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专题 > 国专百年 > 正文

无锡国专,应有一座纪念馆!

2021

01/07

22:26

来源

无锡观察 无锡日报 江南晚报 无锡新传媒网

分享

  太湖潮·思享汇聚焦“国专精神 当代传承”话题(主持人:韩玲,分享嘉宾:钱江、汤可可、刘桂秋、武频圆)

   ◎史春阳/撰稿

  “作为这所学校的诞生地,建一座纪念馆很有必要!”

  2020年12月29日下午,正值岁末寒冬,气温降至零下,南长街501号润生书局却洋溢着一股暖意。太湖潮•思享汇活动上,几位文化界人士畅谈甚欢,他们谈的是一所已经远去的大学——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简称“无锡国专”。

  这所1920年由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唐文治先生创办的学校,是我国20世纪上半叶培养国学精英的摇篮,直到1950年并入苏南文化教育学院,约30年间,培养了一批非凡的国学名家。

  2020年是无锡国专创建100周年。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携手民进无锡市委会前往广西寻访抗战的烽火岁月里该校西迁的办学足迹,收集相关素材,随后又花费近一个半月时间精心制作并发布了短视频《背着<诗经>去流浪》、H5《这就是无锡国专!》、H5《我到无锡国专读大学啦》系列新媒体产品,传播效果超出预期,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

  一些有识之士进一步指出:无锡国专,应有一座纪念馆!

  在新一年里,有关无锡国专的话题在继续发酵……

国专百年:从青萍之末到千里烟波

  很难用短短的文字评价无锡国专的地位,但只要说到这些人的名字,人们就会知道无锡国专的分量。

  比如,教师方面,如唐文治、朱文熊、陈衍、冯振、钱基博,这五位教师,皆可称国学大师。

  学生方面,如王蘧常、唐兰、吴其昌、蒋天枢、钱仲联……

  他们都是中国现当代学术界、文化界绕不开的人物。

  “我是学文学出身,本科时即读过马茂元的唐诗研究著作、周振甫的诗词文章例话、冯其庸的红学研究著作、徐兴业的历史长篇小说,但直到很久以后,我才知道这些杰出的学者、作家早年皆毕业于无锡国专。”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黄伟林说。

  厦门大学教授谢泳曾撰文说,了解一下无锡国专、清华国学研究院、西南联大和林(徽因)家客厅,就可以从中大致见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基本风貌。

  无锡国专的分量可见一斑。

  然而,回顾其约30年的办学历程,它曾是孤独的、小众的。

  无锡教育文化学者钱江认为,无锡国专建立在“五四运动”后第二年,它的出现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国学的激进态度有关。

  唐文治,这位晚清进士、有识之士,面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无情冲击, “科学之进步尚不可知,而先淘汰本国之文化,深可痛也”的局面,遂萌生了由“振兴实业”转为“修道立教”的想法。

  为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人才。这是他于1920年辞去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校长职务,创建私立学校无锡国专的重要原因。

  然而,经过十多年发展,正当学校踌躇满志,准备在无锡扩大规模时,却不得不面对战火的严峻考验。

  1937年10月,此时的江南已不再像往日那般安宁。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随着上海的沦陷,无锡城时刻笼罩在战火的阴影中。

  时局艰难,无锡国专校长唐文治为学校的命运焦虑不已。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刘桂秋介绍,就在无锡国专不知何去何从时,该校湖南籍教师陈鼎忠从长沙给校长唐文治来信,建议学校搬迁到长沙。

  毕竟内陆城市在当时相对安全些。不过,从无锡到长沙要一千多公里,全校师生长途跋涉并不是一件易事。

  经过反复考虑,无锡国专毅然决定进行内迁。经过周密的准备,唐文治带领国专师生于当年11月乘着雇来的几艘小船,离开了无锡。

  就在无锡国专师生以为可以暂时在长沙安顿下来的时候,抗战形势再一次恶化。日军大举向中国内陆省份进攻,湖北、湖南陷入战火之中。

  正当无锡国专再次陷入迷茫的时候,唐文治的长媳俞庆棠从桂林发来书信,信中说,时任广西省府主席黄旭初邀请无锡国专迁往桂林,并表示将派汽车前往衡阳迎接。

  随后,唐文治决定将学校迁往桂林。由于交通阻塞,此行异常艰难。

  据记载,行至湖南株洲,与唐文治同行的只有教师陆景周、工友高福与学生袁步祺、沈令生、虞念祖、奚干城等数人而已。

△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唐文治

  当时,正值隆冬严寒,唐校长于旷野中命学生席地而坐歇息,自己则朗诵起了《诗经·何草不黄》中“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老人声泪俱下,听者莫不动容,继而相互激励,继续前行……

  “无锡国专在广西桂林、北流等地多次辗转流亡,克服一次又一次波折、坎坷和磨难,筚路蓝缕,艰辛办学。”无锡市政协研究室原主任汤可可说。

  有学者统计,抗战期间,为了使得中国经过几十年艰难发展形成起来的宝贵教育资源和高等教育文脉得以保存,使得国家经济建设和战后恢复所需的精英人才的培养不致中断,当时全国108所高校中,70多所先后被迫内迁。

