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专题 >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 正文

长三角一体化丨以“人才活力”激发“科创动力”,宜兴奏响“双招双引”最强音

2021

06/08

08:40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进入“十四五”,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产业比拼开始进入科技创新赛道。今年以来,宜兴“快速度起步、大格局开局”势头猛进,陶都大地奏响“双招双引”最强音,按下“科创带”建设快进键,人才、项目的加速引进,科创因子的不断注入,产业发展令人耳目一新。争先进位、跨越赶超,宜兴正在加快打造无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和坚强一翼;产业升级,科创赋能,宜兴正以全新的姿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构建“两个体系”——以科创赋能产业 以产业承载科创

  “四梁八柱”,宜兴“十四五”发展的主要支撑。这“四梁”中重要一“梁”即为两个体系,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这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宜兴各级抓经济、谋发展的主要任务。

  “以科创赋能产业、以产业承载科创,两者结合、互促并进,才会释放出最强动力,这是宜兴高质量发展、加速度赶超的主要路径。”宜兴市委书记封晓春表示。如何构建“两个体系”?宜兴的做法是,把创新驱动和产业强市统筹起来,既依靠科技创新升级传统产业、实现动能转换,又依托科创项目布局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

  生命健康产业,宜兴今年全新打造的一大新兴产业。该产业瞄准健康食品品牌打造、现代中药品质提升、康养医疗示范等领域,力争到2023年,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在扶持政策的制定上,宜兴做了大突破。如在支持医疗器械类企业研发创新方面,单个企业每年获得补助最高可达1000万元。

  产业的快速突破正是科创、人才赋予的强大动力。在2月份的乡贤座谈会上,阿斯利康中国区总裁王磊向宜兴抛出了橄榄枝,提出了自己在宜兴的“四个一”计划,打造一个以乡贤为主的创新园、落户一所行业大学、成立一支产业基金、搭建一个互联网医院流通平台。仅两个多月后,王磊对家乡的承诺快速兑现。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落户宜兴汇龙大厦,阿斯利康赋能大学基地正式成立,并将旗下慧医天下互联网医疗平台落户创新园。

  而科创人才项目带来的是产业发展“兴奋点”,更有可能实现裂变式、爆发式发展。在这方面,博砚电子是个有说服力的例子。5年时间,博砚电子掌舵人宗健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了光刻材料,填补了国内企业对光刻材料研究的空白。如今,博砚电子不仅培养出了省双创人才赵榆霞、章宇轩等一批优秀人才,更为宜兴新材料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眼下,依托博砚电子,宜兴经开区正加快引进“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光敏电子材料研究所”,为未来产业发展搭建高端科研平台,实现科创带动产业、产业吸引人才的链式效应。

  据统计,目前,宜兴119家“陶都英才”项目承担企业中,6家在主板上市、7家拟上市、56家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创业类企业成功率达92.5%。

  发力“双招双引”——升级融合汇动能 创新举措求突破

  今年3月,宜兴召开太湖湾科创带建设暨“双招双引”大会后,“双招双引”步伐加快。北京、上海、天津多场洽谈会,为助推发展持续汇聚强动能,彰显出宜兴抢占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先机、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昂扬姿态。

  “发力‘双招双引’,宜兴目标明确,那就是力争在产业‘新赛道’上跨越赶超。”宜兴市市长陈寿彬表示。科创带建设和“双招双引”,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理论化的新概念,而宜兴今年发力这两块,是以往科技创新、招商引资工作的一次升级和融合,通过集聚科研载体、科创项目、高层次人才,来构建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赋能现代产业体系,最终形成宜兴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动能区。

  今年4月,宜兴在上海举行经贸科技合作洽谈会,总投资达435.6亿元的44个项目成功签约,这不仅是今年宜兴发力“双招双引”取得的第一波成果,更是宜兴主动融入“沪动圈”,向“海”借力的又一次全面出击。各板块也在不断发力,宜兴经开区率先召开“双招双引”工作大会,出台系列政策意见,举办“双招双引”天津专场、集成电路产业特色工艺创新联盟大会等活动;环科园在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宜兴与滨湖启动共建新兴产业基地等活动上,签约总投资230亿元的18个重大项目;官林与普睿司曼签约宜兴首个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区总部项目等。

