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吴文化 > 吴地习俗 > 正文

牛年聊牛

2021

02/05

09:44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牛是农家宝

  “全国十二个,人人有一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出这则谜语请周恩来总理猜。周总理听了开怀大笑,脱口而出:“十二生肖。”这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一段佳话。

  十二生肖中,牛是最勤劳的动物,也是人类的朋友。俗话说,“牛是农家宝,种田勿可少。”牛是农耕社会的重要角色,是农家六畜之一。牛耕始于商代,殷商甲骨文中的“犁”字,像牛牵引犁头启土之形。

  孔子有个学生,姓冉,名耕,字伯牛。这位冉耕后来被奉为牛王。《蓼花洲闲录》载:“有自中原来者,云北方有牛王庙,画百牛于壁,而牛王居其中间。牛王为何人?乃冉伯牛也。呜呼!冉伯牛乃牛王。”此话虽讽刺将冉氏造神牛王,但也说明古代对耕牛和神灵的依赖和崇拜。

  以前,在农村是离不开牛的。据我所知,我的祖父就是养牛能手,视牛为农家之宝。他在屋后和田头开挖牛池,供牛洗澡和避暑。有人购买耕牛,常请祖父去相牛,他从牛的犄角、脚蹄、肩胛、脊背、皮毛、眼神等观察一会,就能分辨出牛的优劣。

  别当笑话,父母的婚房就是祖父把牛棚改建出来的,我就是在“牛棚”里出生的。难怪我平生温良恭顺、勤恳务实,有时却要钻钻牛角尖,发发牛脾气,这不知是否与出生地有关。但我不属牛,别傻笑。

  牛四庄、牛师弄

  牛是农家宝,按农村习俗,凡与牛搭上名,即是牛来运转有好兆。此在无锡,不难找到以牛打头的地名。

  在原无锡县红旗乡,有一村庄名“牛四庄”。史载,清高宗年间,此村庄有孟姓以养牛为生,致村上多牛屎。此村得名“牛屎庄”,因太俗,后改称“牛四庄”。

  别以为牛屎脏,在农村把牛屎当肥料,可谓奇货难得。有一朋友告诉我,他在外地看到村庄的墙上贴满了圆圆的大饼,以为是普洱茶饼,拿了一块回家泡茶喝。开始觉得有一股别有味儿的清香,后来知道是“牛屎饼”,是用来当柴火的,就感到肚里直打鼓。

  在北塘周师弄北口,有一条长194米的牛师弄。此弄内因牛氏兽医而得名,这弄名为“牛师”,听起来高雅得多了。

  在无锡有许多以牛打头的地名,如:甘露北部的牛毛圩及城南的牛王坟,东亭的牛车桥,东湖塘的牛头泾,荡口的牛囤圩,八士的牛角尖,张泾的牛郎庙、牛塘(牛郎山),硕放的牛池头,鸿声的牛棚头,扬名五爱的牛场头,大浮的牛尾巴山,马山的牛塘,阳山有长腰山亦称牛郎山,其山北还有牛郎庙,城区跨塘桥至金钩桥的牛弄……

  从这些地名可以说明,过去的农耕社会,牛是重要的社会成员,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即使到了现在,如果你赶上了“牛市”,说明你鸿运当头了!

  鞭春牛

  鞭春牛,又名鞭土牛,早在周朝就有此习俗。高承《事物纪原》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到汉代,鞭春牛已相当流行。《后汉书·礼仪志》载:“立春日……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吏皆服青帻,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此鞭春牛之礼一直沿用下来,为农耕习俗之大事。

  无锡鞭春牛,最有代表性的地方,是在人民东路架于古运河上的亭子桥。此桥建于南朝齐时,为木桥,桥上有木结构的亭子。因东城门为熙春门,路为熙春街,桥名为熙春桥。明清年间两次重建,改为石级拱桥。1952年改为钢筋混凝土的亭子桥。

  亭子桥东堍附近有一土墩,每年立春前,县衙门便委派差役前去筑坛。每到立春前一日,由知县率领众官列仪仗在亭子桥,然后到桥东堍举行隆重的鞭春牛的迎春礼。鞭春牛是春耕伊始的标志,最初的鞭春牛用的是真牛,后改为土牛,到清末时又改用纸牛,即以竹为骨架,外糊以彩纸。礼仪开始后,人们以五谷抛向牛身,同时各执纸鞭,鞭打春牛。鞭打时还念念有词:“一鞭风调雨顺,二鞭五谷丰登,三鞭国泰民安……”

  无锡鞭春牛的习俗,最后一次是在1938年,由县知事秦亮工主持。如今在亭子桥东堍不远的地方,有一组鞭春牛的雕塑。也许这是对历史习俗的一种记忆,是对人丁兴旺、生活幸福的美好祝愿。

  犀牛毛的传说

  据传,在宜兴芳桥有座磨盘山,山肚里有头犀牛每天都在拉磨。

  磨盘山下有个农民,他种了三亩冬瓜。遗憾的是,只结了一只冬瓜。

  有一天,一个白胡子老翁找上门,恳求老农将冬瓜给他,因为这只冬瓜能为他老伴治病。老农听说后便摘下冬瓜,却发现老人不见了踪影。

  老农捧着冬瓜急忙寻找白胡子老翁。走到半山腰时不小心跌倒,把冬瓜摔破了。这时,只听一声巨响,磨盘山开了门,跑出一只金牛。原来,这冬瓜是开磨盘山的钥匙。

  老农喜出望外,拿着扁担直追金牛。眼看金牛跑远,农民将扁担扔向金牛。金牛没追上,扁担缝里却粘了几根牛毛。

  没想到这根破竹扁担沾了仙气,带着它可在河里行走,挑重担轻如鸿毛。

  此奇迹传至贪官耳里,贪官想机会来了,若把此扁担敬献皇帝,可以邀功发大财。于是,贪官带着一帮恶霸,硬将老农的扁担占为己有,并亲自试验,屡试屡灵。

  贪官将扁担洗刷干净,兴冲冲地赶赴京城,将扁担献给皇上。谁知在皇帝面前试宝失灵,致使皇帝大怒。结果,贪官淹死在后花园御池里。原来,贪官洗扁担洗掉了扁担上的犀牛毛,把仙气洗掉了。

  为升官发财而抢夺农民的东西,结果终没好下场。犀牛毛的传说,始终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警示。

  | 浦学坤 文 |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