  无锡国专只是其中一所规模不大的私立高校,但是其对于培养国学方面的人才,传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谢泳在《从无锡国专到清华国学研究院》一文中说,“几十年以后再看,中国文史哲的天下,大体可以说就是由这两班人(无锡国专和清华国学研究院毕业生)来支撑的”。

  当代著名学者陈平原在他写的《中国大学十讲》一书中,曾将无锡国专和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及抗战期间的西南联大等相提并论,列专章予以介绍,书中说:

  “作为教育家,唐文治有眼光、有胆识、有信心,其独力支撑很不时尚的无锡国专,为二十世纪中国教育留下另一种可能性,值得尊敬与同情。”

追寻!国专的足迹在哪里?

  2020年11月,笔者与分享嘉宾中的汤可可、武频圆一起参与了广西寻访活动。太湖潮•思享汇活动上,民进无锡市委会文化艺术专委会副主任武频圆作为代表分享了广西之行的感受。

  广西北流市距离桂林市的距离并不算近,一行人驱车在曲折的山路间辗转盘旋5个多小时才到达。而从北流市区前往乡下一些村落,则又要40分钟左右。

  由于当天天色已晚,到达北流的次日清晨,大家终于在山围村找到了无锡国专旧校址。

△无锡国专山围村旧校址

  那是一幢很独特的民国建筑,它的所在地是如今的山围中心小学,再外围是民居和沿街的店铺,一片水泥钢筋建筑中,这座被当地人称为“八角楼”的建筑显得那么别致。

△无锡国专山围村旧校址

  当时,随着抗战形势的进一步发展,广州、武汉相继落入日寇的魔爪,桂林的形势也不容乐观。在这种情况下,时任代校长冯振(唐文治因身体原因请假)下决心将学校迁往自己的老家——广西北流县山围村。

  后来校舍不够用等原因,冯振又将学校迁到附近的另一个村——萝村,一个规模较大、风格别致、古迹文物丰富的明清古村落。

  1939年暑期,国专搬到了山清水秀的萝村。

  在这个远离尘嚣的小山村,国专不断发展壮大,学生逐渐增加到200余人,各项教学工作也稳步开展。

  萝村背靠青山,面对丘陵,环境优美,一条小溪从西向东从村前缓缓流过。村边种满了荔枝树,白壁屋舍掩映于绿荫中,颇为雅致。和江浙一带的水乡风貌颇为相似。

△萝村

  进入萝村后,陈氏宗祠的门口写着北流市文化保护单位:无锡国专旧校址。

  据萝村人、广西大学教授陈汉忠介绍,每年萝村接待前来参观学习交流的客人不下2万人。

  “小时候经常到祠堂里来玩,后来知道这里是无锡国专旧校址。” 陈汉忠说,无锡国专在萝村停留约3年左右时间,学校在这里不仅仅教授国学,师生们还大力进行抗战宣传,开办文化扫盲班,普及科学知识。萝村不少有志青年也考取了无锡国专,不少人都成为杰出人才,如陈千钧后来就成了著名的历史学家。

△北流市文化保护单位:无锡国专萝村旧校址

  一路追寻,无论是桂林的广西师范大学相关学者还是北流市接受采访的相关学者、官员、村民等,言谈之间无不为无锡国专精神的感佩,对无锡国专旧址的珍惜之情溢于言表。

  但是,回到这所学校的诞生地无锡,大家不免有所遗憾,这座城市里尚缺少一些标志性的载体,供人们瞻仰怀念。

  “无锡国专从最早的惠山古镇到学前街,后又在蠡湖畔规划了一大片校舍,在无锡留下了坚实的足迹。”钱江说,纪念和传承无锡国专精神,应该有个标志性的载体,如果筹建纪念馆的话,这些地方都是可以考虑选址的。

  汤可可认为,建立无锡国专纪念馆,不仅是平台载体的建设,更关系到文化的传承。有了纪念馆,就有了现场感,这与仅仅阅读文字资料有很大的差别。

  “纪念馆的面积不能太小。”刘桂秋说,它是大家了解学校过去的窗口,开展讲座、游学等文化活动的载体,外地感兴趣的研究者、游客参观的地方;其中一部分还应该作为无锡国专文化研究中心的一部分,同时应筹建研究会,组织课题组对无锡国专开展专题调查研究,收集重要文物史料,编写相关的校本教材,编入学校校本课程,让更多青少年了解、熟悉、认同无锡的文化根脉。

  现场分享嘉宾认为,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树立文化自信,应该成为无锡在新时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重要抓手。

  一个民族需要有民族精神,一个城市同样需要有城市精神。一座城市的实力,不仅在高楼林立,更在于有文化、有精神、有品质,文化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策划:王粤海 赵晓军 韩玲 史春阳

  摄影:浦恒瑜

  部分图片资料由徐忠宪提供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