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吴文化 > 历史探源 > 正文

“无锡”之城探赜

2020

06/18

10:06

来源

无锡新传媒网

分享

  无锡之城,历史上建过大小好几座。最早当是太伯在梅里(今梅村)所筑的吴城,又名太伯城。太伯,周太王长子,为让王位,偕弟仲雍,东奔荆蛮,自号句吴,筑城立国。“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太伯带来中原先进技术和文化,并与当地文化、技术相融合,率领人民开河挖渠,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数年之间,民人殷富”。《吴越春秋》说:“(时)遭殷之末,世衰,中国(指中原)侯王数用兵。恐及荆蛮,故太伯起城,周三里二百步,外郭三百余里。在吴西北隅,名曰故吴,人民皆耕田其中……”。周三里二百步,当为内城,即核心区域;外郭三百余里,如果以梅里为中心画一个圈,其范围大致北到芙蓉湖,南到太湖,西至十八湾丘陵地带,东至常熟、吴县一带。以当时的人力、物力,外郭不一定筑城,可能是利用山川河流、要道路口等地形地貌,设置一些蕃篱为哨卡边关,常熟原有蕃篱之称。遇有敌情,白天燃烟,黑夜举火,传递信息。《毗陵志》:“自太伯至王僚二十三君皆都此。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3年),阖闾始城姑苏,而迁都焉”。梅里作为句吴国都城,从太伯到王僚二十三代,近六百年。

  地处江南海滨(其时江阴即是长江入海喇叭口)一隅的句吴小国,自太伯至17世吴王去齐时,与中原各诸侯国一直相安无事。至18世吴王寿梦当政后国力渐强,吴国开始强大起来,并逐步加入诸侯争霸的行列。公元前515年吴王阖闾上台后,在伍子胥、孙武等贤相名将的辅佐下雄心勃勃,准备逐鹿中原,一争霸业。并令伍子胥在今无锡与武进交界处的闾江口修筑阖闾城。阖闾城遗址于1956年就被列为江苏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专家最近考古、论证,阖闾城内有东城和西城两个小城,面积达2.98平方公里,与《越绝书》中“城中有小城二”的记载相吻合。阖闾城的外围有龙山石城和胥山湾构成完整的防御体系。阖闾城有城有郭,堪称春秋时期长江下游最大的城池。吴王阖闾是位有作为的政治家,其在位二十年间国力大增,东征西伐,吴国疆域有了大的扩展。公元前496年阖闾兴师伐越,大战于槜李(今嘉兴南),伤趾而殁。吴王夫差继位。夫差是一位亡国之君,他好大喜功,听信奸佞,沉溺女色,玩物丧志。他酷爱养鸭和麋鹿,特在今东亭、后宅分别建有养鸭和养麋鹿的两座小城,名叫“鸭城”和“麋城”。《梅里志》说:“鸭城。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泰伯乡。又有糜城,去鸭城不远”。今鸭城早已不见踪迹,但鸭城桥尚在,麋城无所考。明代南京兵部主事秦夔写过一首诗云:“闻说吴王养鸭时,年年来此拥西施。豪华已尽江山变,落月秋风动疾藜。”养鸭、养麋鹿的城,严格来讲不能算城,大概类似当今的“娱乐城”、“皮革城”一类吧。此类城,无锡历史上还有有名的“楝城”。在宋代,嶂山有老虎。《锡金识小录》载:“许舍山中多虎,童男女昼不出户。尤侍制叔保(吏部尚书尤袤的父亲)居之,使人拾楝树子数十斛,作大绳,以楝子置绳股中,埋于山之四周。不四五年,楝大成城,土人呼为‘楝城’。乃作四门,时其启闭,虎不敢入”。用楝树围起一道绿色的“楝城”,既保护了居民的安全,又保护了野生动物。

  越灭吴后,“残其国,灭其社稷,夷其宗庙”,进行了毁灭性破坏。因此在考古中至今尚未找到太伯城遗址,阖闾城遗址虽明,但考古未见文化层。越灭吴后139年,于公元前334年,楚灭越,无锡成了楚地。楚国派春申君黄歇管理江东。春申君是楚之贤相。《史记》云:“春申君故城吴墟,以自为都邑。”城在无锡,世称黄城。《无锡金匮县志》说:“黄城,在县西十二里开原乡”。唐代陆羽《惠山寺记》:“望湖阁西,有黄公涧。昔楚考烈王之时,封春申君黄歇于吴之古墟,即此也”。这座黄城应在今锡惠公园一带,如今惠山尚有“黄公涧”、“春申君饮马处”等遗址。春申君管辖江东十二县,范围较大。据此推断,所谓“黄城”可能是个类似于衙门的府邸所在,在无锡单独造城的可能性不大,也无考古资料佐证。

  汉初无锡置县,其时应该始建县城,但未见史料记载。关于无锡县城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东汉《越绝书》:无锡城“周二里十九步,高二丈七尺,门一楼四。其郭十一里百二十八步,墙高一丈七尺,门皆有屋”。这说明汉时无锡已有完整的县城,并设有城门、城楼。南朝无锡城大为缩小,《南徐记》载:无锡“旧罗城四里三十七步,子城一百七十步”。当时的城墙用土夯筑,经不起风雨的浸蚀,不用多少年就破败不堪,需要重修,因此大小时有变化,但无锡城址大体位置历经两千多年未有大的变动。

