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教育 > 正文

锡山高中精微变革引关注、做样本

2021

04/14

11:15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4月9日,在全省400多名教育专业人士的见证下,以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名字命名的“唐江澎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所”揭牌。研究所将成为全省推进育人方式改革的动力源泉,促进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江苏省教育厅为何要设立以一位高中校长名字命名的研究所?唐江澎及其所在的高中在育人方面有何独到之处?在当天举行的江苏省区域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展示分会场活动暨省锡中育人方式改革专题研讨会上,记者就此进行了探访。

  ■七节课全方位展示改革成果

  锡山高中是全省拥有省级课程基地数量最多的学校,实现了全学科覆盖,创设了支持学习方式变革的专业学习场景,深刻改变了学校品质与样态。当天,锡山高中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物、历史以及研创大任务共7节常态课,向全省400多名教育专业人士全面展示该校以课堂为主阵地,推动育人方式改革的实践。

  物联网农场是该校“新农科”实验基地的一部分,包括果树种植区、农耕试验区等,于去年11月启用。平日里,学生在这里体验农耕、开展植物生理学等实验,还可以将自己亲手耕种的农作物采摘回家变成桌上的一道菜。同期启用的匡园社街则设有生涯发展指导中心、烘焙小站、诚信超市、学生银行等,并开设了相对应的课程。

  在胡氏三杰自然科学实验中心,一堂主题为《茶多酚对织物的染色及抗紫外线性能研究》的研创课上,8名选修该课程的学生正在配置染液进行亲疏水性能测试,还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进行抗紫外线性能测试。高一学生林铭浩介绍,学校开展染整化工的研创大任务课程为期一学年,他选修后收获颇多。“化工染整课程是我们学校和江南大学合作开设的,后期我们还将去江南大学进行更深度地研究测试,最终呈现出实验报告和论文。”听课教师对于高中校为学生提供提前接触本科、硕士阶段使用的仪器点赞,“这有利于孩子尽早明确自己的专业兴趣,有利于长远发展。”

  ■省锡中“微变革”转变育人方式

  “唐江澎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所”在当天揭牌。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表示,以省教育厅的名义建设“唐江澎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所”,树立优秀典型,是希望全省各地的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营造教育发展尤其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让更多像锡山高中的学校和像唐江澎这样的老师,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静心办学。“希望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把课程教学改革的理想写在论文里,更多地写在每一堂课、写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里。”

  研究所成立的背后,是唐江澎从教40余年凝聚的教育主张,稳扎稳打实施精微变革,推进锡山高中育人方式转型的实践。唐江澎分享了学校从校史中明晰育人目标,理清育人本质,实施课程改革的经验。他曾在整理校史时被一张百年前学校为一年以上未缺课的学生拍摄的单人照感动得泪如雨下。他感慨,如今很少有学校因为一年以上不缺课、校服穿得很整洁、见到老师主动问好等朴素的理由给孩子拍照,多挂上清华、北大毕业生的照片,让他心中刺痛不已。“校长要有家长之心,你家里有10个孩子,只在墙上挂考上清华、北大孩子的照片,这样的父母能不寒了孩子们的心吗?”他提出,拿出本心,不忘教育最根本的东西是人性的善良,这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与坚守。

  在履行育人这一使命时,锡山高中长期探索并于去年设计了“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优雅生活者”的匡园毕业生形象,让教育的根本问题变得具体且可操作。唐江澎期待,待到2035年锡山高中能成为一所学习型、民主型,具有现代品性的校园。

  ■教育大咖指引课改方向

  “这些年我们跑得太快,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从哪里出发。”聆听唐江澎的讲解,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育部特聘国家级课改实验区指导专家陈萍发出如是感慨。她坦言,唐校长的阐述是呼吁教育工作者重新回归本心:为国家培养身心健康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省锡中如今的育人样貌,是唐校长引领老师们扎根于传统教育观念展开精微变革造就的,不仅操作性强具有借鉴意义。”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任董洪亮说:“唐校长以及锡山高中,是在民族发展中怀着敬畏之心,对教育进行准确定位。教育工作者要以问题解决为导向,把教育教学变革的过程、孩子成长的过程变成学校精微变革的过程。”

  课程改革下一步怎么走?顾月华认为,区域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时要提高自身定位,明确目标,更要脚踏实地努力。下一步,全省各地要聚焦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关键问题实施变革,努力减少教育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优化教育发展,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内涵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月霞表示,高中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龙头,也是重要的风向标,“无锡在近30年的改革中,定位准确并能持久、全面、系统且有保障地有力推进。面对新一轮改革,无锡瞄准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和目标进行整体规划,设立七大改革目标和相应的工作任务,以项目引领推进课程改革,还拥有强大的组织机制。”她提出,国家新课程新教材示范区、示范校应当把功夫用在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上,同时充分发挥教研的专业支撑作用,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时代新人。

  (陈春贤、实习生 边韵)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