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吴文化 > 吴地风物 > 正文

无锡的山水城市建设

2021

01/01

09:18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世纪之交,中国的经济和社会正处在转型期,世界关注着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和城市发展模式。作为长三角经济发达城市、具有自然山水和悠久文化历史特质的无锡,如何才能可持续发展,山水城市建设对无锡城市发展的意义,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求的。

  专家如是说

  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中国城市发展的十字路口,首先提出了“山水城市”的概念,提出了“山水城市”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未来城市模式。1990年7月31日,钱学森先生给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的信中说:“我近年来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能不能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的山水画融合在一起,创造‘山水城市’的概念。”他希望能借鉴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手法,去改变我国城市中千城一面,“方盒子式的高楼林立,放眼望去‘只见一片灰黄’,没有城市特色”的局面。钱学森构想,山水城市应该是“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的山水画的融合”。

  建筑规划界泰斗吴良镛,在传承了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基础上,开创和发展了人居环境科学。吴良镛说:“山水城市这一命题的核心是如何处理好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壮、城得山水而灵。城市有了山水而增添了活力,丰富了城市环境美”“无锡山水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要搞山水城市”“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要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

  英国皇家建筑学会会长尤沃特·帕金森20多年前在中国与吴良镛交谈时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全世界的城市面貌正趋于同化的时代,这使我们生活的城市存在巨大的危险。我希望中国能够从本质上去保护其应有的城市文化,去改善生活中缺少地方特色带来的乐趣这一现象”。

  中外专家对山水城市的设想,就是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未来构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模式,也正是无锡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无锡如是构筑

  “八五”规划期间的1993年,无锡启动城市总体规划修订工作,在吴良镛亲自指导下,由清华大学与无锡市规划设计院合作编制了《无锡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总体规划提出了无锡要建设山水城市的规划方向。无锡山丘众多,共有大小山丘87座,78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6.9%。大小河道3100多条,总长2480公里(市区河道总长150公里),水面面积有129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8.0%。单从山水的拥有量来说,也是经济发达地区城市中屈指可数的。离无锡最近的太湖和太湖伸向无锡的内湖蠡湖,更是无锡山水城市的大背景。无锡城市总体规划的制订,指明并奠定了山水城市建设在无锡城市发展中的方向和地位。

  2000年底锡山撤市设区后,无锡建设山水城市的格局更大、目标更明确。行政区划的调整,促进了城市发展模式的形成,也为新世纪无锡城市发展扩大了空间。

  2001年10月29日,市委、市政府以锡委发(2001)70号文件印发了《“爱我无锡美化家园”行动纲要》(2002年—2004年无锡市城市建设实施计划),该纲要是无锡市建设史上第一个三年行动纲要。《三年行动纲要》的出台,为建设山水城市制定了阶段性的目标计划。《三年行动纲要》中首次提出城市是市民共同的美好家园的理念,提出构造动态平衡的生态环境,营造城市亲和力,创造舒适宜人的人居空间。

  从2002年开始陆续启动的蠡湖新城、惠山青龙山和惠山古镇三个先行区,既是为全市域山水城市建设做前期准备,也是一次为山水城市建设探明路子、摸索经验的过程,同时又为无锡城市发展营造优越环境和提供丰富生态资源。

  2002年11月启动的蠡湖新城建设,是钱学森“山水城市”和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在无锡的有效实践,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无锡贯彻“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理念,坚持“先行控制规划范围的所有项目建设审批,先行治水,先行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安置农民、渔民,先行绿化生态建设和先行设置投资准入门槛”的“六个先行”,坚持“新城文化策划建设与新城规划建设同步,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城增绿、造景、生态修复同步,新城建设与新城管理同步”的“三个同步”,为蠡湖新城的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把蠡湖综合整治作为太湖治理的一期工程,坚持“综合治水、科学治水”,全面实施生态清淤、污水截流、退渔还湖、动力换水、生态修复、湖岸整治和环湖林带建设六大工程。2007年6月,国务院在无锡召开现场会,将蠡湖“科学治水、综合治水”的经验总结为“蠡湖经验”,向流经我国人口稠密聚集地的淮河、海河、辽河和太湖、巢湖、滇池“三河三湖”的治理推广。

