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吴文化 > 吴地风物 > 正文

荡口水乡婚礼 传承民俗文化

2020

10/22

09:26

来源

无锡学习平台

分享

  荡口,不仅是一座活着的古镇,也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荡口古镇地处锡山区东南鹅湖镇境内,西邻鸿山越国贵族墓群和泰伯墓,东与苏州、常熟接壤。占地面积20.68公顷,是典型的鱼米之乡。这里河道纵横、湖荡密布、小桥流水、环境幽雅。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在荡口,旧时出行、婚嫁均以水路交通为主,水乡婚礼、鱼汤饭、小端午龙舟盛会等传统习俗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千百年来,荡口人依水而居、傍水而栖,男子迎娶新娘,用的也是水上交通工具——摇橹船,当时的人们通过摇橹船完成了婚礼的接亲步骤。

  摇橹来接亲热闹喜庆

  结婚这一天,新郎官要喝一顿这辈子最正式、最受款待的早茶。他坐在上座,一步一步依礼而行。陪新郎官接亲的人都是精心挑选的,一定是家族中最有威望、最有出息,又懂得乡村礼道的新郎官同辈人,这表示对新娘家的尊重,有高看一眼的意思。

  当年,鹅湖地区水网纵横,公路很少,交通主要靠船,不过这个娶亲的摇橹船要经过精心装饰。船头船尾、乌篷的四周都会贴上大大的双喜字;船的门口会用大红绸子围起来,就连橹上也要扎上红绸子;门头的正中央,也会用红绸布做一个大大的花,看起来十分喜庆。

  娶亲船离开自家码头时,送亲船则在后面紧随。沿河经过的地方,都有人在两岸围观,两艘船要使出绝技快速前进。新人的家大多住得比较近,双方都会放爆竹、鞭炮。除了喜庆外,还等于给新娘家发了信号,告诉对方娶亲船已经出发。新娘家负责望风的人提前在一个地方蹲守,看见娶亲船快到了,就会跑回来报信。娶亲船缓缓驶来,新娘家的鞭炮也会响个不停。 而男方要抢在船靠岸前,用水桶从河里舀一桶水回家,意为“有水”。邻里则开始“抢喜圆”,就是用红糖煮的青白圆子,让人自己舀取食用。

  嫁妆装上船后,新娘在父亲或长兄的陪送下上船,这样娘家就算完成了嫁闺女的过程。待新娘上岸后,婚礼仪式就正式开始:新郎父母亲朝南坐在堂上,新人对面而立,双手各牵一头红绸带,绸带中间一个大红绸球。司仪要按照习俗说吉利话,然后朗声高呼:“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最后,司仪喊:“送入洞房”。仪式就告一段落。

  婚宴有规矩团圆和美

  在婚宴上,不论男女方,条件好坏,都必须有“甩水”(即鹅湖特产大青鱼的尾巴,意为“顺风顺水”)、红烧蹄子(俗称“老虎”,取虎虎风生之意)。这里有一个规矩:蹄子是不能吃的,若是动了,必须吃光,只剩下一张皮一根骨头。如果家庭条件好的,还会请“清客串”(江南丝竹乐队),演奏如《喜洋洋》《三六》等曲牌,气氛清雅而喜庆。

  喜宴结束送亲人回去之后,在男方家里,还有一项活动叫做吃团圆夜饭。那时全家长辈、新婚夫妇、兄弟姊妹一起吃晚饭,表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迎接新媳妇融入家庭的意思。

  良好婚庆习俗是家庭建设的灵魂,也是社会新风健康发展的前提。水乡传统婚礼作为江南水乡民俗风情的重要内容,保护这一传统习俗,对于研究江南水乡文化有着重大的意义。“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推崇西式婚礼,因为很梦幻,很浪漫,但是也应该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古镇的水乡婚礼就是一次特别好的展示。”一位来到荡口古镇的游客说。

  现在荡口古镇的魅力也许就在于此——无论时光如何匆匆,它依旧拥有自己的步调和节奏,慢慢悠悠穿越千年。在花笑池与春晖桥并肩伫立,在摇橹船里倾诉衷肠。曾经在这里许下的誓言,就好像特别能对抗时光的侵蚀,入脑入心、永不相忘。荡口古镇的迢迢流水冲刷走的是心中的尘杂,汲取的是共度此生的承诺和力量。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