  城墙的主要功能是防御。修城墙当与战乱相关。唐末至五代十国,军阀混战,为防务需要,唐末吴王杨行密在无锡扩城并加筑外郭,城门在原4个正门(东为熙春门,南为阳春门,西为梁溪门,北为莲蓉门)的基础上开设顾桥门、新塘门、董家门3个偏门。宋代商贸繁华,城从城池(防务为重)逐步转向城市(防务与商贸兼顾)。宋乾兴元年(1022年),无锡县令李晋卿重筑子城,范围有所扩大,“东接运河,西距梁溪”。但外城没有修筑,以至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金兵南侵时,无锡竟无外城可守。此后,无锡历次修筑城墙重于修外城,内城逐渐废弃。

  元代元贞元年(1295年)至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无锡县改为州,城称“州城”。元朝禁止汉人修城或筑城,至元末无锡城墙已颓废。元王仁辅《无锡志》说:“今州城虽废,迹犹可见,城有七门”。元末农民大起义,元朝廷下令各地修筑城墙。元至正15年(1355年)无锡开始重修城墙。两年后,于元至正17年张士诚占据无锡,为使城墙牢固,使用砖石砌筑,形成了砖石、泥土混合结构的城墙,结束了无锡土城墙的历史。据史料载,元末明初无锡城墙“周围九里,高二丈,池(护城河)深二丈,宽七丈”。龟背状县城基本形成。

  明朝开国后,于明初洪武元年(1368年)无锡又修缮了城墙。此后长期无大的战争,社会比较稳定,经济蓬勃发展,无锡人口已增至7万以上。但是,明朝廷疏于武备,忽视了城墙的养护与维修,至明嘉靖年间,无锡城墙几多倾圯,已成断壁残垣。其时倭寇肆疟,杀人放火,抢劫财物,无所不为,危害惨烈。文徵明长子文彭《记无锡城》诗曰:“昔尝经此地,荒草蔽颓垣。狂寇频年至,危城一旦完。”明嘉靖32年(1553年)王其勤出任无锡县令,面对倭寇猖獗的严峻形势,他动员全县民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并组织民众组成民兵武装,共同御敌。于翌年二月初九开始,举全县之力,加固修筑城墙,经过70多天的日夜赶工,一座条石作墙基,城砖包砌,周围九里,高七米的坚固城墙奇迹般地屹立于无锡大地,并设有四个城门:东为靖海门,南为望湖门,西为试泉门,北为控江门。城门前还设有瓮城,门上修城楼,分别为对育楼、抚薰楼、序城楼、企辰楼。另设三个水关便于船只通航。城成二日,倭寇来犯,先诈后攻,月余未下,锡城得以保全。离战事时间最近的万历《无锡县志》云:“城成二日而倭夷来寇,千雉翼然,竟不能陷”。无锡周边许多县城为倭寇所陷,杀劫无数,唯无锡城得以保全。锡城百姓为纪念县令王其勤筑城御敌之功以及其他善举,特建松滋王侯庙(王其勤为湖北松滋人,进士出身)。高攀龙在《建邑侯王公祠》中写道:“当时是,非城则锡不可守,然非公则锡不可城,非公持之坚,董之法,则不可以三月城。……”高攀龙侄孙高菖生题匾:“干城永赖”。周洵之弟周宏跋中写道:“锡旧无城,城自松滋王公始,城成而倭寇至,锡民乃全”。每年三月初六王其勤诞辰,锡城万民进香祭祀。清康熙皇帝南巡路过此地,目睹了进香盛况,即令停泊,嘱香烛致祭。《锡山揽袂集》载:“圣祖皇帝南巡,驻跸侯庙,恩赐香帛,又即敕加封号,并御书‘翠辇停骖’匾额”。

  清康熙、雍正、道光、咸丰年间,无锡城墙作了几次修缮,但城墙的形制未有大的变动。清光绪《锡金县志》载:城周1854丈9尺7寸,合十二里一百十步,稍大于汉时外郭。

  清末民初,随着无锡城市工商业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墙已阻碍了交通,束缚了城市空间的向外拓展,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另外,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现代新式火炮、战车(坦克)广泛应用于战场,城墙的军事防御功能逐渐弱化。全国一些开埠城市,如汉口、天津、上海等,率先“拆城筑路”。当时无锡许多知名人士也发出了“拆城筑路”的呼声,在社会上引起了共鸣。荣德生先生1912年提出“欲辟大市街,不可不拆城”。此后,无锡工商人士和地方名流多次集议“拆城筑路”,并将部分城墙和城门先予拆除。至解放时,无锡古城墙不再完整。解放后,无锡市人民政府采纳各界人士意见,于1949年12月无锡市第二届人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拆城筑路与取缔违章建筑物的决议》。市政府成立拆城筑路指挥部,组织7000多人,于1950年4月1日开工,至1951年3月10日,无锡城墙包括城门、城楼全部拆除,拓建为16~24米宽的环城路(后命名为解放路)。(华根仁)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