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太湖潮 > 太湖潮头条 > 正文

无锡天桥,可以再惊艳一点!

2021

07/19

09:04

来源

无锡新传媒网

分享

  ◎陆飞宇  小頔子/撰稿

  避免车流和行人抢道拥堵,保障行人通行安全,提高车辆行驶速度,在城市人流量大、交通事故易发路段、学校、医院、商场门口等处建设人行天桥,是与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事,关系着大家的微幸福。

  从不久前高浪路人行天桥的设计方案一经公布投票,多个平台都收获大量阅读量可以看出,无锡市民对天桥的动态十分关注。

  过去的天桥,仅仅单一地为行人的通行提供便利,而如今,经济、景观、文化等因素都将融入规划设计。点亮城市交通系统的助推剂,对标国内先进城市,当下无锡天桥的建设现状如何,未来又该如何发展?

  近期,太湖潮·思享汇走进谈渡桥社区,围绕《一桥一景让天桥不止于“桥”》的话题,现场嘉宾从不同角度,就锡城天桥建设现状、未来选址、设计、管理等问题做了精彩的分享——

城市交通是个系统

以城为本,天桥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人行天桥作为交通建设项目的配套工程,旨在人车分流,缓解路面交通压力,作为横向过路交通系统,随着城市交通规模的扩大,其作用日渐凸显。

  梅园天桥——建于1989年,是无锡第一座人行天桥,到解放南路人行天桥——无锡第一座双向自动扶梯式人行天桥,再到规划设计中的高浪路人行景观天桥——兼顾时代性、创造性以及经济性……“相较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内一线城市,无锡天桥总体数量是比较少的。”九三学社无锡市委副主委、市政协常委、江苏中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凤军说。

  天桥是慢行交通系统的一部分,需要整体规划。

  放眼国内先进城市,厦门着力打造国内领先的高品质慢行交通城市,值得借鉴。集成了天桥、坡道、环岛、自行车停车处、自行车服务亭和观光点等,自行车道+步行道系统建设构建安全、连续慢行路径和网络,给慢行道路系统提供便利。

  其“一环两带多放射”的慢行系统,结合厦门市的山水资源分布以及绿道系统进行布局规划,有效结合了城市空间特点、景观资源及城市功能分布情况。利用天桥的搭建,形成非机动车独立的慢行系统,在提升非机动车和行人安全出行的同时,也有利于减少机动车的能耗,符合低碳环保出行的需求。项目获得了广泛的关注,荣获2019年度“丹麦设计奖”,同时也获得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目前无锡天桥的建设与城市发展存在着比例不对称的情况,其数量和使用率上来说相对较低。“由于市民出行习惯和天桥选址等问题,锡城部分天桥被‘荒废’,而真正人车密集的区域,如市区、交通枢纽带等却没有建造天桥。”市民代表、无锡市政公司前桥梁技师陆星南说。

  城市交通是个系统,选址需结合周边交通情况、区域发展模式、整个城市未来发展趋势等。选对了缓解交通压力,亮化城市交通系统……陆星南提出,比如大成巷步行街和崇安寺区域人流量、车流量大,人行横道线数量多,分布密集,在大东方百货与云蝠大厦之间,短短100米左右距离,便有2条人行横道,可见人流之密集,给机动车行车造成不便,也给行人通行带来安全隐患,建议是否可以在此区域建设一座天桥以缓解人车交通压力。

  现场嘉宾认为,无锡北倚长江、南滨太湖、运河穿城而过,绝不缺乏景观资源,通过城市整体规划,未来如果可以利用天桥将美景与日常通行结合,即缓解了路面交通压力,又有利于绿色环保。

天桥——沟通的桥梁

以人为本,天桥建设离不开人性化设计

  城市建设唯有以民为本才能做到为民所建。天桥的建设旨在方便行人横向通行,但据观察,不少市民仍不习惯或不愿意走天桥。

  陆星南介绍,周边不少居民希望南禅寺天桥的电梯可以根据季节错时开关。因为,夏季昼长夜短,不少市民会在晚饭后出来遛弯,晚上7、8点再回家,但这时天桥的电梯往往已经关闭;而冬季昼短夜长,天黑得早,市民晚上未必会出门,此时天桥的电梯就可以关得稍早些。