  眼下,宜兴正在不断推出一批突破性、创新性举措,确保年度重大项目招引任务超额完成、省市重大项目开工率和投资完成率,力求入选省“双创”人才、团队数量走在无锡前列。两个月前,在宜兴召开的太湖湾科创带建设暨“双招双引”大会上,卓易科技卢炬团队作为“陶都英才”创新领军团队,获得项目资助1000万元。据了解,这是近年来单笔兑现额度最大的一次,金额达到县级市领先水平。不拘一格用人才,已渗透至宜兴高质量发展的每个细胞。

  面向未来,宜兴的人才引育将更加精准。下阶段,宜兴将实施“氿子兴宜”工程、顶尖人才集聚计划、领军人才集聚计划等10个重大人才工程,致力打造一批在无锡乃至全省具有影响力的人才工作品牌。除此以外,将打出政策引人才、比赛选人才、机构招人才、资本识人才等7大招数,致力构建全方位、多渠道的“引育用留”新格局。在招商引资上,宜兴将依托已建立的招商基金、产业基金,常态开展板块招商大比武活动,加大以商引商、以企引企、以才引才、产业链招商力度,继续分领域、分产业链召开乡贤对接洽谈会。

  实施“两大抓手”——招引青年人才 力促乡贤回归

  与周边长三角先进地区相比,宜兴的创新资源集聚度还不够足,尤其是太湖湾科创带建设基础还较薄弱。太湖湾科创带建设,将直接决定宜兴转型升级能否真正实现质变和跨越。

  而在这样一个新机遇前,必须清醒认识到,人才,将是实现快速起跳的关键。“站在高质量发展新起点的宜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封晓春说。如何在人才争夺战中取得先机、吸引高端人才助力发展?宜兴重点发力青年人才的招引和乡贤人才的回归。

  今年3月,宜兴启动了中国宜兴太湖湾国际青年精英科创挑战赛。尽管赛事已是第二届,但相比首届,宜兴诚意满满,大赛不仅在产业方向、赛事规模、服务政策等方面做出了调整,更是在获奖名额与奖金金额上实现双重升级,总奖池高达231万元,是首届大赛总金额的7倍,为长三角地区同类赛事最高。不仅如此,宜兴还积极探索“人才+金融+产业”新模式,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力度,积极对接各类创投机构,构建更加高效的人才资本对接体系,有效打通资本与人才、技术、创新的连接渠道。

  结合集成电路、新能源等产业发展需要,宜兴构建立体化引才矩阵,奔赴全国各大高校等,全方位拓展招才引智“朋友圈”。去年,宜兴从上海到桂林,从杭州到深圳;今年,宜兴又走进南京工业大学……招才引智的足迹遍布长三角。据了解,截至目前,宜兴已在上海、杭州成立了人才科创飞地。至今,宜兴已累计引育省“双创计划”人才66名、团队9个,无锡“太湖人才计划”创新创业领军人才44个,“陶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146个……

  “教授之乡”宜兴,先后走出两院院士30人、大学校长100多人。宜兴正是要把这种人文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让“双招双引”立见成效,让高质量发展活力满满。从4月初的专家教授宜兴行,再到5月初的百企千才高校行,今年以来,每一次以科创、人才为主题的活动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环节,那就是请乡贤站台,为宜兴招才引智助力。眼下,借力乡贤,不仅成为宜兴招才引智的一张“特色牌”,更成为了宜兴打造太湖湾科创带南翼动力源的最大底气所在。

  为大力实施“乡贤回归工程”,目前,宜兴还在加快出台乡贤服务贡献家乡激励政策,大力实施乡贤人才特支计划,提出对引荐项目人才、回援资金技术、返乡创新创业的乡贤给予重点扶持奖励,为乡贤及其亲属开辟城市服务绿色通道。(胡志杰 蒋梦蝶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