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无锡观察 > 正文

无锡,何以“生动”?

2021

04/19

09:22

来源

无锡观察 无锡日报 江南晚报 无锡新传媒网

分享

  “动能强劲”用来形容当下无锡的生物医药产业再合适不过了。

  药明康德、药明生物、保诺科技、生基医药、无锡观合、泰格医药等组成的医药研发服务外包(CRO)产业“天团”,研发服务外包和创新能力国际一流、国内领先;

  通用医疗、祥生医疗、海斯凯尔、海鹰医疗等企业代表,超声影像类雄踞国内第一方阵;

  特殊医学配方食品方面,江南大学食品科学全球排名第一,费森尤斯卡比华瑞的肠外营养液、纽迪希亚的肠内营养乳剂占全球90%市场份额……

  如果这些太过专业的话,那就看看数字吧:

  2020年这么充满挑战的一年,被当作“产业地标”打造的无锡生物医药产业“长势”依旧,营收突破1000亿元大关。2021年无锡生物医药产业的“小目标”定为产值要增长15%

  前不久的一个新闻,也从侧面反映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势头有多么强劲——

  3月23日,无锡市公布了纳税百强企业,有6家生物医药企业进入榜单,其中药明康德、阿斯利康位列全市第一名和第二名

  值得一提的是,药明康德在2019年还是第五,提升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不愧是无锡“十四五”规划和太湖湾科创带建设规划中的“头号战略产业”之一。

  在强手林立的江苏,实现如此目标,实属不易。要知道,如果拼生物医药产业实力,同在苏南的苏州,身处苏中的泰州,以及偏居苏北的连云港均各领风骚。

  在生物医药这条赛道上,无锡这座处在太湖湾的“温婉小城”何以在十几年间变得如此“生动”,呈现出蓬勃生长之势?在上周举行的这场主题为“在太湖湾 遇见未来”的全媒体新闻行动当中或许藏有答案,一起去看看吧!

  在医药界有个说法,研发一个一类新药,从种子到发芽到结果,需要三个“10”——10年时间、10亿元和10%的成功率。

  也就是说,原创新药的研发生产是一个时间漫长、投资巨大并充满风险的事情,这不仅考验企业的实力,更是考验一个地方发展的耐心和韧性。

  无锡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便体现了十年磨一剑的功夫。

   “无锡把生物医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无锡高质量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支撑点和增长极。”去年12月,市委书记黄钦在“健康中国行·科创太湖湾——2020中国健康新势力发展峰会”如是说。

  一直以来,无锡对于生物医药产业的政策支持都相当给力,近年来则更是快马加鞭,火力全开。

  2020年4月,无锡市政府发布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及“三年行动计划”,祭出的手笔之大令人惊叹。

  《关于加快推进无锡市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锁定产业发展目标,从支持创新、搭建平台、培育企业、加强服务、招引项目等方面出台了15条政策

  支持的重点落在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和高品质仿制药研发,单个企业每年资助总额最高可达1亿元

  《无锡市现代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则提出,未来三年全市生物医药企业要达到1500家,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

  各县区也相继出台产业政策,在技术、人才、项目等方面给予扶持政策措施,形成市区联动、协同发展的产业政策环境。

  同样是在去年,市长杜小刚更是亲自挂帅生物医药产业链“链长”,对于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无锡生物医药的底气,很大一部分源自这里政策的持续性和针对性。

  说实话,产业专项政策是典型的非市场行为,是柄双刃剑,用得好时“所向披靡”,用得不好“伤人伤己”。

  细看无锡这几年的生物医药产业政策,针对性很强,虽然“价码”都很丰厚,但相当注意“分寸”的拿捏,而且很有规划性和前瞻性,从而有效加速了人才、企业、技术的聚集,激活了无锡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潜力。

  就拿2020年9月4日发布的《无锡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发展规划(2020—2025年)》来说,其中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描述为:“壮大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国际化为发展导向,加快发展新制药和医疗器械,前瞻布局精准医疗、健康管理、医药研发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态。”

