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吴文化 > 历史探源 > 正文

由张元庵解读“猪脸”

2020

07/13

14:46

来源

无锡新传媒网

分享

  现今无锡太湖大道金塘桥西堍道旁有二株粗壮的古银杏树,冬春时枝杪苍劲,夏日绿意盎然,深秋银杏树叶变黄,黄金一片,十分醒目。银杏树旁有一方形石柱,东西两面各塑一猪脸,大耳圆鼻,双目圆睁,獠牙突出,表情勇猛。树下柱下,偶有香烛供奉,萤火点点,香烟袅袅,颇能发思古之幽情。对于这二树一柱,老无锡们皆耳熟能详,树是旧时著名庙宇张元庵遗物,柱为纪念古代治水英雄张渤而建,而以文化视角观照,则能感悟原始图腾崇拜、悲情英雄审美、知恩感恩等更多历史文化信息。

  纪念柱上为何塑猪脸

  这个问题得从张渤身世说起。有关张渤身世宋元明清笔记杂识、地方志书广有记载,版本众多,扑朔迷离。将其中仙女下凡、人神结合等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的不科学成分过滤,张渤其人可追溯到大禹时代。其父张秉积极追随大禹治水,功勋卓著,张渤后来子承父业,在江南地区继续带领百姓建设水利,造福人民。综合分析,张渤是太湖流域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个部落首领,终生致力带领百姓治理水患,发展农耕,造福于民,为百姓怀念祭祀。

  原始社会,即使至末期治水,都是充满艰辛的工程。那时生产力落后,石制及后来的青铜生产工具都非常简陋,开山劈岭十分困难,人们幻想自己具备动物一样的强大力量以加快施工进度,完成工程。比如,人们看到鸟儿在空中自由飞翔,梦想自己也能翱翔蓝天,从而崇拜飞鸟,把自己说成是飞鸟后代,用飞鸟羽毛装饰自己,将飞鸟作为自己部落标志。这就是鸟图腾崇拜。3000多年前泰伯仲雍来到无锡一带落脚,仿效当地人文身断发,则可能是蛇图腾崇拜表现形式。江南炎热潮湿多蛇,蛇能游水,蟒蛇呑食动物,毒蛇致人性命,于是无锡人——当然那时还没无锡这地名——就剪短头发,身上刻画鳞片,尽力使自己装扮带有蛇的特征。另外,扬子鳄是一种古老的动物,其实是小型鳄鱼,曾广泛生长在江南地区,现在皖南还有,泰伯仲雍文身断发,也可能是当时的鳄鱼图腾崇拜有关。

  猪也是原始社会人类的一种普遍的图腾,作为它的遗存,现在还有不少国家地区的人民将野猪牙作为护身符。大自然中的野猪,强健、勇猛、生殖力旺盛,符合原始先民的生存需求与愿望,于是猪图腾产生了。猪图腾理念直到秦汉时还很盛行,人们对猪充满好感,用它作名字很吉祥,这与现代人头脑中对猪的概念——《西游记》 中猪悟能好色贪吃懒惰痴肥的品性完全不同。追随汉高祖刘邦一同抗秦造反的陈豨,因军功被封阳夏侯,后又委以汉边境的边防军司令要职。豨,其含义是雄壮的野猪;陈豨这个人名,译成现代语就是陈野猪!也许现在有人会对此疑虑:陈豨造反前是普通百姓,用猪作名,会不会是平民个例。但陈豨之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其最初名字为刘彘,“彘”就是猪的古字,而且据传这个“彘”字,还是其先祖汉高祖刘邦托梦给刘彻父亲汉景帝刘启指定的!这就可以肯定古人崇拜猪绝非个别现象!

