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吴文化 > 人物春秋 > 正文

张謇与无锡

2020

12/25

08:49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期间,专程前往南通博物苑,参观张謇生平介绍展陈,并称赞张謇为“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三个多月前,总书记也曾在企业家座谈会上谈起张謇,称赞他是爱国企业家的典范。

  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我国近代实业家、教育家,一生实践“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主张,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细绎他的一生,他与无锡有着较深的渊源。

  老师赵菊泉是无锡人氏

  张謇在其日记、年谱及文集中,经常深情提到他的一位授业恩师,并尊称为“菊师”。他就是无锡人赵菊泉。赵菊泉(1806—1882),名彭渊,家居无锡大成巷,中举后居乡教授,后任无锡训导,“门下称盛,知名之士率从问业”。同治七年(1868),63岁的赵菊泉奉命调任海门训导,“海门士亦多从之游”。1871年,19岁的张謇拜其为师。赵菊泉令张謇“尽弃前所学”,从宋儒著作和明人文选入手,从头学起。对张謇所写试贴文章,不合格的重写,不够好的逐句逐字修改,常常“乙抹过半”。在赵先生的督导之下,张謇“乃大愤苦”,学业精进。赵菊泉念其家贫好学,不收取任何费用,还供给其三年膳食。“岁终,先君送学膳费于赵先生,先生恤余贫,不受”。

  三年后的1873年底,张謇离开了他的恩师赵菊泉,去省城钟山书院、惜阴书院读书应试,以及江宁等地任职,开始了为时十年的游慕生涯。师生之间仍保持了密切的交往关系。从张謇的日记中略举数例:同治十三年(1874)二月初六日,“菊师与谈,谓勉前程,以为出头之路,可以救贫;否则作几句散体诗,习几句应酬话,终不足以报亲师之恩,副戚友之望也。闻之悚然”。同月初八日,“辞菊师,不言而神伤。行十数武,菊师招回,以茶食二件赐余,殷殷谓:‘孙观察爱才者,至彼无懈功而习世故。予年老,有厚望于子,勿忘斯言!’余泪下不敢落,恐伤菊师意也。时雨潆潆如飞沙,行已半里,菊师犹遥遥目注”。十二月十一日,“菊师殷殷谓:‘无事便读书,勿得因贫而短气。子早得腾踏去,则予心慰矣。’感激斯言,耿耿方寸,或敢不从欤”。光绪元年(1875)正月二十二日,“菊师又谆谆以努力读书为勖”。十二月十五日,“菊师训示,谆谆以韬晦浑厚为勖,且戒勿蹈名士习气。谈次滴泪下,心颇不安。以既壮之年,不能厉学问博科名,贻吾师之忧,虽木石心肠,能勿动哉”。光绪二年(1876)三月二十三日,“菊师谆谆以努力进修为勖”。五月十三日,“菊师来谈衷曲,令人心怦怦然”。十六日,“送菊师,临行戚戚泪下,深以西崦日逼,离别途远为恨,并以余导翼弟种种。呜呼,口非髡衍,安得启其未发之衷也,愧愧”!从上引数端不难看出,赵菊泉对张謇的关怀勖勉,早已远远超过一个普通学业之师的范围。

  1878年春,73岁的赵菊泉告老回乡。时在军幕的张謇未能送行,作有《送菊师归无锡序》。四年后,赵菊泉去世,当时张謇正随军驻扎在朝鲜,未及送上最后一程。光绪二十年(1894),张謇赴京应试,最终荣登榜首,取为一甲第一名,即高中状元。张謇一生从事的老师有数十位,但他视为恩师、在关键时期给他传道授业解惑的就是赵菊泉。在朝考之日,“余感母与赵、孙二先生之不及见,又感国事,不觉大哭”。

  为纪念恩师,张謇与同窗好友于1902年在海门师山书院建“赵亭”。张謇题名,撰写碑文并作对联,以寄托他对恩师的感恩和纪念。对联为:“人通利则恩其师,几席三年,漫落何堪离第列?公魂魄犹乐兹土,衙斋咫尺,风流敬告后贤知。”

  与荣氏兄弟的交谊

  南通和无锡,都是近代著名的工商业城市。两个城市的崛起,分别与张謇和荣宗敬、荣德生兄弟有密切的联系。虞洽卿认为:“吾国之以实业名家者,南通张氏外,端推无锡荣氏。”裘科桴也道:“吾国自有史以来五千余年,工业生产之量未有若斯之伟大者也。同时南通张氏亦复名闻中外,与荣氏相颉颃之。”

  1913年至1915年,张謇出任北京政府工商(农商)总长一职。期间,年轻的荣德生曾拜访过张謇。晚年的荣德生在《乐农自订行年纪事》中对此有着深情的回忆:“忆民国三年与蔡兼三至京,同见张部长。谈次,谓吾国商人多不研究法律,故与外商订立契约往往吃亏,遇到交涉时,自己立场亦多不合,以后商会应对此注意,倡导研究。当日只作平常语,时历三十余年,今日思之,实有深意。”张謇在任期间,十分重视立法对于经济的保障作用,完成了20多项法律法规的制定,在中国经济法制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在发展民族工商业上,张謇提出了棉铁主义的主张,荣德生对于发展纺织业和机器制造业也有呼吁,两人的主旨思想是吻合的。不过,由于受到诸多方面的牵制,两人的主张没能得到落实。荣德生不由感慨:“后国民党二次革命,刘部长去职,张四先生(按:张謇)长部,即以棉铁政策为号召,亦未实现也。”

