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吴文化 > 无锡旧影 > 正文

运河边的金融老街“竹场巷”

2020

11/02

14:42

来源

无锡学习平台

分享

竹场巷,位于莲蓉桥东侧通汇桥堍,有前后竹场巷之分,是晚清民国时期无锡金融一条街,几乎每一时期的大银行都在此设有分行。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设有裕苏官钱局无锡分局。宣统二年(1911)设有大清中国银行无锡分行。1919年有中国实业银行无锡分行,1914年有中央银行无锡分行,1930年有江苏省农民银行无锡分行,1933年有浙江兴业银行;亿中银行、田业银行、大陆银行等也在此开设有分支机构或经营过业务。

无锡地区第一家金融业的同业公所,筹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座北朝南,面对古运河,三开间,四造,两层楼,即现前竹场巷30号,后门直通后竹场巷。石库门,清水墙,门楣上方嵌镶磨细方砖,上镌刻有“无锡钱丝两业公所”八个大字,瘦金体隶书缕金,“文革”中为有心人用灰泥涂没,幸免损坏。房屋第一进由钱业丝业合用;第二进由钱业独用;第三进为丝业独用。厅堂上方悬挂匾额为“九如堂”,出自《诗经·小雅》的天保篇;第四进又由钱丝两业合用。公所建房费时二年多,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建成,作为钱业、丝业公所议事之所。凡同业中有关整个行业重大问题均在此评议决定,同时开办查账处(后演变为同业划汇市场),为江苏首创。清光绪三十年(1904),本邑旅沪名商周廷弼(舜卿)在锡创办“无锡县商会”时,土丝业已奄奄一息,公所房屋空关,因此,商会在此办公达20多年之久。1927年县商会在光复门外太平巷购地建成西式三层楼房,后迁出钱丝两业公所。

建国后,1949年5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苏南分行在此成立。1952年12月迁南京办公,此行址合并为人民银行无锡分行,在此一直办公到7月27日迁入西门外德源路新大夏。后为无锡市人行北塘办事处。2001年,无锡市工商银行北塘办事处迁出,房屋建筑尚完好。现与前竹场巷33-35号的中国银行无锡分行旧址,均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前竹场巷金融一条街,它历经百年沧桑,跨过三个世纪,自晚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对无锡工商界有着重大影响,对解放初期苏南新的金融秩序,亦作出很大贡献。

竹场巷除银行外,也有些市面。仅竹行、竹器店、就有李恒盛、张恒丰、李宏盛、新复沦、李宏裕5家,皮鞋店有交通、万国、中孚3家,洗染店有正和源、吕美2家;香烟店有华丰、同利2家,有石粉号顺大1家,高梁烧酒店福泰1家,芦席店顾万兴1家,旅馆有江阴饭店1家,煤碳行有福源1家,典当有保大1家,特别前竹场巷沿古运河有协丰、利后、新达、中华、恒裕、大康、公商、新商、苏锡常联运、复兴、建国11家轮船局,平时有10多班班船停靠。

竹场巷,顾名思义,与竹子有关。这里除钱庄、银行多以外,有竹行、竹器店、桐油麻线等船上用品商店,尤其是竹行,至上世纪80年代还有营业,专售船上用的竹篙,“竹场巷”地名也由此而名。

竹行卖毛竹,还要为船户加工成竹篙。船户到此挑选毛竹后要作一些加工,店伙计架起一只铁三角架,下面生起一堆用废竹丝、竹爿烧的小火堆,第一步要将毛竹不停地在火苗上旋转,慢慢将稍有弯曲的毛竹烤直,这火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弱,随着哔拍丝丝作响的火苗,转着烤;第二步,将毛竹根稍作切削处理,在火苗上将篙钉敲上去,就成了一支可以撑船的竹篙。

竹行成为竹场巷的标志性建筑,虽未列入市级文保单位,但它的历史比旧时银行的历史还要长得多。今日竹场巷已改造为临水颐河湾住宅小区,经过地方有识之士奔走呼吁,得到房地产开发商的支持,“无锡钱丝两业公所”和“中国银行无锡旧址”总算保了下来并得以修复,而那爿竹器店却不复存在了。竹场巷作为无锡金融一条街却永载史册。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