  2005年3月启动的惠山青龙山保护建设,始终坚持“只搞整治保护,不搞开发建设,完整保护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宗旨。从治理“三乱”着手,全面整治惠山、青龙山地区环境,保护和利用好山水城市独特的生态资源。实施十八湾生态修复工程,显山露水,展现城市山水特色。提升惠山森林公园钱荣路出入口及上山环境,显山透绿,把山林融入城市。挖掘惠山、青龙山文化内涵,提升山水城市建设品味。完成了拆违拆临工程、殡葬整治工程、矿山宕口整治复绿工程、林相改造工程、环境整治工程和生态修复等工程。通过4年的保护整治,惠山青龙山地区45平方公里范围内,沿湖、沿山生态环境得到修复,沿太湖污染源得到有效防治,增加了惠山青龙山这个无锡“绿肺”的肺活量,为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

  2002年底启动的保护修复惠山古镇,靠山、近城、枕河,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优美,是历史上无锡山水城市的缩影。它完整和系统地保存了中国祠堂文化发展的千年历史年轮,聚集了祠堂文化的精髓,是需要全力保护的露天历史博物馆。我们在启动修复惠山古镇之初就提出“全力求证,小心落笔;保护有据,发展入理;宁留残缺,不求圆满;精心运作,低调宣传”的32字工作方针。成立无锡祠堂文化研究会。提出保护惠山古镇的“三老”(老惠山、老祠丁、老字号店)就是保护祠堂文化。祠堂修旧如旧,把祠堂文化与山水园林融为一体,一个祠堂就是一座山水园林。在惠山古镇尚未启动修复建设时无锡市政府就向江苏省政府、文化部报告,请求将惠山祠堂群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始终把惠山祠堂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作为祠堂修复保护的目标。2012年11月惠山祠堂群被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惠山古镇的保护修复,不仅仅是修复祠堂群其物质的形,更重要的是要展现其文化之魂、文化之根,同时也显现历史文化在山水园林中的璀璨,提升城市的文化地位。

  蠡湖新城、惠山古镇、惠山青龙山三个山水城市构筑的先行区,经过保护、修复和规划建设,为无锡建设山水城市建立了基础,进一步彰显了无锡滨湖山水城市的特色,塑造了良好的城市形象。

  未来无锡发展探究

  无锡构筑山水城市的优势凸现,条件已经逐步成熟。

  未来无锡不仅要对接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城市群等国家战略,坚持以人为本,促进老城新城协调发展,更加重视区域协调、融合发展,同时要因地制宜、努力塑造好城市特色风貌:一线——古运河江南水乡风光带(古运河旅游度假区)、母亲河——梁溪河,城市与风景区的联系纽带、一河——城市“项链”京杭新运河、一湖——无锡内湖蠡湖、一山——城市家山(锡山、惠山、惠山古镇)、一区——环太湖旅游风景区(含太湖山水城旅游区、马山旅游度假区、十八湾)。这“五个一”是无锡市区最具山水特色的地区,此外,无锡市区东有宛山荡、鹅湖、九里河、走马荡、凤凰山、吼山、斗山;北有锡澄运河、锡北运河、阳山;南有伯渎河、望虞河、鸿山;无锡市域内还有江阴境内的长江、白屈港、黄山、君山;宜兴境内的东氿、西氿、团氿、云湖、竹海、龙背山、龙池山等许多山山水水,对这些最能体现无锡山水城市特色的地区要强化城市设计引导,优化“天际线”管控,提升文化内涵,体现无锡山水特质和时代特点。

  强化自然山水与城市空间布局的协调,也就是要保护好自然山水空间及视线走廊的延续性、完整性。如从南往北走在河惠路上、从东往西走在人民路上、从火车站南广场工运桥往西南方向能看到锡山龙光塔;从北往南走在钱荣路上能看到鹿顶山舒天阁……蠡湖湾区“一半山水一半城”,梁溪河连接运河与太湖的绿色走廊,则是最能展示无锡山水城市格局的地方,要控制好“城市轮廓”,让山水少受“人工”干扰。

  山水城市,本来就是无锡城市最初的原形,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在无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无锡人对“母亲湖”“母亲河”“家山”在不经意间有过诸般“不敬”,做过若干历史憾事,如不当的资源开发,致使山林植被受损,水土流失;围湖造田,密置网簖虾浮,湿地筑塘养鱼,湖面缩小斑驳陆离;竞相在沿湖沿山占地开发,湖岸山体被侵占蚕食,散乱的建筑遮蔽湖光山色,山不显、水不露;污水横流入湖,水体清澈不再,青山绿水黯淡……无锡得益于太湖,灵气在山水,无锡城因山水而建,因山水而生。重整天赋的山水资源,展现深蕴的人文积淀,构筑以人为本的绿色家园,再现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山水城市,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无锡凭借山水城市之优势发展城市建设的意义,不言而喻。

  | 孙志亮 文 |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