  张謇和荣氏兄弟,都有实业设于上海。上海的民族棉纺织业成立了华商纱厂联合会,张謇任会长,荣宗敬为董事之一。两人桴鼓相应、声气相通,为维护民族工商业权益屡屡呼吁建言。张謇热衷于区域自治,倡导成立旨在“苏人治苏”的民间团体——苏社。苏社得到了江苏人士的响应,荣德生也在其列。5月10日,荣德生、荣鄂生、薛明剑等50余人,由上海登轮赴通。5月12日,苏社在南通成立,张謇被推为主任理事,荣德生也被选为理事。

  张謇向来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济世理想。从1903年开始,张謇几乎以一己之力推进家乡南通的近代化事业。南通成为了“中国近代化第一城”,梁启超称之为“中国最进步的城市”,日本人内山完造称南通是一个“理想的文化城市”。在通期间,与会人员参观了张謇创办的诸多实业、教育、慈善事业。南通的成就,给荣德生印象很深。晚年的荣德生曾回忆:“曾到南通,见各种社会事业。张謇先生年六十八,并开苏社。”“昔南通因有张四先生,致地方事业大兴,号称‘模范县’。如各县都能有张四先生其人,则国家不患不兴。余以一介平民,何敢谋国,只能就家乡做起,逐步推广耳。”

  张謇与荣氏兄弟在实业上也有合作。1919年,荣氏兄弟在无锡集资兴办申新三厂。有蒋姓人士认为申新三厂地界内有五洞桥遗址,建厂开挖会破坏古迹。荣氏兄弟无奈求助张謇,张謇“复加询访,略得真相,则保存五洞桥古迹云者,蒋所借以侵搅申新之名词。而申新紧逼振新而锭加多者,申新所被搅于蒋之因果”。张謇据此致函江苏省长齐耀琳,“拟请属现在实业厅张厅长前往调停。调停之法,劝申新任造五洞桥以复古迹,责蒋偿还侵损之土石以维实业,当亦可剂于平矣”。在张謇的奥援下,此事得到妥善解决。

  荣氏兄弟与张謇在实业上的最大合作在吴淞。吴淞位于黄浦江和长江的交汇处,“为国内外货物运输之门户”。1920年7月,张謇偕荣宗敬、金其源等人组建左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资本总额1000万元,购进宝山衣周塘一带土地,开辟轮埠,建设工厂,经营航业。对此,荣德生也有回忆:“与金佐临、张四先生共买田一千二百亩左右于黄浦江附近,余兄弟合买三分之一,分得三百九十亩,有图有部照。张君出面,金君之力为多,余条陈最先,主动也。该处地位亦宜设工厂,今后必见。”到第二年上半年,又筹建海外航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替代集资不顺的左海公司。但此计划屡遭上海浚浦局的反对,无奈于1924年停业。在合组左海公司的同时,张謇与聂云台、荣宗敬等人还于1921年在上海吴淞区蕴藻浜组建了中国铁工厂。这是中国首家纺织机器制造厂。因受洋货冲击,该厂常年亏蚀,1932年“一・二八”遭炮击,损失惨重,不久即宣告清理倒闭。此外,1920年,荣宗敬、聂云台等人发起组织上海华商纱布交易所,张謇为其所办的大生纱厂设立经纪号;1921年7月,张謇为淮海实业银行招股事致函荣宗敬,“若执事更愿入股,尤所欢迎”。

  无锡之行

  翻检张謇公开印行的日记、年谱及其他文字,见于记载的无锡之行共有三次。

  第一次是在光绪四年(1878)。这一年春,老师赵菊泉告老回乡。九月,张謇“至无锡,起居赵先生。因访杨子承,同游惠山”。赵菊泉在读了张謇的近作之后,说:“佳者独抒己见而不背法,可希作者,但场屋不可如此。士三年一试,经不得率尔人几度挫折。”这一次,张謇在无锡逗留了两天。

  第二次是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3月22日,张謇至无锡,访杨宗翰、章定庵、秦歧臣、秦湘臣、沈俪昆等。杨宗翰谈及创办无锡业勤纱厂之事,“忧患危苦之思溢于言表”。第二天,张謇在赵氏后人的陪同下往惠山祭扫赵菊泉墓地。此时,赵离世已有17年之久,“墓木拱矣”。张謇倍感忧伤,“尊酒俎肉,一献一拜,曾何补于三载教诲饮食之恩万一哉!为之感恸,潸然回舟”。本日又应杨宗翰邀,往东门参观业勤纱厂。3月24日,章定庵、秦歧臣、杨叔平等于舟中置酒招待,“纵谈竟日”。

  第三次是在1921年。2月12日,张謇由南通来到上海,参加了吴淞商埠局成立仪式。第二天,张謇召开苏社临时理事会议,议决本年常会日期、地点,“请荣德生君预备”。晚上,张謇即登舟赴常熟,又至苏州,于2月17日“乘专车至无锡”。张謇到了无锡以后,先往惠山麓祭扫赵菊泉墓,中午参加荣德生于舟中所设宴会,“锡之实业、教育多在者”。当晚,张謇又乘车北上。回通之后的张謇,给荣德生发来感谢信,内曰:“清流迤逦,相逢廿载之船;名埠经营,摩击百工之肆。致钦迟于枌社,弥企慕于梅园。”表达了对荣氏兄弟的感谢和敬意,也表达了对参加梅园苏社年会的企盼。苏社第二届年会于当年3月在梅园举行,张謇却因事务缠身缺席了本次会议。

  |陆阳 文|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