  规划中还写到强化生物医药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出了创新企业倍增计划、重大基础设施领航计划、太湖之光科技攻关计划这三个行动措施。

  规划定位和行动方案瞄准的穴位十分精准:

  1、引进高端人才

  2、鼓励源头创新

  3、加强科研载体建设

  4、加强产学研之间的合作

  太湖湾科创带的“创新”,不再是无锡以往擅长的应用创新,而是向我们曾经的短板“源头创新”发起冲锋,这对“四高一长”的生物医药产业、尤其是本土企业无疑是强烈的利好。

  除了政策到位,园区赋能也是无锡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一大优势。

  无锡现有四大生物医药专业园区,被坊间称为“四朵金花”,分别为:无锡(高新区)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无锡马山(国家)生命科学园、无锡(惠山)生命科技产业园、无锡(江阴)生命科技产业园。

  这“四朵金花”集聚了无锡70%以上的生物医药企业,对无锡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企业数量、人才队伍等都带来积极而显著的影响。

  “在太湖湾 遇见未来”全媒体新闻行动便探访了其中三个园区,可说是“各具特色,潜力无限”。

  一一来看。

  第一站:无锡(马山)国家生命科学园

  素有“华东药谷”之称的无锡(马山)国家生命科学园可谓“家底丰厚,得天独厚”。

  为什么说家底丰厚?只消说一个名字便足以让人信服——药明康德。

  药明康德2000年在无锡马山诞生,随后成功跻身中国临床前新药研发外包服务机构“一哥”。只用了7年时间,销售额从2000万元涨到7亿,并于2007年在纽交所成功上市,成为当时生物医药行业的一颗新星。

  正因为有了药明康德,无锡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区于2008年11月开园纳贤,目前已汇集各类生物医药、保健品、医疗器械、服务外包企业100多家,已初步形成了集研发、中试、制造生产的服务外包产业链,形成了无锡新药研发的核心带。

  那有为何说它“得天独厚”呢?这就不得不赞叹一句无锡真是好山好水好风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将健康和旅游服务结合的医疗旅游逐渐盛行。依托得天独厚的太湖山水资源和丰富的旅游资源,马山国家生命科学园与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携手,再次转型,致力于打造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医疗休闲基地。

  放眼省内,乃至国际国内,有这样的资质和禀赋的园区,那可真不多见。

  第二站:惠山生命科技产业园

  说实话,与马山相比,惠山区的先天条件并不算优秀,不过凭借区位优势和雄厚的制造业实力,选择走差异化路线,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反倒让园区脱颖而出。

  “不求大而全,只求小而精。”这是惠山新城生命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娄磊总结发展逻辑。

  以先进医疗器械、高端生物医药、顶尖精准医学三大产业为主导方向,开园十多以来,园区已成功引进CASI制药、泛生子、西比曼生物等国内外生物医药企业近200家,逐步形成了以时代天使、高峰医疗、乾鹏医疗为代表的口腔医疗器械产业集群,以华泰创新药、生基医药、保诺科技为代表的生物医药服务外包产业集群,以泛生子、中德美联、正则医学检验所为代表的精准医学产业集群。

  而且,优质的营商环境也为惠山生命科技产业园加分不少。

  2020年4月,经历了包括北京、上海周边18个生物医药园区的超级PK赛后,业内著名的生物医药创新研发企业保诺生物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终于将全球最大的创新药物研发中心落地惠山。

  便捷的地理位置、一流的硬件设施、优惠的扶持政策自然重要。但促成项目落户的最重要因素,用保诺科技亚太区公关和市场营销副总监杨彬的说:“是被开发区和生命园的每一位领导、同仁的真诚、高效与坚持所打动。”

  最后一站: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I·Campus)

