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吴文化 > 历史探源 > 正文

一批老资料再现老北塘繁盛

2020

10/14

10:51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郁峰收集的组长名册

刚刚过去的国庆节,无锡民间收藏人士郁峰又收到了一批老资料,其中一些涉及北塘大街多个商号的完整资料更是令他欣喜万分。这批资料出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可以看到老北塘一带多家商号的名称、地址、负责人等信息,可谓是当年无锡最繁荣的商业地带的见证。

基层小组长名册 再现老北塘繁盛

在郁峰出示的这批老资料中,写着“一九五二年十一月”“无锡市第五区工商业联合会基层小组长名册”,封面上还有“无锡市第五区工商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的印章。打开封面,可以看到有姓名、业别、企业名称、详细地址、正副小组长等内容。比如丁瑞麟是经营打铁的,商号叫丁德茂,位于笆斗弄20号,而程孟英是经营五金的,商号叫恒泰,两人同一小组,分别为正副组长。

在这份名册里涉及的业别从茶叶、木材、皂烛、油酱、百货、芦席、绸布、参药、纸箔、鲜肉、化工、卷烟等不同类别,涵盖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字号从布行弄、桃枣沿河、酱园弄、茅泾浜、民主街到霞美路,展现了许多无锡的老地名,给人以满满的回忆。永兴百华、张万兴藤器、辛昌布绸、美华轩镌刻、友联山北货等,一个个有趣的商号,很有历史年代感。除了第五区外,郁峰还有一份第四区的小组长名录,大概是西门一带的,不过资料相对简略,没有第五区这样详细道地。

同时,他还收集到了不少老北塘上世纪五十年代左右的财产强制保险固定财产保险清单,比如位于民主街22号的顺兴记热水灶建筑等级为二级,投保0.3元。这份保险里面的商号不少都是门牌号挨着一一排开,整理起来更方便。

郁峰感慨地说,如果把这些商号按照地址在地图一一排列开来,宛如一幅清明上河图。这些资料是他在淘友朋友圈里看到的,在国庆期间一看到,就立马出手收集而来。

史料和人物故事一一对应 将更有历史价值

无锡史志工作者郁有满表示,这份资料感觉像用复写纸复出的副本。正常的话,这类资料在工商联应该有留档,但这一部门历次搬迁,不知道这些资料原档是否还存在。前些时候,像黄树鑫等一些“老北塘们”也曾根据回忆手绘过一些北塘商号的情况,如果几个方面能够结合起来,会更有意思。尤其是这些资料,如果和老北塘们的回忆能够拍拢、结合,将更有意义。

为此,郁峰找到了家住北塘信德桥1号的徐仪康,因为这本小组长名录上有一位叫蒋瑾华的组长,从事造船业,正是徐仪康的母亲;而名录上的副组长徐全贵是他的堂伯。信德桥的徐姓是无锡造船业五姓十三家之一。蒋瑾华也是造船世家,是十三家中的蒋姓家的女儿。徐仪康的父亲从小目睹造船的辛劳,不愿再做这事,后来选择了当老师,撑起造船家业的正是蒋瑾华。两代造船世家联姻,经济上也不差。徐仪康保存着父母结婚时的照片,那时他的母亲年轻美丽。“我母亲很能干,1952年时,她才29岁,做事很积极”,徐仪康说,母亲不仅是信德桥公认的一枝花,为人也很善良,当年这里发大水,三星巷的邻居们没有地方去,全在他家。后来,父母下放到苏北,直到1979年回城,不知是否在住旅店时染上了出血热,再加医生没及时诊断病情,住了三天院就去世了,当时才56岁。

徐仪康在为老宅留影

期待往事能被记录、流传 留下更多城市根脉

徐仪康的几个兄弟后来都没有从事造船行业,他是兄弟几人中唯一一个阴差阳错分配到省造船厂的男丁,从翻砂做起,一直是“先进”,后来做到工会主席等职。徐仪康说,徐家的老宅是无锡仅存的近代造船业的遗址,原本他们家旁边就是2000平方米的造船场,门口则是河道,方便维修船只,让他非常留恋。

他只能多拍一点老照片,为老宅留影。“徐家在此发达,未来这里要建小区,也是块风水宝地”,徐仪康期待,未来这里能在这个地方挂个板子,或留点纪念,毕竟代表着一座城市的过往。郁峰表示,这些册子上的商号,估计也都有后人在,每个后人都能讲述一段这样的故事,该是件多么有意义的事。(黄孝萍)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