感认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情感认同’。”邵焜琨认为这个理念同样适用于锡澄宜一体化,他认为除了系统性改善“硬设施”外,也需要围绕情感、价值等方面加强融合

  “我对外介绍,我习惯说‘我是宜兴人’,而不是‘我是无锡宜兴人’。”邵焜琨分享,在日本留学时,他介绍自己是“宜兴人”,往往对方并没有听说这个城市,但当自己介绍是“无锡人”时,会有不少日本友人表示听说过,因为在日本,无锡知名度很高。

  现场嘉宾都期盼,要更大力度促进三个地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形成一种“大无锡”的文化认同感,“希望通过我们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大家介绍自己时会脱口而出‘我是无锡哪里人’。”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无锡全域发展,让美丽的生活环境、便利的交通路网、完善的产业配套、稳定的民生服务精彩呈现,这些幸福生活密码,也将生发出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助推无锡迈向更高质量发展。

  活动结束前,每一位嘉宾用一句话概括了他们心目中的“大无锡”。

  郑向启:“从城市建设方面讲,我心目中的‘大无锡’是:长江、太湖、运河特色彰显的山水宜居大无锡。”

  高军军:“未来的‘大无锡’应该是真正方便到三地老百姓日常工作、出行等生活需求,让老百姓切切实实拥有幸福感与获得感的大无锡。”

  谭曜悬:“我心中的‘大无锡’当打造全国性的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具有全国辐射力的交通枢纽名城。”

  杨炜:“‘大无锡’就是无锡、江阴、宜兴三城能够发挥自己的文化、地域特点,做出自己的品牌。”

  程冕:“作为地铁集团的一员,我希望的轨道上的‘大无锡’,是轨道出行能够培养大家一体化式的新的生活方式。”

  邵焜琨:“用三个词形容:精彩、包容、自信。”

  各位读者,你心中的大无锡是什么样子的呢?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