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吴文化 > 无锡旧影 > 正文

无锡吴桥纪事

2020

08/10

14:40

来源

无锡新传媒网

分享

公元前十一世纪,西伯侯(周太王)古公亶父之长子——泰伯为成全父意,萌生了将周室君侯之位让于三弟季历之念,携二弟仲雍以采药为名离开岐山。几经周折,于祖甲十八年来到江南荆蛮,定居梅里(今无锡梅村)。他们初到江南时,这里一片水泽,被称为“荆蛮之地”。荆蛮土民以渔猎为生,过着半原始的生活。泰伯入乡随俗,断发文身,教授荆蛮百姓黄河流域先进的农耕技术,发展农桑,传播文化;并带领百姓挖河筑城兴修水利,使江南的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日子。“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泰伯”。泰伯顺应民意,建立了江南第一个文明古国,史称“句吴”,定都梅里。建国后,泰伯又将“句吴”的王位让于二弟仲雍。同时泰伯将黄河流域的先进文化与荆蛮文化相融合,形成了这里吴地独特的文化“吴文化”,所以他又被后人尊为“吴文化鼻祖”。泰伯“三以天下让”,孔子尊其为“至德”,百姓称其为“让王”,司马迁的《史记》将其列为“世家第一”。被列代帝王所敬仰、文人雅士所称颂,东汉桓帝为其建庙修墓。

水是吴地的重要特色。水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乃至巩固国防等都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古吴梅里是水乡泽国,多水涝。泰伯率众疏百渎为河,称“百渎河”(后人为纪念泰伯将其改名为“伯渎河”);“伯渎河”西起无锡伯渎港,东至苏州漕湖,全长57华里,现为锡东地区的东西干流。为了农耕需要,泰伯又率众开凿了以“伯渎河”为中轴的“一渎九泾”(目前还存有:香泾、洋泾、龙泾、梅泾)。这些水利工程的建成不仅有利于排除水涝,还可以用以抗旱、灌溉农田,更可用来运送物产,便利交通。再者,“中国侯王数用兵”,为防外来入侵,后世吴王训练水兵,征楚伐巢,伯渎河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水的温柔,水的清新,水的奔流,水的力量都融进了吴地居民的性格中,也融入了吴地文化中。

自古至今,吴地人就与水为伴,与水斗争,与水共存。伯渎河的开凿和利用,关系着荆蛮民族的生存,在吴地社会发展中处于优先地位。随着吴国的逐渐壮大,伯渎河文化也逐渐进化为今人所说的“吴文化”。

伯渎河哺育了荆蛮民族,荆蛮民族以伯渎河为母亲河,从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吴文化。春秋时期吴国“东亘沦滇、西连荆郡,南括越表、北临长江”(《吴地记》),吴文化的地域当是太湖流域。太湖位于长江下游江南平原,《禹贡》谓之震泽,《周宫》、《尔雅》称为具区,《史记》、《国语》则称之为五湖。司马迁把吴地这种多水的自然地理特征称之为“三江五湖之利”(《史记·货殖列传》)。千百年来,吴地人民用自己的劳动与智慧,开发“三江五湖”的水利,发展灌溉与航运,促进了太湖地区农副业生产的发展,为太湖经济区的形成与封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泰伯三让天下和开辟江南的功德,几千年来一直为后人所敬仰。社会上所提及的“泰伯肇基梅里”、“功辟万古江南”、“江南文明始梅里”等就是这样演化而来的。

一是“通渠三江五湖”,开辟运河交通,发展航运与农田水利,是吴地开发水利的重要成就。吴国是我国最早开辟运河交通的地区之一,史称吴王阖阊用伍子胥之谋伐楚,为解决军事运输,在荆溪上游今高淳东坝,开辟了一条10多里的运河,联接荆溪等自然河道与湖泊,形成一条太湖西通长江的运道,以为漕运,是谓胥溪,吴国的军队即经由胥溪打败了楚国。史载胥溪开凿后,“冬春载二百石舟,而东则通太湖,西则入长江,自后相传未始有废。”(《吴县志》单锷《吴中水利书》)吴国还在苏州北面开辟了一条通江水道,从今苏州平门经无锡、江阴进入长江而通达广陵,即吴国北面的通江运河,后又在今扬州与淮安之间开辟厂一条邗沟,这是吴国“沟通江淮”的一条重要运河。相传范蠡还在今望亭与常熟之间开了一条蠡河。这些是吴国对吴地水利与运河交通的开发。自东吴孙权定都建康(今南京)后,又开凿了南北大运河,吴地运河交通事业进一步发展。至唐宋时期,太湖地区的水路交通已非常发达,形成了一个以江南运河为骨干的运河交通网络,发挥着交通运输与排涝,灌溉的作用,对太湖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是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共修圩田唐浦水利,发展农业,也是吴地水利开发取得的重要成就。泰伯为发展农业,开凿了伯渎河,使句吴国人民深受其益。隋唐以后,由于全国的统一,南北大运河的沟通,江南人口增多,且战乱少,社会比较安定,吴地农田水利的开发利用进入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时期。一系列水利工程的兴建与治水、治田经验的积累,加速了吴地水土资源的开发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湖田、圩田被大量开辟,粮食生产大量增多,自宋以来即有“苏湖熟,天下足”之称,也正是水利开发的结果。

三是宋代范仲淹治理苏州水患的成就,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其经验也为以后治理吴地水利者所继承。随之,水乡经济得以发展,粮食作物、种桑养蚕,禽畜鱼虾养殖无所不有,丝织棉纺、服饰饮食兴旺发达,构成了具有江南特色的水乡风光。

追根溯源,吴地水利建设的根在梅里,泰伯开凿“伯渎河”撬开了运河绚丽的篇章,撬启了吴地灿烂的文明。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