  至于张渤与猪扯上关系,仍然与大禹治水有关。《淮南子》有记载,大禹治水时,曾化身为一头神力巨大的熊,开山劈岭,最终治水成功。由于张渤与猪的这层缘由,张元庵祭祀时,不用猪肉,而用狗肉。另外,张渤生日为农历二月初八,生辰祭祀最为隆重,时值春寒料峭,“冻狗肉”这一不同凡响的祭品,与高及丈的大蜡烛、堆至五六尺高的果盘供品,成为张元庵不同于其他神庙的三大特色而遐迩闻名。出于同样原因,现在无锡太湖大道旁的张渤纪念柱上也塑了猪脸。

  “长使英雄泪满襟”

  张元庵作为治水英雄张渤的神庙,其正式名称是祠山广惠行宫,或是祠山广惠行庙。行宫是帝王在京城外的宫殿或临时驻跸场所,行庙则是神祇在外地的庙宇。除了无锡,今苏南其他地方及皖南、浙北、上海等广大地区史上都有张渤的行宫或行庙,这说明这些地方都曾受到张渤治水的恩泽。

  张渤在无锡治水的事迹最为典型,流传最广。无锡是太湖流域水网最繁密的地方,其河流与众不同,不是东流入海,而是汇流西南的五里湖。可是,五里湖面积小且浅,水容量小,雨水多时,容不下众多来水,无锡就洪水泛滥成灾;雨水少时,五里湖贮存的水量救不了无锡庄稼,造成旱灾。无锡人民因此苦不堪言。张渤来到无锡得知此事后,认真考察地形,发现五里湖虽小,却与浩瀚太湖紧相连,中间只隔着一座犊山。于是张渤就领导无锡人民,开山劈石,在犊山南北各开一个水道,名为“犊山门”和“浦岭门”,从此五里湖与太湖连通,水患转为水利,无锡由此逐渐成为鱼米之乡。而神话故事则说,张渤化为一头巨猪,施展神力,是用嘴拱出两个水道!

  无锡与其他不少地方的张渤神庙只是行宫或行庙,那么他的“大本营”在哪里呢?据考证,应在安徽广德横山。张渤是浙江乌程即今湖州一带的部落首领。据传他最后负责的一个水利工程是开挖浙江长兴到安徽广德的运河,名“圣渎”。这是一条西南东北流向的运河,实际是开辟杭嘉湖与长江沟通的水运航道,可以抗洪防旱,便于交通,惠泽百姓。然而,长兴居浙北丘陵,广德位于皖南山地,花岗岩、石英岩坚硬无比,峡谷,山地、台地交错,施工极其困难,加上当时夏王朝已由大禹儿子启建立,部落联盟领导世袭制替代禅让制,人们思想涣散,工程未完,张渤赍志而殁,葬广德横山。而民间传说是张渤化身巨猪开山,不料被夫人发现,羞愧而耻之,其工遂辍,遁于广德横山修道,最后羽化此山。从那之后,百姓就在横山祭祀张渤。据清光绪《祠山志》载,广德横山最早的张渤神庙“祠山殿昭德宫”始建于汉宣帝刘询神爵三年(-59)。至唐天宝年间,有年大旱,向张渤求雨显灵,玄宗李隆基惊服神威,敕封张渤为“水部员外郎”,虽只是“副司局级”,职位不是很高,但将整座横山敕封为张渤祠,从此横山改称祠山,祠山成了张渤的代名词,祠山广惠行宫就是张渤广惠行宫的意思。

  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蜀汉,准备匡复汉室,一统天下,却是英雄有志,岁月无情,最后也是賚志而殁。诗圣杜甫为此写下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赞美这位悲情英雄,传诵至今。张渤最后的“圣渎”工程失败,同样很悲情,百姓知恩感恩,对张渤治水改造自然的意志、造福人民的精神顶礼膜拜,世代祭祀。最后帝王也来凑趣,以示自己天子神权。有人统计,由于唐宋元明清先后18个皇帝不断敕封,张渤“身价”不断抬升,从最初的“水部员外郎”加官至司农少卿、礼部尚书、广德侯、灵济王、广德王,最后封神至“正佑圣烈昭德昌福崇仁辅顺灵佑普济真君”18字的神祇。张渤由人成了神,各地也就有了张渤的行宫或行庙,香火旺盛,这是旧时百姓赞美这位悲情英雄的诗歌!

