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吴文化 > 吴地习俗 > 正文

矮脚楼和清和楼的面

2020

07/31

08:54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跨塘桥到清名桥这一段,是无锡穿城而过的古运河中最为出彩的一段,是“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的精华所在。这里商业繁荣,店铺林立,名宅众多,餐饮兴盛。在流转的时光岁月中,留下了无数的兴衰存亡,起起落落的故事,成就了一段又一段的历史。这中间,矮脚楼和清和楼的面就是一件值得说道说道的事。

  往往是快到春节跟前了,在外地工作的父母亲,要回无锡来看我和妹妹时,一向节俭的舅婆,会让我去剃个头,然后关照小娘舅带我到缫丝二厂旁边的玉泉浴室洗个澡。吃过夜饭就动身。从浴室里洗好澡出来,肚皮里的那点卡路里是消耗殆尽了。小娘舅是个年轻小伙子,更不经饿。他兜里是有点钱的,尽管平时节约,在那一刻也就顾不得了,会带我穿过牛弄,走到跨塘桥旁边的矮脚楼吃碗阳春面。

  走进店里,买好筹,等面的时候,孩子是坐不住的,喜欢东看看,西看看。捞面处自然是要去“侦察”一番的。尽管那地方的灯光不够透亮,操作顺序倒是看得一清二楚的。作料一一配好后放在面碗里,生面扔进锅里后,捞面师傅会根据送上来的筹,拿出与之匹配的碗,加上汤料,根据吃客“拌生”“重青”之类的要求,掌握好分寸,将面捞好后,由伙计用木盘托着送到吃客的桌上。不知道是这难得享受的机会欺骗了味觉呢,还是留存在记忆中的美好永远有夸大的成分,矮脚楼的那碗弥漫着面香、猪油香、大蒜叶香的阳春面,给我留下了绝佳的印象。面条滑爽柔顺,汤料鲜洁清爽,大蒜叶碧绿生青,小小年纪的我,顷刻之间就把一碗阳春面吃了个底朝天。在冬寒的夜里,那样的一碗面下去,额头上会冒出微汗来,特别的畅快。

  矮脚楼的阳春面,当时的标价:二两八分,三两一角,四两一角三分。如果是四两,碗要换成大上一号的。面之外,还有爆鱼、拌百叶、酱排骨、老烧素鸡之类的浇头。印象中我从来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

  1971年,我被分配在南门头上的焦化厂。工作属最低层,又是三班倒,收入也很低,好在当上工人的幸福感完全压倒了现实中的辛苦,到点就有工资拿,这在当时是多么幸运的事啊!发工资的那天,如果正好轮到是中班,下班时,我们就会结伴去矮脚楼吃“夜面”。急急地赶到矮脚楼,往往将到矮脚楼打烊的时间了。同去的人中,有人买了爆鱼、酱排骨、拌百叶,还会叫上黄酒。我从不喝酒,最多也就是给自己叫上一份散发着茴香、很入味的老烧素鸡,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南长老街改建时,矮脚楼曾在旧址上重建过,现在那里已经改成星巴克咖啡馆了。

  清和楼在清名桥东面靠南的桥堍。创建时是茶馆,在民国初期已经名闻遐迩了。1956年公私合营后,改为面饭店。清和楼的面是很有名气的,浇头也不错。我有时下班后路过清和楼,就会去吃碗拌面。清和楼的拌面是很考究的,味道之好,吃过后精神都能为之一振,再将一碗佐拌面的葱花鸡蛋皮清汤喝掉,齿唇之间留存着的鲜味令人回味不尽。然而,我的这点享受和同在一个班组的叫“老黄吉”的工友比起来,就差得太远了。“老黄吉”50多岁了,以前是脱产干部,月工资有60多元,在当时绝对属于“高薪”阶层。他是清和楼的常客,时常去那里改善伙食。最让班组里一帮“眼皮浅”的朋友羡慕的是下面的这一出:到了发工资的这一天,“老黄吉”是一定会有到清和楼消费1元钱的“豪举”的。称为“豪举”当然是有根据的,因为当时一个人每个月的生活费只要8元。“老黄吉”到了清和楼,1元钱的消费清单大致如下:一碟猪耳朵,一碟煮花生,一碟拌百叶,外加两斤黄酒,共计4角3分。“老黄吉”倚窗而坐,笃悠悠地咪着老酒时,不知道有没有认真地看过旁边清名桥上的风景,或者想过眼前的这条古运河的历史。这顿老酒在磨了两个小时之后,三只碟子里的冷菜基本都已见底,于是,“老黄吉”就会点上一道“响油鳝糊”,外加一只炒素之类的小菜。这时候,“老黄吉”已经花去了9角。等到“响油鳝糊” 和一只炒素之类的小菜近乎只剩汤汁时,两斤黄酒也喝完了。于是,“老黄吉”叫上一碗拌面,顺势将汤汁朝上一浇,鲜美无比。临末,喝上几口清汤,眯细着眼睛,带着浓浓的酒意走出清和楼时,累计的消费正好1元。

  如今清和楼已经在南长老街的改造中修复重建,恢复了当年茶馆的面貌。若是春雨霏霏,或者秋雨绵绵时,约上几个朋友,“偷得浮生半日闲”,去那里喝杯茶应该是不错的选择。(张颂炫)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