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资讯 > 正文

绿色消费成主流 无锡年轻人青睐闲置交易

2020

12/28

09:51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从垃圾分类到光盘行动,反对浪费、绿色环保的理念正成为社会共识。近日,国内最大的闲置交易平台闲鱼在上海发布品牌升级战略。据统计,过去一年,平台上架物品达10亿件,成交金额同比翻番,“变浪费为消费”的闲置经济在国内蔚然成风。当下,不少年轻人通过二手平台将自己的闲置物品转售出去,闲置经济逐步繁荣起来。作为一种处于高速发展期的新经济,闲置经济前景可期,但由于二手商品的特殊性,对交易平台的安全性和用户的诚信也提出了更多挑战。

  浪费变消费,价值重生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类闲置交易平台不断涌现,而环保与循环经济等理念的深入人心,也让买卖闲置物品成为一种消费潮流。“‘双十一’买了一堆可有可无的东西,现在过了退货期限,我就全部挂在二手平台上出售了。”家住新吴区的“95后”姑娘余梦表示,把闲置物品放在网上卖掉,既有收入,又能让物品得到最大化利用,很经济环保。“现在有很多处理闲置物品的线上平台,方便快捷。一些在二手平台比较畅销的商品,像是化妆品、衣服、鞋子等,只要拍了照挂在网上折价售卖,很快就会有人来问。”余梦告诉记者,定期清理闲置物品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生活品质,现在她通过二手交易平台已经成交了近二十笔生意,交易金额也有近万元。除了出售二手物品,余梦有时候也会在二手平台淘点自己需要的物品。不久前,她就在平台上花了50元买到了一个落地衣帽架。“这款衣帽架我之前在网上看正常要卖150元,现在花了这么少的钱就买到,很值当。”

  近年来,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二手市场潜在的供给爆发,闲置经济迎来了春天。有报告预计,2020年中国闲置市场规模可达到1万亿元。无锡商业联合会会长黄建华告诉记者,目前,国内二手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潜力巨大。“闲置经济蕴含了环保共享的理念,防止二手商品过早成为垃圾,延长了其使用周期。闲置物品变成商品,不仅有利于节能减排,价值也实现了重生,真正做到了物尽其用。相信随着线上二手交易平台的兴起,国内闲置市场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也会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闲物置换引领生活新风尚

  虽然与国外相对成熟的二手交易市场相比,国内闲置商品交易领域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以闲鱼为代表的二手交易平台迅速崛起,成为瓜分电商行业客流的强劲对手。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闲鱼2020财年成交总额超过2000亿元,同比去年增长超过100%。

  由此可见,国内二手交易行业正在迅猛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这背后离不开“90后”“00后”等新一代年轻人的助力,而这些在大众传统印象中花钱不加节制的年轻人其实很会“过日子”。“当下的年轻人正展现出一种全新的消费观,他们注重品质,喜新却不厌旧,愿意在二手平台上淘一些高性价比的生活用品。这种经济环保的生活方式,是消费理念升级的一种表现。”八方汇总经理李成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年轻父母也很注重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上个月,我们在八方汇举办了一场亲子换物活动,报名参与活动的家庭可以带些闲置物品到现场,通过物物交换或者售卖的方式来交易,最后售卖的款项还会用于公益。这样的活动不仅能提高孩子的环保意识和增强活动参与感,还能促进亲子间的互动交流,得到了不少家长的认可。”记者了解到,如今,人们买卖二手产品、参与换物活动不再只是为了贪图便宜,传递和分享理念、实现情感共鸣等已成为更重要的因素。闲鱼用户汤女士向记者表示,她热衷闲置交易的原因,除了能用较低的价格买到心仪的物品,更重要的是能交到志趣相投的朋友。

  行业监管难题待破解

  在绿色消费理念的推动下,二手交易市场不断扩张,但在快速发展之下,缺乏诚信、缺乏行业标准等一系列弊端也愈发明显,导致行业内部乱象丛生。如何确保良好的服务与品质,是闲置经济亟待攻克的难题。

  “由于二手物品的复杂性,要买卖双方实现省心卖与放心买都不容易。只有让闲置经济成为信任经济,才能真正惠及各方。”黄建华认为,信任和质量问题一直限制着二手平台的发展,只有监管部门和平台等多方形成合力,建立常态化的监管机制,才能让行业健康发展下去。“加强市场监管是重中之重。闲置经济因其特殊性,很容易因为疏于管理而引发纠纷。一方面,二手交易平台需要完善系统,加强对用户、交易的审核,保障良好健康的交易氛围;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要尽快出台系列法律法规,让不法分子没有漏洞可钻。此外,最重要的还是消费者自身在追求物美价廉的同时需要擦亮眼睛,加强防范意识。如今,二手电商细分市场才刚刚起步,相信随着监管的落实和信任机制的完善,闲置经济将迎来黄金时代。”

  (尤佳莉、实习生 吴沁艺)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