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专题 >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 正文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富"口袋"聚"人心,无锡张镇桥村七彩自治让"家"回归

2020

10/28

09:26

来源

无锡新传媒网

分享

  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张镇桥村有一条青龙桥河,这里曾经臭气熏天,用村民的话说“那河臭得多走一米都嫌长”!如今你再去瞅瞅,绿意葱茏、人影婆娑,好一幅江南水乡风光!村民胡龙清说:“这才像个家的样子。”

  “家门口”环境变好了

  胡龙清口中的这个“家”,前些年,却逼得村里人拼命想要逃。为了挣钱,村里不少人家都在青龙桥河边搭起违章建筑搞养鸡养鸭、豆腐作坊等副业,胡龙清也沿河办了个养猪场,养了300多头猪。钱挣得不多不少,环境却是一天天变糟。

  去年,张镇桥村投资1700万元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打出控源截污和生态修复“组合拳”治理青龙桥河。经过一年多的整治,青龙桥河水质从劣五类提升到三类,沿河还建设连心桥、清风林、亲水小径等景观小品,水清、岸绿、景美的张镇桥村,又回来了。

  村民们“口袋”富起来了

  “家”回来了,可养猪场也关了,胡龙清没了生计。在村里的帮助下,胡龙清被介绍到同村人黄文伟创办的龙头企业文汇钢业打工,早上工、晚下班,每天身上干干净净,一年挣10万元。今年以来,受疫情冲击,不少企业经营面临困难,文汇钢业却凭着高技术产品,拿下欧洲一个知名品牌10年的“长单”。这下子,胡龙清干得更带劲儿了:“老板说了,今年的工资只涨不跌。”

  “村辖区内现有企业85家,年产值11亿元,全村老百姓可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张镇桥村党总支书记谢玲介绍说,雄厚的产业基础给村里积累了厚实的“家底”。去年,村级可支配收入达1300万元。这笔钱,一部分拿来投资增值,一部分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还有一部分,用来给村民发福利。失地农民补贴、和谐家园保险补贴、人身意外险补贴、“福村宝”互助医疗补贴,再加上股金分红,村里每年在补助、分红上的投入超过百万。

  楼道微自治“七彩”呈新景

  家门口就业拿工资,分红补贴从年头拿到年尾,这样的小康日子,村民陈杏珍却还是感到不满足。“打从村里搬到楼里,老乡邻见不着了,有难事也不知找谁说。”像陈杏珍一样,成为“新”居民后,增添了困惑和不适的“老”村民还为数不少。

  从村巷到社区,楼道成为打破僵局的突破口。2018年6月,经居民自主报名、村委走访推荐,126名能力强、有责任心的楼道长走马上任,开启张镇桥“楼道微自治”工程。陈杏珍众望所归,当上张镇家园304号楼楼道长。陈楼长的“微自治”,从时下最时髦的“垃圾分类”开始。一开始,别说分类,就是不随地乱扔垃圾这一条,不少居民都做不到。陈杏珍就一家家敲门,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又带着志愿者动手清理楼道垃圾。慢慢地,楼里和小区的居民纷纷加入,逐渐发展成一支10多人的“四叶草”环保公益队。去年底,304号楼被命名为“绿色沁园楼道”。

  随着“楼道微自治”项目的逐步推进,一批“七彩楼道”崛起,“红色初心楼”“绿色环保楼”“紫色科普楼”“橙色青年楼”“蓝色巧匠楼”“黄色亲子楼”和“金色孝亲楼”,群芳争艳,各展所能,张镇村又多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现在的安置小区,不仅环境净了、靓了,电梯坏了有人修,停车乱了有人管,老弱孤残有人帮……曾经因为搬迁而离散的人心,又重新聚到一起。(本网综合)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