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今日看点 > 正文

苏锡常南部高速太湖隧道马山段第一仓顺利回水 明年年底建成通车

2020

11/17

08:59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国内在建的最长最宽湖底隧道——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迎来重大节点。昨天,太湖隧道马山段第一仓顺利完成回水,恢复太湖湖域面积76451平方米,回水量25万立方米。至此,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实现全部陆岛通道转换,标志着隧道进入全新的施工阶段。

  马山段第一仓回水 恢复湖域7.6万平方米

  昨天上午10时许,十里明珠堤外的太湖水域碧波荡漾,挖机、工程车、施工船等正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着。随着大功率挖机挥动“臂膀”,挖开太湖隧道马山段第一仓围堰,太湖水奔流而入,这一幕吸引了不少路过十里明珠堤的市民驻足围观和拍摄。中交三航局太湖隧道项目部生产副经理徐伟介绍,本次回水的马山段第一仓长650米,宽120米,回水量25万立方米。经过3小时的回水作业,恢复太湖湖面面积76451平方米。

  此次回水后,隧道将完全“藏”在湖底之下,隧道施工区域不与陆地衔接,施工车辆从已修建好的隧道内部通行,形成“湖中岛”施工的场景。徐伟介绍,今年以来太湖隧道始终保持大干态势,抢出工程建设“加速度”,截至目前,太湖隧道马山段主体底板已完成4公里,完成总量的74%;侧墙完成3.7公里,完成总量的68%;顶板完成3.1公里,完成总量的60%,太湖隧道马山段已有1.1公里的隧道顺利“埋入”湖底。

  碧玉螺风亭亮相 湖中添一新地标

  随着太湖隧道马山段第一仓回水完成,一座碧玉螺造型的风亭“浮”出水面,造型格外引人注目。作为太湖隧道马山侧的出风口,风亭设计为钢结构的碧玉螺造型,主体为钢管桁架结构,自然勾勒出流转般的构造形体,犹如旋绕的“碧玉螺”一般,同时呼应隧道南泉侧“画舫”造型的风亭,将风亭完美地呈现在翠林绿波之间,成为太湖水域又一新地标。

  “‘太湖西岸景萧疏,竹外山旋碧玉螺’,结合太湖天水一色、延绵无边的山水轮廓,取鱼米之乡太湖螺蛳的旋绕之型,隧道风亭成为融合太湖自然风貌的新景观。”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工程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事实上,碧玉螺风亭是隧道主体结构的排风井,中间为三层圆形桁架结构,高度约 43.5 米,最大直径42.5 米,建筑投影面积为1400多平方米,今后供隧道通风之用。“碧玉螺”与太湖梅梁湖景区“矮山远水”的自然风貌相融合,兼具审美与实用功能,建成后将成为太湖上的标志性景观。

  十里明珠堤恢复通行 陆马公路部分将封闭施工

  随着太湖隧道工程的稳步推进,因施工被封闭了两年之久的十里明珠堤已恢复通行。由于太湖隧道暗埋段跟陆马公路交叉,为了保证太湖隧道顺利下穿,又不影响公路通行,下一步项目部将新建陆马公路支线上跨桥,预计本月下旬将对陆马公路梅梁路到碧波路路段进行封闭施工,届时市民出行可绕行十里明珠堤。

  “太湖隧道工程在太湖梅梁湖水域‘一隧穿湖’,串联苏锡常三地,工程分为南泉段和马山段两个标段。”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工程指挥部负责人介绍,现阶段,隧道工程正有序组织土方开挖,以及底板工作面的拓展,下阶段将合理进行围堰内、外施工平面布置,做好隧道内照明、通风及消防设施的安装,重点推进主体工程施工,逐步开展路面、机电及附属工程施工。截至目前,10.79公里长的太湖隧道已完成底板8.37公里、顶板6.31公里、侧墙7.5公里,马山、南泉两个标段的便道已实现了全线联通,预计春节前底板实现全线贯通,明年年底太湖隧道建成通车。 (记者 蔡佳/文、摄)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