  张元庵名称置疑

  笔者自小就听说张元庵这名称,至今已五六十年,但在通读无锡地方史籍之后,不禁感觉这名称是可以置疑的。现存古代与近代的无锡县志,元代一部、明代有弘治、万历两部,清代则多达五六部。这些无锡县志,凡提到张渤神庙时,有说张王庵的,有说张王庙的,却没有说张元庵的;明末清初王永积所著《锡山景物略》书中点评无锡诸多景点,也只说是“张王庙”,其他明清无锡诗文集、笔记杂识也无一例外,都没有说是张元庵的。

  张元庵这名称,出自《锡山风土竹枝词》,其中有诗云:“烛天庭燎徹夜燃,治水民怀佐绩年。似剪春风飞晓雪,冻成童狗列神筵”,诗后有注“南门外祠山殿,俗称张元庵……”这是笔者过眼的张元庵最早出处。《锡山风土竹枝词》 作者秦铭光(1876-1957),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北京京师大学堂毕业,民国时曾任无锡县图书馆馆长。其《锡山风土竹枝词》1932年付梓。但与他同时代的窦镇(1847-1928)所著《锡金续识小录》书中仅说“张王庙,一名张王庵”,未曾说张元庵。为《锡山风土竹枝词》作序的钱基博,在他自己著作中提到无锡的张渤神庙祭祀时,只说“祠山”,连张王庙、张王庵都没提及,更别说“张元庵”三字了。所以,秦铭光所称的张元庵,怕是孤例而已。

  至1937年3月29日《锡报》刊登张元庵名称来历的短文称:南门外的张元庵,在当初建庵时,原名遮窑庵。因为南门多窑,是火地,南方又属火,所以把治水有功的张渤,奉祀庵中,用以克火……又将遮窑二字,讹为张元。

  《锡报》上述“遮窑庵”名称,有俩罅漏:一是于史无据。考无锡张渤神庙,最早建于唐武德年间,位于北禅寺西庑,当时那里并没窑火,可见“克火”无据。至于《锡报》提及的“南门外的张元庵”,建于南宋嘉泰元年(1201),明清时有修葺增扩,但相关记载并无“用以克火”,更无“遮窑庵”记载。此外,元代道观洞虚宫、明代军嶂山赤石岭,皆建有祠山殿,清代马山有祠山堂,纵观无锡这5处张渤神庙神殿的全部记载,都无奉祀张渤,“用以克火”的信息。二是违背传统民俗知识。旧时讲究各路神祇各有职守,比如管火的有火神。另外,古人即使对致人死命的瘟神、洪水泛滥的水神,都是“不抵抗”,不采用“克”的方法的,屈原撰写祭祀组诗《九歌》,其中有“大司命”、“河伯”两篇,就充分说明这点。旧时旱灾,就到龙王庙求雨,不灵,至多就是抬着龙王塑像在大太阳下巡游或曝晒,让龙王品尝干旱之苦而已。所以,真要“克火”保平安,也只会建火神庙、回禄庵之类,以奉祀火神免火灾。因此,当年《锡报》关于“遮窑庵”讹为“张元庵”的说法,颇为牵强,不足为训。

  秦铭光作为无锡硕儒,又任过图书馆馆长,饱读史书,对于无锡地方掌故的了解应较严谨全面,所以,其最早诗注所述“张元庵”,有没有可能是“张王庵”的印刷错误?另外,何因、何时无锡史籍言之凿凿的“张王庵”转化为后来无锡百姓口中“张元庵”?诸如此类民俗学问题,期待无锡地方史专家、文史高手们不断解疑。 (石雨)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