  与前两个园区相比,它虽资历尚浅(2019年刚刚开园),实力可不容小觑。

  作为无锡市政府、无锡高新区政府与生命科学头部跨国企业阿斯利康联合打造的全球创新孵化平台,出生自带流量。

  在政府提供强力政策扶持和资本助力,以及阿斯利康龙头效应下,一个创新生态圈正在迅速壮大。

  据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企业招商部部长李俊杰介绍,目前园区招引了30多家企业,全部都是阿斯利康生态圈里的企业,它们在某些细分领域很有优势。比如无锡佰翱得生物科学有限公司,就是冷冻电镜结构全方位服务能力CRO标杆企业,心安医疗科技则是全球最大的提供即时心脏病专家认证的心电图报告的平台。

  此外,阿斯利康与中金资本联合成立全球医疗产业基金落户无锡,并不断凝聚投资机构,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和金融互动。

  一路看来,几大园区既错位发展、特色鲜明,但无不体现着无锡对生物医药产业布局的领先和前瞻意识。

  上拼规划,下拼服务。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大、前景好,这两项比拼都体现着一个园区的综合实力。

  被资本市场追捧,同样很能说明产业实力。

  “在太湖湾 遇见未来”全媒体采访行动座谈会上,无锡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张泓骏详细介绍了无锡推进生物医药企业上市的情况。

  目前,无锡有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4家,分别是药明康德、药明生物(港股)、祥生医疗、四环生物。其中药明康德市值3242亿元人民币,居无锡A股上市公司首位,全省A股上市公司第二;药明生物市值4328亿港元,位居全省港股上市公司第一。

  后备企业方面,有华兰药用、采纳科技、迪哲医药等拟上市生物医药企业6家。此外,还有福祈制药、三联生物、天瑞精准医疗等一大批生物医药上市后备企业蓄势待发。

  无锡生物医药企业上市节奏明显加快。

  这与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企业上市工作,把推动企业上市作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发展层次的有力抓手密不可分。

  2020年我市出台《无锡市加快推进企业上市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发展,重点推动生物医药、物联网等产业上市后备企业的培育,全力构建无锡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新格局,推动实施企业上市“3150”倍增计划,即:到2023年,全市上市储备企业累计达300家以上,拟上市企业累计达100家以上,新增上市公司累计达50家以上,确保上市公司总数累计达200家以上;每个重点产业都有上市公司10家左右。

  与此同时,进一步优化企业上市服务环境,积极开展投融资服务。

  特别是持续开展的“创投无锡”路演活动,为包括生物医药产业在内的企业提供融资对接服务。其中,举办生物医药专场路演活动两场,为10余家生物医药项目提供展示平台,并帮助对接投资机构。

  2020年,通过举办生物医药专场路演活动,成功吸引蓝软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落地滨湖区,并帮助其对接融资1000万元。截至目前,已帮助中德生物、天瑞精准医疗、识凌科技、江苏新元素医药科技、泽成生物、三联生物、无锡凌先医药、影为医疗、伯科生物、茵络医疗、蓝软智能、贝迪生物、戴可思生物等13家生物医药企业获得融资6.3亿元

  但不得不承认,受限于城市能级,无锡生物医药专业风投力量还不够强,对种子期、初创期生物医药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还需加大。

  有业内人士建议,进一步加强对生物医药产业金融支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发挥市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作用,引导和鼓励各类投资基金加大对生物医药项目的投资,加强对种子期、成长期项目的支持力度;支持阿斯利康、药明康德等龙头企业联合优质创投机构,组建专业领域天使或风投基金;支持优质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融资。

  生物医药产业是一个永不落幕的朝阳产业,无锡已经脚踏实地深耕多年。

  如今,长势喜人,更要保持战略定力。

  立意长远,做实当下,让更多的生物医药标杆企业选择无锡、让更多具有成长性的潜力企业扎根无锡。

  在不断巩固生物医药企业基本盘的同时,不断成就无锡生物医药产业的“高光之地”。

 

  来源 |无锡日报政务融媒

  记者 | 刘杨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