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专题 >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 正文

【大国小鲜@基层之治】98个海绵项目为老城区添"智",老新村焕发"年轻态"

2020

12/15

08:50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老新村人行道能否小雨不湿鞋大雨不积水?收集的雨水能否灌溉小区绿地?黑臭河整治后能否不再返黑?上述问题都一一得到肯定的答复。记者日前了解到,无锡市海绵城市建设让宜居住区改造、河道整治、城市绿化更添“智慧”。

正在施工中的马夹浜河道驳岸“垂直流湿地”

  从无锡市住建部门获悉,省级海绵城市试点区域主要位于老城区古运河一带,总面积20.71平方公里,涉及住宅小区、道路、广场、河道水系和公园绿地项目共98个。其中,位于古运河沿线的兴隆苑、禾嘉苑、丰泽苑、中星苑、金宇苑、锦明苑6个老新村作为试点小区将配合宜居住区改造,全面进行海绵化设计提升,梁东路西延、北滨路作为道路试点,建成后将成为无锡“智慧”海绵道路的样板,马夹浜将上马“垂直流湿地”,试点依托海绵设施优化区域水系治理。

  记者走进广瑞路边的丰泽苑小区,小区8号楼下一排车库前的人行道铺设格外引人注目,从侧面看,最下层是20厘米的透水混凝土,中间是5厘米碎石,最上层是10厘米透水砖,砖之间还留着0.5厘米的缝隙。“这是模仿生物自然透水效果,在混凝土中还埋藏着许多盲管收集雨水,经过层层过滤进入雨水井,还能用来浇花灌溉。”梁溪区海绵办负责人介绍,这种结构性透水改造相当于在小区内铺设了连片的“海绵”,过滤去污还能循环利用。

  在丰泽苑,像这样的“智慧”海绵措施还有许多。相关负责人表示,雨污分流后,每栋楼的雨水管在地面处都进行了断接,通过暗埋在地下的渗排网管进行收集利用,有的直接成了小区喷泉的水源;施巷浜是环绕小区的一条河,沿河的人行道边设置了隐蔽的溢水井,大雨时,路面上的雨水不会直接汇入河道,平时看起来却是一排绿植花坛。

  河流、道路和公园绿地等海绵化改造也进入“密集施工期”,98个海绵试点项目让老城区更“智慧”。在运河东路边的马夹浜河畔,两块“垂直流湿地”即将开工建设,通过在驳岸增加渗滤植被提升河岸消纳过滤能力,打造道路、岸线、水边一体化生态系统。以梁东路西延为例,通过在道路两侧构建连续的植被缓冲带,形成海绵体,让雨水降落地面后能缓慢消纳一部分,减轻瞬时排水压力,工程预计明年4月竣工。

  据悉,无锡从今年新开工的海绵改造项目中选取了15个重点项目,打造海绵城市的“样板”,6个老旧小区海绵改造项目预计年内完工,届时,老新村将焕发“年轻态”,会“呼吸”、能“循环”的宜居住区将给居民带来更多获得感。(孙倩茹、雷颖)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