  目前,无锡除了南禅寺人行天桥设计了双向有台阶的自动扶梯外,其他天桥均未安装电梯。这给残疾人和需要使用轮椅、婴儿车的人群带来了不便。

  现场嘉宾们认为,无障碍的概念要深入到市政建设中。将方便残障等人群纳入设计需求中,考虑这类人群如何过马路,除了自动扶梯外,加装垂直电梯也有利于解决残疾人的出行需求,这是未来的趋势。

  现场居民提出,还应该适当考虑加装雨棚、安装天桥地面防滑设施、合理灵活调节电梯运营时间……一系列便民措施加上去了,人行天桥变得人性化了、合理化了,愿意走的人自然越来越多,所谓的使用率低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桥,从文化意义上讲,即沟通,天桥为桥,它不仅仅需要在交通上实现沟通,在城市文化上也能实现沟通。既然要实现沟通,人行天桥的建设一定要以人为本。”江大设计传播机构董事长赵明说,在国内为不少城市打造过地标设计的他对无锡城市建设、城市更新有着自己的思考。

  赵明建议,从顶层设计入手,根据无锡“低调沉稳有灵气”的调性,进行设计。将无锡的城市文化融入天桥的美学中,无锡的建筑,应该在全国城市文化发展中独具特色。同时他提醒,不建议将效率化的天桥都做成网红打卡地。

  桥,历来作为沟通的桥梁,除了与人的沟通外,桥也应蕴含一个城的底蕴,传递一座城的文化。武汉的同济健康天桥,以一座天桥的名义铭记与感恩援鄂医疗人员,彰显了特色。

  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无锡,一座温婉的江南水城,处处流淌着烂漫的诗情。

  将江南元素融入天桥设计,赋予她独有的江南调性,让城市天桥不再千篇一律。将文化景观功能融入天桥,为城市品牌的打造、城市形象的升级锦上添花,成为一张绚丽的城市名片,真正做到让天桥不止为“桥”。

城市立体化发展是趋势

规划先行,为城市多元发展提供新思路

  城市不断发展,从前人潮汹涌搭建天桥的地方,如今未必依然需要天桥,如何让天桥的“保质期”更长?这就需要从顶层设计与规划出发,通过更加智能化的设计,以城为本,满足城市更新、商业、社区等需要,从而赋予天桥更多的功能。

  以纽约高线公园为例,设计师将公园内废弃的旧火车道改造成天桥,但这座天桥不仅跨越多条主干道,还连通着不少商业综合体、社区、厂区等,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在这座天桥上,我们可以看出,除了交通与美化,天桥还能够承载商业功能。

  无独有偶,上海也有这么一座天桥。陆家嘴C形明珠环人行天桥,是上海最大的人行天桥,它集观光、休闲、购物等功能于一体。通过天桥,人们可以欣赏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等美景,同时该天桥连接着四周的各个景点商圈:正大广场,国金中心,环球金融中心以及上海中心等,从而促进商圈的发展。

  这一点对于无锡有着切实的借鉴意义。

  随着网购的盛行,线下的实体商业体受到冲击。在场嘉宾表示,是否可以用立体的天桥形成一个地上交通,实现立体化天桥带动中山路一带商圈的发展?

  赵明说,在互联网经济的冲击下,实体店的发展已受影响,加上二层到达率低、展示性差,消费率的提升更是受限。用天桥架起周边商圈,形成“双首层”的概念,有利于提升市民的购物到达率,提高消费频次,带动经济发展。

  这些具有商业性的天桥,作为城市街道的延伸,是一个城市设计、地产开发和交通建设诸多领域紧密配合协调的结果。它能在便捷行人的同时,盘活城市商业,彰显城市活力。

  市建管中心副总工程师杨炜认为,建设连接商圈之间的空中连廊确实是个选择,但这个构想需要一个特别高水准的设计,在长效管理方面也需要顶层设计,明确责任主体。

  建设需求是否能获得相关商家的一致同意?公共区域的长期维护谁来负责?

  城市立体化多元发展需要各部门统筹规划,政府和相关机构出台相关政策明确权责,城市设计师合理设计策划,涉及单位积极配合才能够把城市建设这盘棋“盘活”、“盘好”。

  现代化的城市形象不仅在于高楼林立、霓虹炫目,更在于是否具有以人为本的交通体系,在满足通行安全便捷需求的同时,融入城市特色元素,把握未来发展趋势,让天桥记录城市发展轨迹,承载城市记忆,不止于“桥”。

 

  出品:报业集团无锡观察融媒中心

  运营:“太湖潮”网评工作室

  策划:倪均 赵晓军 史春阳

  图片:高孝文,部分图片来自青年报等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